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按宋朝计量习惯,南海一号应该是3600料的船只,据说就连五千料的船只也不算是宋朝最大船只。

曾经有两艘是宋朝造反高丽的船只才称之为最大。

两艘巨舰,一艘名为“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一艘名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史料记载,观之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丽人迎诏之日,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也。

巨舰内不仅可以养猪,酿酒,还开设市井,可以在内部进行买卖。

不过这依旧比不上郑和时期的包船,长125米.宽50米,排水量超过万吨,跟一艘小型的航母差不多了。

到了清.....唔...没了。

清廷严令,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明知打造不行举首者,官革职,兵民杖一百。

当然对于船只这块赵铭还没有兴趣,不,应该说很有兴趣,可在内陆玩鸡毛的远洋贸易。

还是想想该怎么配得上这年号吧。

“陛下,关于庆典方面,您看是不是要大办?”

说话的不是别人,赫然是当初被迫上岗的,礼部尚书郭茂。

不过现在郭茂可不是礼部尚书,因为改革,现在叫奉常。

相当于大秦的礼部尚书,当然性质差不多。

“不需要大办,只须拨款千两用于全城装点的喜庆点便是了。

另外,科研所方子祁那边不是搞出来一些焰火吗?

这几日让那边加班加点多生产一些,以朝廷名义采购。

同时免费发放给城内百姓,但凡是家中有小孩的可多领取两根。

同时规划一片可燃放焰火场地,大家可自由燃放。

其次,再拨付一笔款项,用于给予各家商铺的补贴。

但凡是过年这几日百姓的采买,一律按七折出售,这些折扣折损由朝廷补贴。”

“陛下,这会不会.....”

郭茂本想说,哪有这么办的?这百姓过节,就让他们自个过呗。

反正百姓只要兜里有钱,过年总归要置办一些货物,朝廷操这个心做什么?

“就这么办,我大乾才立国不足一年,自然是要举国欢庆!”

赵铭说出这话,都感觉挺尴尬的。

唉,立国这么久了,特娘的还是这一亩三分地。

但还好,我赵铭能忍,现在低调是为了往后更好的爆发。

得藏器于身,不能飘,更不能浪,苟!一定要苟!

让赵铭安心的是,别看现在大乾地盘小,但人口众多啊!

时至今日,大乾境内的人口已经将近三十万人。

当然这还算上了浮山县那边的五万人。

浮山县之前就属于人口大县,虽然是在山沟沟里,但那地方却是安逸适合养人。

哪怕之前大燕朝廷苛捐杂税已经让各地出现动乱,浮山县如若没有赵铭这边发难,继续稳到大燕灭国都有可能。

只是赵铭一直消弭外界对浮山县的注视,让许多人还以为也就安平县这边起事呢。

但安平县此时二十五万人,确实是不少了。

运河还未开凿完毕,现在这边的粮草和物资运输全凭陆路。

水泥路又只修了安平县境内,这导致运输依旧十分艰难。

不过这难不倒这些奸商。

只要有钱赚,什么东西运不过来?

见陛下一意孤行,郭茂倒也不再劝阻,点点头,便从善如流的退了下去。

虽说一开始有些被逼着上岗,但现在他反而已经平常心了。

甚至已经开始乐在其中。

毕竟他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看到家乡安平县会有这么热闹的一天。

尤其是最近哪怕没有朝廷张罗,许多商铺已经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

一到夜晚,整个安平县都是灯火通明的,哪怕是午夜时分依旧能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这等盛况,让郭茂都不禁恍然,多次他都感觉梦回京城安临。

但又不同,因为在这里为官,百姓得知他的身份,真的会恭恭敬敬的对他行礼,甚至打招呼。

那并非是诚惶诚恐,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让他仿佛找回了当年入朝为官的初心,偶尔会不自觉捂着被子掩面神伤。

试问哪个靠着科举入朝为官的年轻人,最初不是有着拳拳报国之心,哪个不是有着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宏愿?

回头看了眼站在庭院内看着湖中月色的陛下,郭茂心中默默道了句,“微臣有幸结识陛下!”

感慨了一声,他感觉浑身都松弛了不少。

郭茂的内心态度转变,赵铭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

有些事,认真做就行了,同道者自然愿意归附,道不同自然不会相谋。

“陛下!”

就在这时,身后又传来一阵脚步声。

“何事!”

“陛下,微臣此行乃是为了粮价而来,还请陛下下令,如今粮价已经是二两一斗,城中百姓实在难以负担!”

张文说着便是重重一礼。

之前虽然赵铭的劝诫,他已经按耐住了很久,然而这粮价迟迟不见下跌,现在城内百姓早就开始怨声载道。

“此事不是说了吗?无须顾虑,不是城中还有我们官营米铺吗?

供给百姓理应足矣!”赵铭摆摆手丝毫不担心。

“可是陛下,您虽下令,每人每户只准每日购买一斗。

可那些奸商仗着人多,开始每日排队购买。

固然是供给于百姓吃喝不愁,可是再这般下去,仓储粮就不足以支撑这月啊!”

张文无奈叹道。

毕竟现在不仅仅需要供给给城内百姓,就连城外劳工也需供给。

本来劳工口粮全由,这些商贾自掏腰包,但随着粮价上涨,大家纷纷不干了。

无奈大乾决定允许这些支持开凿运河的商贾向大乾朝廷采购一批低价粮。

可城内城外二十多万百姓,更有浮山县五万百姓,近三十万百姓吃喝。

原本大乾粮草的确倒也足够,可鬼知道现在人口翻了好几倍,大乾的库存粮也是撑不住。

加之军营那边粮食几乎是不限量供应,又不可能缩减将士们口粮。

将士们每日训练十分辛苦,这也导致这群人全都是一群大胃王,一个人一天就能干掉三个成年人的饭量,一些特能吃的能干掉五个人的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