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以前罗叶像这么大的时候,也没这个条件买这些玩具呀。
玩具狗里播放着音乐:“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进学堂……”
吴飞见小家伙随着音乐的声音咧嘴笑了,
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到了小家伙手边,逗他。
小家伙直接伸出手,一把抓住了吴飞的那根手指头,抓的紧紧的。
“表弟这力气还有点大哦,抓的这么紧。
也不怕生人。”吴飞轻轻一用力就提起了小家伙抓着自己的手,给大家看。
“哈哈哈,李博小朋友,这是你表哥。”
“你表哥可是高材生,是省大毕业的哦。”
“你以后长大了可得努努力,得向你表哥学习,好好读书。”
“争取咱们家也出个大学生,千万别像你爹我这样,大学的校门都没进过。”
李松逗起了儿子,根本不管这么小的孩子听不听的懂。
李松儿子的大名叫李博,李松说希望自家儿子以后长大了有文化,最好超越他表哥表姐,
当然能博士毕业最好。
还在婴儿车里左看看右看看的李博:……
至于小名,叫啥的都有,也没个正经的小名。
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喜欢叫他乖孙孙,小乖乖,幺幺。
秦玉喜欢叫他乖宝,乖崽。
李松直接喊大名,理由是自家的是男孩,得从小培养,从小就得懂事,立起来。
“大学校门还是进过的。几年前送小飞去读大学的时候,大家还是一起参观过大学的。”
“嗯,现在想进大学也容易。
大学也开放了,没事也可以进去参观参观,人家门卫又不会拦着你。”
“哈哈,那能一样吗?”
“我说李松呀,娃才这么小,你也别给孩子太大压力。”
“没给压力呀,就是偶尔碎碎念几句,洗洗脑。
天天念,这听的多了,说不定就成真了。
大家说在不在理?”
众人:……
“对了,你们两家人今天这么齐,来省城不光是来看我吧?”李松也直接,有啥说啥,也不怕大家多心。
反正又不是外人,不用藏着掖着,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性子。
“没啥事,就是给小飞定了套房子。”
“哇,买房了,恭喜恭喜,买房了,值得庆祝庆祝。”
“谢谢,谢谢。”
“对了,买的哪里的楼盘。”
“就你表姐家的楼盘呀,锦绣花园。”
“那楼盘我知道,之前有次我路过那边,还在外面看了下,房子修的漂亮。”
“哈哈哈,李松,你这就有点夸张了呀,那房子还没做外墙呢,你就知道漂亮了?”
“我看的是你们工地围栏上贴的效果图,还有附近广告牌上面的照片。”
“哦,那个呀,效果图确实好看。”
“表哥,表嫂,你们怎么突然就买房了?之前都没听你们说起过。”
“这事呀。现在小飞不是都毕业了,都工作了吗。
我就想着万一哪天他有了女朋友,
咱们老家山上的那破瓦房也拿不出手,怕把人家姑娘吓跑了。
就想着给他在省城买套房,反正他工作也在这边,以后大概率会在省城常住。”
孙芳芳说着心里话。
家里有铺子不假,但之前也没买房子,也就农村老家山上有个小青瓦房。
说真的,现在真的拿不出手。
人家姑娘一看那房子,估计还没走到家里晒场上,就得调头跑路。
吴飞:……能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听这话吴竹英不赞同了:“有没有房子,有什么要紧。”
“这选对象呀,还得是看人。”
“人对了,钱都是可以赚的。”
“人不行,再多的家产也留不住。”
在吴竹英看来,不管是选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
得选那个人。
其次才是其他的。
“我说姑姑哟,年代不一样了。”
“这年头,你还以为是以前呀。”
“你们那年代,能解决个温饱,偶尔吃顿肉就很不错了。
大家都穷,所以人没问题,就不怎么挑。”
“现在这年头,人家要房,要彩礼,要车,还要有手艺,能赚钱。”
“你以为哦,结婚那么简单?”
孙芳芳说的也是事实,时代在进步,在发展,这婚恋市场,大家结婚的条件也水涨船高。
“没事,没事,大嫂。咱们小飞有学历,有工作,能赚到钱,自身条件好,不愁这些。”
“反正小飞年龄也不大,慢慢选,选个合心意的,喜欢的。”吴书容宽慰。
这刚毕业工作也才开始,怎么得也得先奋斗几年再说。
“嗯,话是这么说,但这年纪在农村都结婚了。”
“那能一样吗?这读书的,大学毕业都20多岁了,还要忙工作,哪有那么早结婚的。
农村初中毕业就没读书的,18,19岁就在相看对象了,结婚早也正常。
有些结婚早的,18岁就结了,没得比。”
尽管按法律,18岁没到结婚年龄 不能结婚,但农村头,也没人管。
男女双方办个酒席就算结婚了,至于结婚证,等双方到法定年龄了再去补办就是了。
至于说什么没结婚证,办不了准生证,生孩子麻烦。
但这生都生了,总不能把孩子塞回去不是,还不是就罚点款就把孩子户口给搞定了。
尽管法律已经普及了,但在这大家普遍认知不高的偏远农村,
个别年轻人,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的,也是存在的。
只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见得多了,这种现象就慢慢少了。
“这时间差不多了,也快到饭点了了。咱们去外面吃饭吧。”
李松想着大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去外面吃一顿好的。
“走走走,咱们先把午饭解决了。”吴竹英也招呼众人往外走。
“走吧。”
“这孩子认生不?要不要我抱抱?”孙芳芳想抱抱小家伙,但怕把孩子惹哭,就问了句。
“不认生。”吴竹英说起小孙子,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这生活在省城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自小就胆子大,不认生。”吴竹英也没说错。
这孩子天天都待在铺子上,或者被他外婆带着在小区内,公园里跟大家聊天。
这见的陌生人多了,自然胆子就大些,也不怕陌生人。
比生活中农村,天天见到的都是那些熟面孔比起来,这边每天见到的陌生面孔都要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