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云落流霞映山天 > 第一百零三章 薛县令和陈监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三章 薛县令和陈监令

薛元诏和陈郋结束了上门劝说的工作后,时间来到了中午。坐马车回城的路上,陈郋主动向薛元诏提议:“薛县令,等会进了城里,找个地方一起吃个午饭吧。”

至此刻,陈郋已经认定薛元诏这人不错,可以交个朋友了。薛元诏身为一县县令,为了有人种植马监所需的草料,走家串户、亲自上门,让他很是感激、颇为感触。

“好啊。”薛元诏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两人坐的马车是马监的。陈郋吩咐车厢外的车夫:“进了城,直接去芙蜃楼。”

“是。”车夫回答。

……

三刻后。

芙蜃楼。花三阁。

等待酒菜上桌的间隙,陈郋先跟薛元诏闲聊一阵。

“不瞒县令,”陈郋道出了心中的感激和感触:“今日县令为了我马监的事情,亲自走家串户,我见了,很感激、很感触。”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薛元诏却不以为意:“我亲自上门了,百姓就更愿意相信嘛!”

“县令你刚来,就为了马监的事情劳心劳力,我真的,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陈郋说完起身,向小他十几岁的薛元诏拱手作揖。

“监令客气了。真的客气了。”薛元诏忙起身还揖。

至此刻,薛元诏也感受到了,其实陈郋是一个性情之人。之前他有不满,明言不把县令署待见,如今心怀感激,也是坦诚吐露。

阁间的门叩响了,店伙计端着酒菜进来了。

二人坐下,让店伙计把酒菜放上桌。

二人动筷,边吃边叙。

“我听说县令来邤县之前是在长兴府尹署?”陈郋向薛元诏套起了个人的情况,一般这会拉进谈话两人的关系。

“是。”

“我还听说县令曾经在长兴府尹署,两年时间就办了二十几件案子,真是了得啊。”

薛元诏大笑:“你是听窦荆说的吧?”

陈郋也笑:“难怪这么年轻就做到县令的位置了。”

“算是运气比较好吧。”薛元诏只能想到这个理由。他自然不能说,他是因为跟了太子才在二十四岁的年纪就成了一县的县令。

为了不让陈郋更多问出自己不想说的,薛元诏赶紧将话题转到对方身上:“监令在马监多少年了?”

陈郋掐指算来:“今年刚好是第十六个年头。我刚好就是县令这个年纪到的马监。”

“哦。你应该不是本地人吧?”薛元诏问。

陈郋:“不是。我是郯州人。”

“郯州??”薛元诏止不住兴奋:“你是郯州人?”

陈郋:“是啊。怎么了?难道你也是郯州人?”

薛元诏:“我不是。我在长兴府出生。我只是在郯州生活过一段时间。”

陈郋:“哦?什么时候?”

薛元诏:“十三年前去的郯州,在那里生活了五年。”

轮到陈郋兴奋了:“可是真的?原来县令还去过我的家乡!”

“是。”薛元诏的情绪却突然沉了下来:“那段少年时光,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他说完,拿起桌上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陈郋看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说起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却是如此怅惘黯然。

“县令当初是为何去的郯州呢?”

薛元诏的目光落在身前的空酒杯上,平淡地说一句:“当初是跟着家里人过去的。”

“哦,原来是这样。”

“监令是怎么到的马监呢?”薛元诏又抬起了视线,把话题重新转回到陈郋身上。

陈郋开始回忆:“十七年前,我二十三岁,到长兴府参加礼部试,有幸得中。铨选后我被分到了太仆寺。我在太仆寺待了一年,就被打发到邤县的马监了。”

“打发??”

“是啊。”陈郋自嘲道:“现在想来,当初就是年轻气盛,不懂为人处世,不能为人所容,所以被打发到了邤县马监。到了此地,一待就是十六年。”

薛元诏听明白了。一想,这正符合陈郋的性子。陈郋是性情之人,不免有得罪人的时候。

但其实陈郋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仍是直截了当。毕竟心里有怨气的时候,敢把任何人挡在马监的门外。

“那你在邤县一待就是十六年,有没有想过离开呢?”薛元诏问他。

“说没想过,那一定是假话。”陈郋端起身前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只是我这样的人,又不懂得去求人,只会等。这个调动,等得有就有,等得没有也就没有。”

“等了十六年,还没等到呢?”

“只是话又说回来,我自从来到这个马监,做事也算勤恳,竟然一路升到了监令。现在我看管着咱们定国最大的马监,看管得也还过得去。我想,现在更不会有人要把我调走了吧。我应该是要在这个马监一直待到头了吧。”

薛元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知该劝慰还是勉励。四十岁的六品监令,年纪大也不大,但是在一个地方已经待了十六年,今后景遇,谁也猜不到。

“我其实对马比较感兴趣的,也有一些了解。”薛元诏只好又转个话题。

“哦?是吗?”

“我知道我们定国产的马不如北边启国产的马,以及西边兆国产的马。我们定国两败于北边的启国,就是因为战马的差距。六年前,我们开始从兆国购入马匹,就是为了弥补跟启国战马的差距。”

“是的。从兆国引入的马匹,除了分到各地驻军的,剩下的就分到各地的马监养育。邤县的马监分到了最多,足足有一千匹兆国马。”

“所以邤县马监的担子不轻。”

“是啊,正是因为我的马监有最多的兆马,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才为了草料的事情劳心劳神。这些兆马是我定国的宝贝,可一点都不敢饿着了他们。”

薛元诏终于说出了他带到邤县来的目的:“我想到马监看看马,尤其是买进来的兆马,不知可否?”

陈郋没有丝毫犹豫:“只要县令愿意,随时都可以到马监来。县令过来,我就到马监门前迎接县令的车驾。”

“监令没开玩笑吧?”薛元诏问。

“县令若是不嫌,认我这个朋友,今后马场的大门随时为县令敞开!”

薛元诏苦笑:“这,怎么听起来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