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从甄嬛传开始暴富 > 第247章 联络和朱门酒肉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不知道宜修怎么猜的,瓜尔佳氏跟废太子的联络途径还真掌握在瓜尔佳大人手里。

这件事确实是个意外,废太子妃家中还有三位兄弟,可前两位都被牵扯进废太子案中,只剩下才及冠的小弟弟观音保撑门第。可听观音保的名字就知道,这孩子幼时身体不好,小心养到成年才跟正常人无异。

临危受任,观音保能维持好自己家里已经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去打通一条沟通咸安宫的消息途径呢?而且,现在这个形势,瓜尔佳氏也确实不应该去触康熙的霉头。

可真说起来,废太子对瓜尔佳一族也算仁至义尽,太子招募谋反的人,并没有把瓜尔佳氏拉下水,不然哪里是罢黜废太子妃两个兄弟就逃过一劫的?废太子妃也一直跟瓜尔佳氏保持距离,防止事发拖累娘家。

废太子又是四阿哥看管的。所以,在四阿哥和瓜尔佳氏的默契下,支持四阿哥的瓜尔佳大人成了平衡点。他既不会帮助废太子做不该做的事,又不会对咸安宫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实在是个好人选。

说起来瓜尔佳大人好像责任重大的样子,其实也没什么,废太子妃也就是让瓜尔佳大人送一些急需的物资,孩子们长大了,总不能连件衣服都穿不上。

一来二往的,这条渠道被包含康熙在内的知情人默认了。反正废太子根本不管这些,瓜尔佳大人跟废太子妃的交流都是经过检查的书信。

但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瓜尔佳大人还是完成了跟废太子妃的交流,毕竟谁能想到,物品名称和数量都是有指代意义的呢?只是废太子妃也不过是用来了解外面的局势变化罢了。

这条线路,在太子妃去年去世后,被交给了她唯一的女儿,废太子的三格格。虽然没有接触过,三格格延续了废太子妃的风格,默契地与瓜尔佳大人进行简单的书信交流。

本来瓜尔佳大人以为一直会这样下去,只是没想到形势不等人。他捶了捶无法挺直的腰背,真是老了,比不得年轻人有心气。苦笑着,瓜尔佳大人第一次主动向咸福宫送去了宜修的请求。至于宜修的要求,自己只是个中间人,听不懂也看不懂。

此时,宜修正在招待五公主。宜修也没想到五公主就这么急匆匆上门,早上递了话,上午就来了。

五公主也知道自己来得突兀,可还是厚着脸皮说,“叨扰四嫂了,只是事情紧急,雅利奇也只能这样贸然来访。”

宜修笑意盈盈地安抚说,“我本来就说五妹妹随时能过来,现在五妹妹来了,我还能反悔,将五妹妹赶出去不成?”

五公主见宜修没有怪罪的意思,也笑着说,“就算四嫂想赶人,也得看我同不同意走。”

“瞧瞧,瞧瞧,咱们五公主是个赖皮。”宜修放松地说。

说过了,屋子里连主子带下人们,都笑作一团。

笑过了,又喝了一盏热茶,五公主犹豫地说明来意,“今年暴雪不断,听说过几日还要再下一场。我虽然没办法像四哥那样四处救济灾民,但也愿尽些微薄之力。”

宜修听到这话收敛了笑意,认真地打量五公主,把五公主看得浑身不自在,宜修才感慨说,“我还以为五妹妹是躲在额娘身后的小孩子呢。”没想到五公主也会想到这些事情。

五公主有些脸红,她在公主府是接触不到这些民间疾苦的,可通过江晨的忧愁,江沐芳的叹息,还有不小心撞见的江家下人偷偷抹眼泪,五公主见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五公主了解到下人是因为家中房屋被暴雪压塌了,她有些好奇地问江沐芳,“江家发放的俸禄不够吗?为什么他连房子都修不起?”

江沐芳解释道,“如今京城里何止一家被压塌了屋顶?天寒地冻现砍的木材也用不了,市面上的建材早就供不应求了。”所以根本不是俸禄不够,而是根本买不到木材。

五公主震惊地问,“可我公主府中就不缺啊!”今年雪下的大,哪怕清扫的勤快,公主府中还是有需要维修的地方,五公主也不曾听管事的说木材不够啊。

江沐芳苦涩一笑,“您是公主,少了谁的也不可能少了您的。”就好像,哪怕京城木材再紧缺,皇宫中依旧是饱和式供应。

五公主虽然天真,却不缺善良,“我府中用不了那么多木材,若是我把多余的拿出来呢?”

这江沐芳评判不了,她建议说,“这件事不小,公主应该找个精通的人商量。”

五公主思来想去,德妃久居深宫不一定能了解这些事,还是宜修更合适,便在收到了宜修的回话后,立马跑来寻求意见。

听过了前因后果,宜修叹息,问了五公主几个问题,“五妹妹,这暴雪可是今年突然多起来的?寻常年份囤积的木材可是正好够用的?若真不够,皇宫里和公主府中的木材哪来的呢?”

五公主思考着宜修提出的几个问题。天气越来越冷不是今年才有的,以前下雪不多的时候,寻常人家也会囤积些木材防止意外,按理来说,木材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不然,高门大户也该出现紧缺才对。

越思考,五公主的疑问越多,她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宜修,希望能得到一个答案。

宜修向五公主讲解,“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就拿粮食来说,年年都有百姓饿死,可为什么像咱们这样的高门大户从来不缺粮食?既然咱们不缺,是不是就说明粮食本来就没那么不足呢?”

“是啊?为什么呢?”五公主迷惑地重复。

“因为高门大户的粮食不会分发给百姓,越到了荒年,粮食越是硬通货,能卖出平时十倍百倍的高价。平时屯粮不就是为了此时吗?”宜修揭露背后的残酷。

“可,就没人心忧百姓吗?”五公主觉得自己不会是唯一一个心忧百姓的人。

“有良心的只是涨个两倍三倍,百姓也能咬咬牙买了,不让全家饿死。可这不就扰乱了市场?这样有良心的早早地被踢出局了。”无论威逼利诱,总归是消失在人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