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 第518章 震撼的老同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哇,这就是未来大道啊,周边的风景真不错!”

李圆坐在单轨悬挂式电车里,透过车窗,目光被周围的美景所吸引。

阳光洒在高架桥上,映照出一片暖金色的光辉,远处的城市天际线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

未来大道,这座高架桥,是未来科技集团独立投资建造的杰作。

政府提供了土地,而未来科技集团则倾注了巨资,打造了这条连接未来城和未来科技集团总部的交通动脉。

在通勤高峰时段,入口关闭,仅供未来科技集团的员工使用,确保了他们的高效通行。

而在非高峰时段,这条大道和电子则对外开放,让市民也能体验到这条现代化道路的便捷与舒适。

“麻的,未来科技集团真有钱,建造这么宽的高架桥,单向六车道,15公里长,估计得投资几十亿元吧。”李圆的朋友感叹道,眼中满是羡慕与敬佩。

“听媒体说是投资了几十亿元,郝强是真舍得。”李圆感慨地回应。

郝强是她的高中同学,不过,自从郝强考上大学后,他和高中同学之间的联系便逐渐减少,仿佛被时间的洪流冲散。

听说,与郝强交往比较多的,就只有他的同桌吴海了。

如今,吴海在郝强的帮助下,已经开了两家牙科医院,员工六七十人,听说年收入数百万元。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然,郝强也通过吴海,帮助了当年的高中同学,每家每户开了未来电动摩托车店,大家的经济才好转起来。

李圆一直想感谢郝强,但没有机会。

也许,他们这些小人物,估计人家都忘记了呢。

李圆的目光再次投向电车窗外,未来大道的风景与鹏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这里的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充满了未来科技感。

高耸的玻璃幕墙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线型的设计让人感受到一种前卫与创新的气息。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智能化的公共设施比较多。

自从鹏城政府将未来科技集团周边区域划定为高新科技园区后,这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府对入驻企业的要求更加严格,不符合高新技术标准的企业纷纷搬迁,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批科技巨头和创新型企业的入驻。

这片区域逐渐成为鹏城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高地,吸引了无数顶尖人才和资本的目光。

然而,伴随着高新科技园区的崛起,房价也如火箭般飙升。

楠山和富田的房价原本已经高不可攀,均价达到两万五一平米,而高新科技园区的新房均价更是突破了这一数字,甚至还在不断上涨。

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这样的房价简直是天文数字。

天啊,怎么买得起嘛!

李圆不禁感叹,像她这样的普通员工,月薪不过四五千元,想要在这里安家置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她有些羡慕未来科技集团的普通员工了,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公司的住宅。

她所在的公司在鹏城也算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员工人数有三四百人。

然而,除了总经理和副总,中层领导的月薪也达不到两万元。

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机遇背后,隐藏着无数普通人的辛酸与挣扎。

看着高昂的房价,普通人只能绝望。

实际上,李圆的想法并没有错。

即便到了2024年,除了斗音这样的平台评论和部分成功的自媒体从业者,普通人通过打工,月收入达到两万元,依然是极其困难的。

现实中的收入分布远比网络上流传的“人均月薪过万”要残酷得多。

在中西部的县城和小城镇,工厂里的普通打工者月薪大多在三千元左右,这是普遍现象。

如果想要达到月薪五千,那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或技能,成为车间里的技术骨干。

而在沿海发达城市,普通技术工人的收入虽然相对高一些,但代价是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

他们需要经常加班,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甚至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月休能有两天都算是奢望,才能将月薪提升到七千元以上。

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月薪一万一二几乎已经是天花板了。

如果是计件工资,极少数技术娴熟的工人或许能在个别月份达到一万五左右的收入,但这在整个车间里都属于特例。

一旦工人的整体收入水平上升,公司老板往往会通过降低单价来控制成本,绝不可能让工人的平均工资轻松突破一万元。

某些专家所说的“泥水工一天可以赚五百块,一个月工作50天,月薪可以达到2.5万元,年收入就达到三十万元了,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麻的,只有干过泥瓦和装修活,才知道实际情况。

一天的确能赚五百块,甚至一千都有,但一个月能干几天嘛!

就算天天有活干,身体也吃不消。

实际上,一年能赚十万块钱都非常不容易了,但这得自己解决吃喝住行问题,收入还不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打工稳定。

当然,在2024年,大学生的起薪整体提升,普遍在五六千元左右。

如果是985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起薪可以达到八千元;

而名校博士毕业生的年薪甚至可能达到几十万元,牛比专业甚至达到一两百万元。

然而,像名校博士拿到高收入的,毕竟是极少数,无法代表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真实状况。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对职场充满幻想,动辄谈论月薪过万,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没有真正经历过职场的残酷,也不了解薪资增长的艰难。

等到真正就业后,估计都养不活自己。

即使是那些被认为高薪的行业,比如金融和计算机软件,想要拿到月薪两万元也并非易事。

大厂的薪酬标准,根本不能作为社会平均薪酬的标准。

在机械制造行业,一家规模达到两千人、年营收20亿元左右的企业,除了老板和股东,副总裁级别的年收入也很难突破一百万元,这得看老板是否大方了。

总公司总监、总工程师、子公司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通常在40万元到70万元之间。

而经理、部长级别的中层管理人员,年收入则在25万元到50万元之间。

如果企业位于中西部地区,或者经营状况不佳,这些数字还会进一步缩水。

若是只有几十人员规模的小公司,总经理的年薪说不定都达不到三十万元。

所以说,在一家两千人规模的企业中,中高层领导的人数通常只有几十人,仅占全公司员工的3%左右,组织臃肿也不到5%。

其实,这些数据在各大招聘网站上都可以找到,清晰地反映了职场收入的真实分布。

至于个体工商户,他们的生存状况更加艰难。

能够不亏本已经算是成功,想要实现人均年净利润二十万元,呵呵。

网络上那些“年薪几十万很普遍”“月薪一万随手可得”的言论,不仅与现实严重脱节,还在无形中制造了社会焦虑,让许多不知情的普通人感到迷茫和压力。

当然,有一部分职业的确是非常不错的,比如殡仪馆、烟草公司、电力公司、沿海城市的公务员科员,年收入可以随随便便达到二三十万元。

要是放到十几年前,还有灰色收入,那实际收入就更加乐观了。

可以说,普通打工者想通过打工在鹏城买房,太难了!

电车继续前行,李圆的心情也随着窗外的风景起伏不定。

几分钟后,

单轨电车缓缓驶入未来科技集团的终点站。

李圆和她的朋友蒙丽丽下了车,沿着一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步行了两百多米,便来到了未来科技集团的南大门。

她们无法进入公司内部,只能站在外围参观,但仅仅是这座宏伟的大门,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这家科技巨头的非凡气派。

李圆环顾四周,发现来这里参观的民众络绎不绝,粗略估计就有两三百人。

他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观望,脸上都写满了对这家传奇公司的好奇与向往。

“李圆,这里就是未来科技集团啊,好多栋高楼!”蒙丽丽仰头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建筑群,眼中满是羡慕,“麻呀,要是能在里面工作的话,那简直太爽了。”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李圆点点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栋高耸的总部大楼,若有所思。

未来科技集团办公大楼单层2000平方米,地上38层。

大楼的外墙采用全玻璃幕墙设计,反射着天空的蔚蓝与白云的轻盈,显得格外壮观。

她的高中同学郝强,应该就在上面办公吧。

李圆的目光又转向西边,那里矗立着一排整齐的20层宿舍楼。

每栋楼可以容纳2000名员工入住,而这样的宿舍楼竟然有二十几栋。

当然,她看不到那么多,除了宿舍楼还有许许多多的楼宇。

她不禁感叹,未来科技集团的规模之大,远超她的想象。

上网看图片,还真不如现场看得那么直观、震惊。

“听说未来科技集团光员工食堂就有七八个,不知真假?”蒙丽丽好奇地问道。

“应该是真的吧。”李圆回答,“据说,这里的员工有好几万人,而且每年都在迅速增加。

如果只有一个食堂,根本没法满足需求。

从宿舍到食堂,再从食堂到工作岗位,距离都不近,肯定需要分散设置。”

“厂区太大了,他们是可以骑自行车的。”蒙丽丽补充道。

“应该是吧,一两万亩啊,要是上班远的话,那得走到什么时候。”李圆点点头,“我觉得未来科技集团的人事部肯定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会把员工安排在离工作岗位较近的宿舍楼。”

“嗯,应该是这样。”蒙丽丽赞同道。

两人站在未来科技集团的外围,感受着这家公司的磅礴气势。

李圆的思绪渐渐飘远,她想象着郝强在这里工作的场景:或许他正坐在某间宽敞明亮又豪华的办公室里喝茶看新闻;或许他正与高层们讨论着集团战略;又或许,他正站在总部大楼的落窗前,俯瞰着这座充满活力的科技之城。

未来科技集团不仅代表着高薪和体面的工作环境,更代表着一种前沿的科技氛围和无限的发展可能。

而这一切,都是郝强带领起来的。

两人站着发呆了一会儿,

“李圆?!”

突然,一道好奇的声音传进两女的耳朵。

李圆听到熟悉的声音,沿声音源头转过头,周围看了看,也没看到是谁,直到注意到一辆未来ES7的主驾室里,一脸笑眯眯的青年。

有点熟悉,但突然间,没想起来。

“你是,吴海?”

“嘿嘿,李圆同学,好巧啊,我以为认错人了呢。”

“是好巧啊,几年没见了,你的变化真大。”李圆仔细端详了下吴海,发现他的脸没以前那么黑了,而是白皙,略胖。

“就三年而已,09年的同学聚会我去了。”吴海熄火,转移话题,“你是来找郝强的吗?”

“不是,估计人家都认不得我了,我和朋友过来逛逛,看看传说中的未来科技集团。”李圆略有尴尬。

而此时,蒙丽丽听着两人的对话,感觉哪里不对劲:“李圆,你认识郝强?怎么没听你说过啊。”

吴海略沉吟一下,说道:“来都来了,我先问下他吧,看看他有没有空。”

他也不好意思替郝强做决定,只能找借口。

“这不好吧,打扰他多不好意思,估计他很忙的。”李圆想见郝强,想亲自感谢他帮助他们高中同学致富,但感觉双方身份地位相差,真怕影响人家工作。

对于朋友的问题,她只好低声回应:“我只是路人而已,怎么好意思跟你说。”

吴海这边,已经通话了。

一会儿后,他挂断电话,向李圆说:“强子说,欢迎老同学来做客,不要客气。

那位是你朋友吧,一起去也没问题,出去不要乱说话就行啦。”

李圆再次确认:“吴老板,真的方便?”

“没啥不方便的,强子平时是比较忙,但也没忙到抽半个小时见老同学的时间都没有。

他经常约我过来唠嗑着呢。”吴海笑眯眯说道,“当然,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也不可能天天见同学,也不好意思参加什么同学会,并不是看不起大家,希望大家理解。”

李圆赶紧挥手:“我不是那个意思,大家都想找机会亲自感谢他,但见他一面真的好难。

要不是他,我家也开不起未来电动摩托车店。”

蒙丽丽听到也可以进去见郝强,拉下李圆胳膊,赶紧说:“原来真是同学啊,答应啊,我可想见偶像了,出去后保证不乱说话。”

呈海这边,将车稳稳地停在大门外一侧,下车后与李圆和蒙丽丽寒暄了几句。

三人正聊得热络,郝强的行政秘书孙莎莎从大门内款款走出。

她看到吴海后,随即客气地说道:“吴总,我们董事长这会儿还在实验室,他让我先带您去顶楼稍等。

听说还有一位老同学,董事长特意交代,也想见一面。”

“麻烦你了,孙秘书。”吴海笑眯眯地回应,随后指了指身旁的李圆和蒙丽丽,“这位是我的高中同学李圆,旁边是她的朋友蒙丽丽。”

“两位好,欢迎来到未来科技集团。”孙莎莎礼貌地点头示意。

她对吴海并不陌生,经常来访,跟董事长是朋友,基本每次都由她负责接待。

寒暄过后,吴海示意李圆和蒙丽丽上车,随后驾车驶入未来科技集团的大门。

车子缓缓停在办公大楼前的停车场,孙莎莎则站在办公大楼大门外等候。

停好车后,孙莎莎引领三人走向办公大楼的正门,登记、安检。

吴海则笑着解释道:“别见外,别说我这种常客了,就算是政府领导来了,也得经过安检才能进去。

强老板从外面回来,也一样进行安检,以身作则啊。”

李圆和蒙丽丽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是顶级高科技公司。

经过细致的安检后,孙莎莎带领三人乘坐专用电梯直达顶层。

孙莎莎走到一扇智能门前,拨通了郝强的电话。

简短沟通后,她获得了临时权限,智能门随即缓缓打开,门头上的发出机械声音:“我是智能小白,欢迎吴海先生、李圆女士和蒙丽丽女士来我家做客!”

李圆和蒙丽丽忍不住惊叹:“哇,这真是太先进了!”

孙莎莎解释说道:“刚才你们在大门处登记,所以识别出来了。

如果没登记贸然进来的话,会报警的。

吴总,我就不方便进屋了,你是常客,请随便。”

一般情况下,公司人员是不会走进董事长家的,除非特意交代进去做事。

但董事长没说让她招待,那就不用她负责。

“没事,你去忙吧,她俩我招待就行。”吴海挥下手,

“嗯!”

孙莎莎点头,随后离开这里,坐电梯回29楼。

此时,房门已经打开,李圆和蒙丽丽的目光也转向房间内,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室内设计简约而不失奢华,巨大的落地窗将外面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阳光透过玻璃洒在高档羊毛地毯上。

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极具设计感的家具,墙上挂着不少画作,进门角落里还摆放着一台智能机器人,正静静地待命。

吴海进门,坐在凳子上脱掉鞋子,穿上鞋套。

李圆和蒙丽丽也跟着进屋,跟着吴海操作。

鞋套都那么高级,李圆感觉郝强家的鞋套比她的鞋子还贵。

智能机器人待三人进屋后,清理三位客人的鞋子,消毒和清理。

“哇,吴海,这机器人还能整理鞋子啊?”李圆有些好奇。

吴海回道:“嗯,今年才研发出来的,挺方便的。

嘿嘿,两位是不是感觉这里,有些不一样?”

“那是,跟科幻小说一样,这羊毛地毯应该很高档吧,我都不好意思踩在上面了。”

“我也是,这就是世界首富的家啊!”蒙丽丽同样感叹,“这房间很大啊,看不到头的样子。”

“整层楼都是吧,两千平方米,楼上还有。”吴海说道,“这里只是他的临时住所,郝府那边更夸张。”

“天啊,两千平方米!

不敢想象!”

两女捂嘴感叹,眼中满是羡慕。

李圆则默默环顾四周,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吴海带两女走进大客厅,顺手从冰箱里拿出几瓶饮料。

“吴海,你很熟悉这里啊!”李圆看他跟在自己家似的,很随意。

“经常来这里,当然熟啦,你们想喝什么,想吃什么,随意吧,两台冰箱里都有,强子估计要等一会才上来。”吴海坐在沙发上,让两人随意一点。

煮好茶后,他又去拿干果牛肉干等零售。

“吴总,外面那个是游泳池吗?那么大!”蒙丽丽问道。

“嗯,现在天气变冷了,水放干了,但室内还有常温游泳池。”

“太豪华了,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了。”

“呃,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吧。”吴海笑哈哈。

三人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静静地等待着郝强的到来。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为这个充满科技感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