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工们还是和往常一样,各自忙活着。
安月和阿勒跳下马车,将马车交给铺子里的店小二拴到后院。
阿勒直奔灶房去,准备动手熬制麻辣烫汤底。
从镇上一路赶到县城,时辰同平日里比起来,虽是晚了一些。
但好在有帮工们帮忙,他们把大骨清洗净后,阿勒一到灶房里,便可以直接开始动手熬制汤底。
安月在铺子里东看看西瞅瞅的检查了一遍,一切没问题,她这才去糕点铺子,同春枝一起做糕点。
安月和春枝,还有铺子里的那名帮工,一起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糕点终于做好了。
此时,已是巳时末。
如今是初夏,这几日的天儿,已如盛夏时那般灼热。
烈日炎炎,街道上的行人却络绎不绝。
马蹄声,叫卖声,蝉鸣声,声声不绝。
这时的糕点铺子门口,已排起长长的队伍,都在等待着买糕点。
由于今日从村里出发的晚,又在镇上耽搁了一会儿。
安月和春枝她们来到糕点铺子里,就忙个不停。
一个多时辰过去,蛋糕出锅。
春枝轻车熟路的将新鲜出锅的蛋糕,均匀切开一一码放整齐。
安月在一旁,继续做着其他糕点。
帮工时而加炭火,时而帮着打下手。
糕点的种类有很多,有香甜的桂花糕、软糯的红豆糕、绿豆糕、红枣糕,以及蛋糕。
三年时间过去。
安月的糕点铺子和麻辣烫铺子在县城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
很多富贵人家的夫人大小姐,都喜欢吃安月制作的糕点。
她们时常会让府上的小厮或者丫鬟,提前来铺子门口排队等着购买。
站在队伍后头的一个小丫鬟,探着头说道:“掌柜,定要给我家小姐留一份。”
春枝边忙着边回答道:“放心吧!大家都能买到。”
春枝把捆扎好的蛋糕,一份接一份的递到每一位排队之人手里。
刚出锅的蛋糕,就被这样一扫而空。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男子右手持扇,左手背后笑着说道:“哟喝!刚到我们就卖完了呐。”
春枝边清理着案台子上的蛋糕碎屑,解释道:“抱歉,您再稍等一下,下一锅蛋糕马上就好了。”
男子看上去四十出头,整个人看上去气宇不凡。
只是面色看着有些发黑,肤色与他的气质着装,实属有些不搭。
男子身边跟着两名随从,他站在售卖窗口处,目光朝着铺子里快速扫视一圈。
随后,他开口问道:“敢问安月姑娘可是在铺子里?”
春枝顿下手里的动作,问道:“您是…?”
“鄙人姓齐,来此买蛋糕,但也找安月姑娘有点要事。”
春枝转头对安月说道:“小姐,这位顾客说是有要事找您。”
正在糕点房里忙着做糕点的安月,闻声走到春枝跟前,春枝朝她示意就是眼前的这位男子。
安月浅浅一笑,问道:“不知您找小女子是有何事?”
男子谦和有礼的开口道:“安月姑娘,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安月看着眼前的男子,并未开口说话,只是‘嗯’声点了点头。
“您请随我来。”安月抬手示意中年男子去一旁的桌凳处一叙。
随后,安月转身把手里的活儿,安排给铺子里的帮工。
快速净了净手,解下腰间上的围裙,轻轻拍打了几下身上的面粉。
而后,朝中年男子走去。
她来到桌凳处,发现男子已经在坐着等她。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安月边说着,边给中年男子倒了一盏茶放在他面前。
“无妨无妨,是本…齐某唐突,打搅到姑娘做生意了。”
安月缓缓坐在男子对面,微笑着问道:“不知您找小女子所为何事呐?”
男子站起身,甩开手里的折扇,缓缓开口道:“今日前来,确有一事想请教姑娘。”
安月浅笑有礼道:“您但说无妨。”
“姑娘抽空与齐某交谈,那齐某便不与姑娘兜圈子了。”
“齐某全名齐宏达,今日前来找寻姑娘,其一确实是想给家里人买些糕点回去。其二是想向请教姑娘那堆肥的制作方法。”
安月听到‘齐宏达’这个名字,只觉着好生熟悉,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她看着男子的鞋履,眼睛快速转了转,恍然大悟。
安月还是想确定男子是不是她猜想的那个人。
于是问道:“想必您就是这永川县,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大人齐县令,齐大人吧?”
“哈哈,清官可是不敢当,不敢当。”
安月连忙下跪行礼道:“民女叩见县令大人。”
齐县令没等安月跪下,他便赶忙伸手将安月扶起身。
语气温和道:“姑娘快快请起,无需如此多礼。”
安月站起身,心中着实是有些忐忑。
“县令大人方才提及到堆肥,您是想……?”安月说着,故意顿了顿。
齐县轻摇折扇,缓缓说道:“这两年,本县一直关注民生,致力要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近日,听闻有一种堆肥之法,效果十分显着。经本县大致了解,才知晓有个村子的农作物产量,两年来一直居高不下。”
“后来,派人前往打听,才知晓是因为姑娘研究出了一种堆肥之法。”
“据说这堆肥能使土地变得肥沃,令庄稼增产。”
“本县在想,若是能将此法推广到整个永川县,产量增高,那百姓们必将受益无穷啊!”
安月微微点头,心中对这位县令大人的为民之心,颇为敬佩。
她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这堆肥之法确实对庄稼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对此,民女愿意将此法告知大人,希望能为百姓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县令大人面露欣喜之色,说道:“姑娘深明大义,本县替百姓们先行感谢。”
“只是不知这堆肥之法,可有何讲究或是特别之处呢?”
安月略作思索后,向齐县令详细讲解着堆肥的原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及使用方法。
县令听得很是认真,有时还会表示赞同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