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苏母亲自对丛琳和小丹丹说进宫做伴读的事,夸得特别好,说既能赚钱,又能跟最厉害的夫子学琴棋书画,而且一个月有好几天放假,平时陪小公主吃喝玩乐就行,轻轻松松,一点也不累。
小丹丹很心动,悄悄拉扯丛琳的衣袖。
丛琳转头看她,小丹丹轻轻点头,表示自己想去。
丛琳把小丹丹的小手紧紧包裹在手心里,反而有点拿不定主意。
一方面,苏家收留她们母女,她对苏家感恩戴德,很想找机会报答。
另一方面,皇宫对她而言,是个很陌生的地方,因陌生而恐惧。
她打算明天去问问赵宣宣,再做决定。
于是,她对苏母说,自己需要考虑一天。
苏母爽快答应,没有强迫她们。
— —
第二天,丛琳去找赵宣宣打听宫里的情况。
赵宣宣不敢随便说皇宫的坏话,怕别人拿此做文章,说她对皇帝大不敬。
但是,让她在此时此刻虚情假意地夸皇宫,她也夸不出来。
于是,她委婉地道:“皇宫里,规矩比较大,处处都要谨慎。”
丛琳眉眼发愁,接话:“宣宣,乖宝和巧宝去给公主做伴读吗?”
赵宣宣轻声答道:“她们不去。”
丛琳疑惑,问:“乖宝以前不是去过吗?为什么这次不去了?”
赵宣宣有些心眼子,端起茶盏喝茶,没有完全实话实说,而是另外找个借口:“我家巧宝脾气暴躁,不适合给公主做伴读。”
“如果乖宝去,巧宝肯定也闹着要去,所以干脆两个都别去。”
丛琳又思索片刻,理解赵宣宣的顾虑。
关于巧宝的脾气,丛琳作为私塾里的夫子,对巧宝一点也不陌生。
再加上赵宣宣丝毫没说皇宫的坏话,所以丛琳放心多了,觉得可以让小丹丹去试试。
有些见过大世面的父母,见识过外面的复杂和可怕,巴不得把子女关在家里,躲避任何危险。
但是,丛琳恰好相反。
以前,她和离之前,被管得特别严,丈夫甚至不准她去街上买东西。正因为这层束缚,所以丛琳对外面的世界特别向往。
这次,女儿小丹丹能去皇宫里见识大世面,她是比较支持的,她希望小丹丹不要走她的老路。
— —
另一边,小丹丹趁着课间休息,拉乖宝说悄悄话,打听去皇宫做伴读难不难。
她既期待,又有些忐忑。
出于对乖宝的信任,她想听听乖宝的建议。
乖宝想一想,心思有点复杂。
她很想去做伴读,但赵宣宣和唐风年不准她去。
在她眼里,皇宫特别好玩。
此时,她事无巨细地叮嘱小丹丹。
“皇宫很大很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进宫之后,不能自己乱走,必须有熟悉的宫女或者太监带路,不能随便相信外人,宫里人心复杂。”
“贵妃苏姨姨是我娘亲的手帕交,认识好多年了,她特别温柔,我特别喜欢她。”
“如果你进宫去做伴读,她就是最值得信任的人。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她帮忙。”
“福宜和福乐公主是她的亲生女儿,都特别可爱,以前我陪她们玩耍过。”
“总之,苏贵妃娘娘的宫殿是荣华宫,荣华宫里的人可以信任。但是,对于荣华宫外面的人,一定要提防,特别是太后的慈宁宫。”
“还有一个福阳公主,千万要离她远一些。”
小丹丹认真听,乖乖点头,把乖宝的话当锦囊妙计。
然后,她用手掩嘴,小声笑道:“每月赚三十两银子,我就能发财了。”
“等我钱袋鼓起来,我请你去街上买好吃的,好玩的。”
她大大方方。
乖宝也为她高兴,两人手拉手,转圈圈,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