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望着高耸入云的中银大厦。
这座大厦82年时筹建,由建筑大师贝聿铭一手操刀设计。
它不仅是龙国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一部分人更将其视作龙国官方对港城前途的信心!
历经7年多的建设,中银大厦交付中银集团使用。
此时,正值中午休息时间,大厦门口处人头攒动。
高明隐隐听到,不断地有人问候郑行长。
一位精神不错的老人也随之出现在高明的视野之中。
“怎么样,贝大师的杰作不错吧。”
高明点了点头,贝大师用他的三角几何图案为港城的天际线增添了一根节节高升的竹子。
郑一凡自然听说了力龙集团在樱花收购北海道拓殖银行的事情。
作为一名龙国的银行家、金融家,他自然与有荣焉。
陈龙和他的下属们做到了许多华资银行先辈无法达成的心愿。
所以听说高明代表嘉宁海外集团递上拜帖,他亲自带着人来迎接。
对于这位陈大公子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他指着高耸入云的中银大厦说道:
“说起来,贝大师和我们龙国银行港城分号的第一任经理还颇有渊源。”
“第一任经理贝祖诒,他也是贝大师的父亲。”
高明想要邀请郑一凡自然做了很多功课。
眼前的这位是爱国银长郑铁如的小儿子。
想到郑铁如,高明不由地心生敬意。
4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港城龙国银行自有资金高达6000万港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
果党接二连三派人来游说,要挟郑铁如将钱都转移到湾岛。
为了资金安全,郑铁如将银行的资金全都贷款给本地工厂,这些工厂为港岛轻工业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总理对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财产,听候接收”的命令。
郑铁如立马通电响应,为龙国保存了珍贵的海外财产。
可以说郑老行长为龙国银行的建设有卓越贡献。
郑一凡领着高明等人参观中银大厦。
走进会客室后,高明向郑一凡说明了来意:
“陈总,希望邀请您担任拓殖银行的第一任行长!”
郑一凡吃了一惊,他知道高明无事不登三宝殿,但万万没想到陈龙竟然打起了他本人的主意。
即使修养极高的郑行长也不由地露出了惊疑的表情来。
说句实话,郑一凡略微还是有点心动的,樱花人向来自大,拓殖银行就像一根钉子一般打开了樱花的金融大门。
众所周知,小日子在精密工程、医学、机械方面具有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有这么一家华资银行未来必定会发挥出不可想象的作用来。
可他很快就释然了,港城龙国银行的工作也很重要,有很多事需要他要去推动,他也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
比如:发钞权。
港城的发钞权此前一直掌握在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手中。
这两家银行的母公司都位于鹰国伦敦。
中银集团争取发钞的合法性便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一直到1993年,中银港城才从立法局获得发钞权,1994年诞生了第一版龙国银行发布的港币。
郑一凡心中还在为另一件事情操心,那就是中银证券。
高明听了郑行长的话后,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郑一凡看这情形是请不动了,根本不是钱能解决的事情,不由地心生烦躁。
郑一凡看出了高明的不痛快。
向他推荐道:
“我这把年纪的确是动不了啊,不过我们港城中银集团可是有不少银行人才的。”
中银集团是由港城龙国银行及13家姊妹行合并组成,最不缺的就是管理型人才。
想到这,他向助理小声嘀咕了几句。
助理面露犹豫之色:
“总裁这不大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他们谁愿意出去走一走也好,总拘于一地有什么大的成长。”
高明细问下才知道,郑一凡要推荐的正是他的几个得意门徒。
“说不上什么得意门徒,但的确是替国家培养的人才,原本是打算将他们打发到内地银行担任地区行长的,现在拓殖银行需要,我自然不希望他们错过这次机会。”
高明心中本来还有点担心郑行长推荐的人资历不够,但听说都是郑一凡培养的种子选手顿时来了兴趣。
很快,郑一凡的助理便将整理的资料放在了高明的面前。
高明看了几份后,最终在一份档案前停了下来。
“这位中年人叫黄盈信,曾经是华侨商业银行的副行长,再往前看他是龙国银行东广城的经理,现在是我们中银投资部的总经理。”
说到自己的得意门生,郑一凡是侃侃而谈。
高明对这位也最为满意,这位满脸都是正气,最关键是履历最为丰富,是一步步走上管理岗位的银行业精英。
“好,不知道我能不能见一见这位黄总经理,如何合适的话,他也愿意去樱花入职,我会推荐给陈总。”
助理听此一脸的为难,拉了拉郑老行长的衣角。
“总裁,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叫黄盈信过来,就说他的好事来啦。”
“可是,黄总是您心目最佳的接替人选啊。”
“那只是我说笑而已,谁来接任我,是中央决定的事情,快去,叫他过来。”
这时,高明也看出了郑行长内心的不舍,或许这次是真的挖到人家心窝上去了。
没过多久,黄盈信便被助理领了来。
似乎是助理和这位黄总经理说了什么,导致他对高明的问话总是一副防备的态度。
郑一凡见此叹了口气,将黄盈信拉到了一旁。
不知道师傅俩说了什么,等到黄盈信回来后,高明明显感觉到两人的眼角都有点发红。
“高总,我愿意参加您和陈老板的人事考核!”
“这么说来,你愿意去樱花发展,即使当不了总裁,你也愿意?”
黄盈信坚定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