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轮回长生,从请孔圣当家教开始 > 第86章 天下乱起,吴国兵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天下乱起,吴国兵盛

济水以东,泰山之北,海岱之间,古青州之地,这里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着三个重要的地理单元。

第一个是鲁北平原,这里是齐国根基都城所在,土地肥沃,大邑众多,富有鱼盐,乃是鱼米之乡。

第二个是胶莱平原,其体量面积虽比不上鲁北平原,但它的地理优势很大,南面连接沂沭河谷,东面是胶东半岛,西边是鲁北平原,是山东的十字路口。齐国要向东、南扩张,必须要控制此处。

第三个便是胶东半岛了,此地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一面临胶莱河东岸平原,三面环海,面积比鲁北平原还大,有山川巨木、鱼盐之利,潜力巨大。

夏商以来,青州的这三个地理单元生活着大量的东夷人。后姜太公封建齐国于鲁北河济之地,外来齐人和土着东夷人的战斗便没有停止过。在这一过程中齐国屡胜东夷,将其逐出鲁北平原,坐大山东。

失去了最膏腴之地,青州剩余的东夷人抱团取暖,在胶莱平原与胶东半岛地区建立起半统一的国家莱国与齐国等诸侯国抗衡。

一开始莱国还能和齐国保持地缘平衡,偶有胜负。等到齐桓公上位,局势瞬间大变。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富兵强,一战打崩莱国,占据了整个胶莱平原。残存的莱人要么渡过胶莱河,躲藏在胶东的山林之间与野人为伍,被齐国蔑称为莱夷;要么往南投靠同为东夷人建国的莒国,化为他国之民。

如今,胶东残存的莱人再次想起了被齐国支配的恐惧。

某人画的饼太大,齐侯吕杵臼雄心复起,誓建五都,再次称霸。这称霸的第一刀就砍在了胶东的莱夷身上。

为此,齐侯汇集人力物力,于胶莱河东岸建立大城即墨,并沿河广设据点,多次发兵东进,剿灭莱人的有生力量。

之后,齐侯听从孟子建议,恩威并济,招纳莱人入中夏,又以土地为饵,从国内向胶东地区移民,稳步推进挤压莱人的生存空间。

多管齐下,齐侯花了近三年才大致稳定了胶东地区,齐国的疆域也由此向东延伸到了大海,独据青州之地。不止是疆域上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齐国归化了二三十万莱人入齐,称之为新国人,齐国国力肉眼可见的增加。

仿佛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伴随着齐国扫平莱夷、全据胶东,国力大盛。沉寂已久的天下各国也开始躁动起来。

东火战火燃,北方也不甘落后。

晋国首先动手,韩、魏、中行三卿集一军近四万人发兵南进,目标直指洛南地区的伊洛、陆浑两戎。同时,赵氏也出动了近万人对太行地区的仇由发起了攻势。

晋国南北出兵,而且打的还是夷狄,无论的大义还是实力都让人无话可说,风头一时无量。

(介绍一下,春秋军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一军常例人,但晋国为了保证军事优势,制一军人,三军十一万余众,这还只是常规机动兵力。若是六卿与晋国公族极限动员,集合四五十万武装力量也不在话下。这一时期晋国的人口在五百万上下,加上为战争服务,几近军国主义的国家制度,四十万以上的军队绝对凑的出 了。)

北国战云聚,南方旗鼓动。

吴国宛若一只精力过剩的泰迪,中原列国的道德水平还在S4春秋赛季,而吴国的道德底线早已遥遥领先直达两晋南北朝,下限低的惊人。

在休整三年之后,吴国没有任何理由,再次发兵三万北进,先拔鲁国向邑,打通道路后攻打莒国,意图占据沂沭河谷。莒国发兵拒之,不敌,遂退守都城遣使至诸国求援。

最先应援的邻国是齐国,在蝴蝶翅膀的煽动之下,齐侯吕杵臼心心念念的都是五都霸业。

刚建完东都,齐侯正志得意满呢,突然被吴国打到家门口,要抢他未来的南都,这谁能忍?而且能光明正大的干涉的莒国,为以后吞并作准备,何乐而不为?

齐侯雄心勃勃,发四师三万人,以大司马田乞为帅,南下沂沭河谷支援莒国。(齐国军制异于列国,不设军,制一师7500人)

莒国:6

鲁国也不甘落后,四年前吴国北进灭徐、钟离,兵锋直抵鲁南。那次进犯虽未对鲁国造成太大损失,可国家脸面却是实实在在丢光了。更何况这次吴国不宣而战,夺取了季氏的向邑,这不就是直接打脸吗?

执政季意如由是极力主战,先有龌蹉在前,后有掠地向邑在后,于情于理,为公为私都应该出兵教训吴国。而且齐鲁会盟约定守望相助,齐国动了,鲁国焉能无动于衷?

孟、叔孙两家对此不置可否,谁不知道季氏领地紧临莒国,季氏割莒地自强之心,路人皆知。心中如此作想,但两家宗主还是象征性的派了二师共五千人助战。季氏则是尽发一军人,三桓汇合其他小家族共两万人,由季意如亲自领军东进莒国。

其余泗上小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齐鲁大哥二哥都上了,他们也纷纷响应,攒了一万多人跟随两国救莒。

列国来援联军共六万余众,莒国国君大喜过望,抽调国中丁壮入军,集兵三万余众加入联军。近十万联军以齐国大司马田乞为帅,与吴军对峙于沂沭河谷。

吴国方面的统帅是大名鼎鼎的公子光,其人是列国数一数二的善战之将。

这不是公子光第一次面对十万量级的敌军,但这次情况却是出奇的难打。

不同于平原宽阔的淮南,可从容施展。沂沭河谷南北绵长,东西狭窄临山,联军背靠莒都便能封锁河谷中北部尽得地利,想要在对面眼皮子底下打偷袭几乎不可能。

再有齐鲁输粮、列国摇旗呐喊,联军又得人和。加上天时难逢,吴军能做的就只有正面进攻,和联军来场硬碰硬的战斗。

公子光这么想,也就这么做了。派人至联军大营堂堂正正的约战,田乞欣然接受,双方约定在沂沭河谷的中段决战。

田乞是研究过吴楚淮南之战斗的,知道公子光喜欢击敌之短,扰乱敌阵,反累中军。所以这次,他留下了泗上诸国的杂军与一部分新募莒国军队守卫莒都,率领五万齐鲁联军并两万莒军应战。

平原决战,七万联军冲杀三万吴军,本该是一边倒的情况,可结果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战后统计,齐鲁联军被斩近万众,伤万余众,莒军更是死者数千,伤者无数,几乎崩溃,联军士气大跌,不得已退守莒都。

吴军情况要好的多,虽死伤近万,但其伤而不溃,愈挫愈勇,仍有一战之力。

但公子光并没有乘胜追击,新历大战,军众疲惫 ,而且敌军又有莒都军队提供后援,强攻占不到便宜。再三权衡之下,公子光选择收拢伤员退出了沂沭河谷,回到淮北地区休整。

联军士气低落不敢发兵追击。坐视吴军南归之后,稍作休整见吴军并未佯退,便进兵收复莒鲁两国失地作守态。

双方暂时止战,泗上局势趋于平静,但此战带来影响巨大。

首先是“战败”的公子光,吴王僚本就警惕这个手握重兵的宗室,借着这次机会剥夺了公子光的兵权。公子光被削夺兵权之后十分不忿,又感吴王杀心已起,于是居家避客,与门客伍子胥密谋夺位……

虽然公子光“败了”,但沂沭之战中吴军的高韧性与超强战斗力让中原列国侧目。双方平原野战,吴军以寡击众,死伤接近三分之一仍然士气不堕,这样的战斗力太过骇人。

齐国方面,齐侯吕杵臼在夏谕的引导 下本就忌惮吴国。如今,沂沭之战结果一出,齐侯心中警铃大作,对于吞灭莒国,建立南都控制沂沭河谷,亲自把握齐国南大门的想法越发难以抑制。

战后,大司马田乞也是后怕不已:还好没有让莒都那三万列国拼凑、莒国临时征召的杂军一起上,否则他这次估计要大败!不过吴军终究是退兵了,出兵的目标达到了,他此战也是算惨胜……

鲁国方面,大司马季意如打退吴国,得胜归国。但国中家族都明白,这次季氏得了面子失了里子。虽然报了吴国侵入南境掠地之仇,但国家获利甚少,两万鲁军也死伤近半,季氏几乎是元气大伤。

这几年君道日微,季意如越发刚愎自用,喜怒无常,上专鲁政、欺凌君上,下掠小族、侵吞土地户口,国中诸氏沸腾。

此番吴国北进季氏损失不小,不少小家族蠢蠢欲动,暗中串联。鲁公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令其弟公子宋阴结各家,合谋季氏……

五月,汶北之地,师旅营地,一众将校陪着一位俊逸君子检阅军校,不时谈论时政军事。

子路最先出言:“以寡击众,连却齐楚,南北侧目,吴人何以如此善战?”

李弃疾一身戎服,面容英气,气质儒雅,他听到这话,略作思索后道:“吴国地处东南蛮荒之地,久隔中原,乡风彪悍,其民好勇斗狠,不畏死伤,国野尽是善战之徒。”

一旁的南宫莹点点头,又补充道:“非只如此,余尤记得君子昔日于临淄有言:吴军多为乡党友朋,临阵不惧敌,冲锋不畏死,纵有死伤,其血气愈壮,士气愈盛 ,纵使兵败也少有溃亡者。”

“吴军坚韧善战,军力之强,非晋不能服之。”

听到大家都如此推崇吴军,夏谕身后抱剑侍卫的孟贲很不服气,闷声道:“他日定要试一试吴国的善战之军。”

此话一出,众将多出言附和,最前方漫步的锦服青年闻言顿了脚步,暮然回首,一张俊逸若仙的面容出现众人眼前。

这是怎样的面容。

玉冠束发,眉如新月,星眸深邃,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更兼身量欣长,气质飘逸,一眼望去仿佛开了美颜与众人不在一个图层。

尽管已经看过很多次,众将还是被吸引了目光,细看之下皆是不由得在心中叹了一句“孟子真天眷也”。唯有耿直的孟贲还对试试吴军斤两耿耿于怀,言语间满是不服。

夏谕笑着勉励了一下:“有诸君勇略、三旅精锐,何惧吴军?”

夏谕嘴上轻松,心中却是对吴国高度重视。

现在的吴军还未成为完全体,等到公子光继位,吴王阖闾上线,孙武为吴帅训练吴军。到那时,吴军单兵素质、兵法战法、统帅谋略、军容军纪全都会进入巅峰期,孙武率领的吴军称一句天下无敌也不为过。

一想到孙武日后的成就,夏谕不由得对齐国妫姓田氏的气运感到羡慕。这气运怪不得能代齐,司马穰苴、孙武,春秋两大兵圣皆出自田氏小宗。一部《司马法》、一部《孙子兵法》,两部武经馋的人流口水。

再思南国局势,吴军此番北进受挫,又见齐鲁淮泗诸侯铁板一块,目光应该会再次投向西面的荆楚之地。

可以预见的,江淮吴楚之间摩擦将起。

巡视完三旅兵将,见士卒雄壮、军容盛穆、队列齐整,夏谕很满意。恰逢此时夏城来人传递消息,夏谕闻之大喜,率众往城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