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农家崛起路 > 第5章 偷听谈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没拽啥,是小时候咱爹教给我的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还别说,跟咱爹的这首诗还挺配,咱爹在你小的时候可能就盼着你能考个功名的。

结果你不好好读书,大哥这都两个孩子了,也才是个童生,去年也没考上秀才。

他三叔整日游手好闲,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咱爹这是把主意打到咱们儿子身上了。”

苏俊卿的母亲楚氏有些幽幽的道。

“嗯?童生?秀才?我这是穿到古代了,只是还不知道是那个朝代呢,希望是我熟知的朝代!”

苏俊卿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着。

“可不是吗?不过咱儿子保不准还真是个能做官的,你看他出生的时候,满身书卷香,一看就是个读书的料。”

听到丈夫这样说,楚氏想起孩子刚出生时的场景,小声的对苏天孝说道:

“我给你说个事,你可千万别往外说。

咱儿子出生的时候,不止有浓浓书香,我还看到一道金光从天而降。

当时把烛光都映衬的明亮了不少,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多想。

现在细细想来,说不得咱儿子还真是哪位神仙转世到咱们家呢!

也不知道当时牛大娘注意没有,当时她没说,估计是因为当时忙碌没有注意到。

你可千万别说出去,不然让见不得咱家好的坏人知道了,别打咱们儿子主意。”

“天降金光?神仙转世?”

“母亲你就别搞笑了,我上辈子就是一条单身狗。”

“好,好,好,不往外说,就连咱爷、咱爹,我也不说。

可是当时咱儿子出生时,满院子的书香气,大家可是都闻到了。”苏天孝小心翼翼说道。

“闻到就闻到呗,谁又会往咱儿子身上想呢?

小孩子身上有体香的也不是没有,只是天降金光的事情,可不能往外说。”

楚氏不以为然的小声嘱咐。

“还真有天降金光?”苏俊卿暗暗吃惊。

细细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还真被他感应到了,一本‘奶白色’的书籍正在脑海里飘着呢。

“看来这辈子注定不平凡了!不行,我还小,我得苟住!”

“好,我知道了,绝不往外乱说。”苏天孝小声的保证道。

等两人说完悄悄话,逗弄苏俊卿的时候,苏俊卿的奶奶赵氏和其大伯娘钱氏端着针线笸箩就走了进来。

“天孝你带着你三弟再去山上砍些柴来,家里的柴火不多了,这女人天冷坐月子不能少了柴火。

不然受了冷,保不准就会落下什么病根,身上不是这疼就是那疼。

这里有我和你大嫂照看着,不会出现什么纰漏的。”

苏俊卿的奶奶赵氏落了座,拿起一个半成品的鞋底,冲着苏天孝说道。

“好的娘,那桃惠和俊卿,就拜托您和大嫂照看了。”

“好了,快去吧,叫上你三弟,他整天游手好闲,又不读书,你可别一个人去山里,磕了摔了也没个人帮衬。”

“我知道了,娘。”

苏天孝转身,轻轻的开门关门,掀开暖帘,就出去了。

进到院子,正好看到苏天赐在院子里,练习拳脚功夫。

“三弟,走,跟我去山上砍些柴来。”

“好的,二哥。”

随口答应着,苏天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转身就去拿柴刀和绳索。

这时听到动静的苏天书从东厢房走了出来。

“二弟,三弟,要去砍柴?带我一个,多一个人还能多砍些柴来。”

“大哥不是要温书吗?”老三苏天赐随口。

“已经温习好了,再说今年也不考,时间上很是充裕。

劳逸结合一下,该干活的时候还是要干活的,不能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

“大哥既然想去,那就跟我们一块去吧!多个人还能多挑一担柴。”苏天孝应道。

三人又多拿了一卷绳索,就出门上山砍柴去了。

此时,苏俊卿正支棱着耳朵,偷听奶奶、大伯娘和母亲的谈话,希望能多了解一些这个时代的信息。

“娘,你听说了吗?村东头牛翰秦家的小子去当大头兵了!”

苏俊卿的大伯娘钱氏婷研,熟练的纳着鞋底,锥子在鞋底上一扎,右手拿针穿孔而过,异常轻松。

“他家小子叫牛什么来着?怎么就去当兵了呢?造孽吆,牛瀚秦怎么就舍得了?”

苏俊卿的奶奶赵氏方晴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依旧纳着手里的鞋底。

“他家小子叫牛啸浩,本来也到了成亲的年龄,可是前年议亲的对象,不知道被谁搞大了肚子,这亲也没结成。

出了这事,这小子就感觉再没脸面在村里呆了,脑袋一热就去当大头兵了,牛瀚秦怎么挡也没挡住,这不,前两天刚走!”

苏俊卿心中惊讶:“这么劲爆吗?”“还真是农村里面是非多,前世听说过高门大户红杏出墙,没想到农村里还有这事!”

苏俊卿的奶奶恨道:“那女子怎么就敢呢,就不怕被浸猪笼吗?”

“嗨!!!”接着又叹了口气,停下手中的动作,语气中带着惋惜:

“可惜了啸浩这么好的娃子,这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回的来,年前我去镇上购置东西,东西太多还是他给我送回来的,可惜了......”

“没那么严重,娘,现在是新朝伊始,没有那么多战事,顶多也就是剿剿匪,不怎么死人的。

运气好得到战功,说不得还能捞个武官当当。”苏俊卿的母亲开解道。

“什么?新朝伊始?母亲你就不能把话说明白点,真是急死个人!”苏俊卿小脸一皱。

“那不是还得打仗吗!剿匪也会死人的,娘虽然读书少,但你也别哄娘。”

苏俊卿的奶奶赵氏方晴,翻了个白眼,又恢复纳鞋底的麻利动作。

“娘,二弟妹还真没哄您,现在大顺朝刚开国才六年,正是新朝新气象。

自从六年前山海关一战,败退那个什么大清军队,现在国内已经没有战事了。

南明也归顺了,再说当朝赋税又那么低,这个您也知道,一亩良田才收30斤粮食。

谁还好好的日子不做,去当土匪呀,所以剿匪也不是天天剿,一般死不了人的。”

苏俊卿的大伯娘——钱氏婷研毕竟是跟童生大伯一起生活的,懂得确实比家里女性多一点。

听完大伯娘的话,苏俊卿呆了:

“大顺朝?南明?大清军队?”

“是李自成呀!”

“不是那个人人唾骂痛恨的腐败清朝就好!”

“还是我们汉人的天下呀!”

“哎呀,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