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目光还局限一城一地,顶多是中原朝廷时,阿史那贺鲁看到了真正的天下。
七郎亦涌起了一股豪情。
天下!
大唐本就是当世最强的帝国,本就应主掌天下、万国来朝!
通过海陆两线的丝绸之路,让大唐的国力更强盛,让百姓生活更好,这就是大功德!
七郎笑着,看到了最后一句话……
“你派人来通商即可,千万别自己来,我不想见到你。”
七郎:“……啧啧,贺鲁兄真是口不对心。”
嘴上说不想,心里肯定想。
否则怎么会万里迢迢让人给他送信?
七郎看完信,重新收回铜罐里,手一翻,罐子已经消失不见。
董月明带着孩子们在不远处读书,一直留心这边的动静。
见状让孩子们自己背书,笑着走了过来,“信看完了?”
七郎拿起一颗熟透的枇杷喂到董月明的唇边,“看完了……我挺羡慕贺鲁,他看到了我没看到的风景。”
“我给讲个故事,叫《一千零一夜》……”
我们的文明是璀璨的明珠,别人的文明亦有可取之处。
如果不是职责在身,他真想亲自去拜占庭帝国走一走,看看古罗马最后的余晖。
落日暖暖的光线中,七郎悠然地讲着故事,董月明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
赵禧和赵正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边吃水果边听故事。
……如果爹爹永远不出门打仗,天天在家给他们讲故事就好了~~
七郎讲完故事,发现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地把孩子们抱到床上,盖上薄薄的丝被。
走到外间,七郎轻声说:“来岭南后,我一直忙忙碌碌,都是你照顾孩子们,辛苦你了。”
董月明轻笑:“历来都是我照顾他们,也不是一日两日,说不上辛苦。”
七郎:“……我只是突然发现,孩子们都长大了。阿智都能想到出海远航,我们的孩子以后做什么呢?”
“无论习文习武,都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赵子逊的孩子,当然要兼济天下。
“要给喜儿选一个好夫婿。正儿好武,四哥家的阿信也好武,他们可以做大将军!平虏还小,在弘文馆读书,最重要的是结交人脉……”
夫妻俩畅想着,似乎已经看到儿孙满堂的那一日。
等年老的时候回想,这点点滴滴,都是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
董月明觉得,收到贺鲁书信的七郎,情绪和往日不一样。
似乎格外的亢奋,又温情满满。
她不用问信里写了什么。
她很了解七郎。
阿史那贺鲁,像七郎桀骜不驯的一面,活出了另一种可能……海外称王,雄踞一方。
从小被罗先生和禅师教导,忠君爱国、重情重义的赵子逊不能这样做。
所以,七郎会羡慕,会感慨。
或许,这就是七郎与贺鲁惺惺相惜的原因。
“这是大唐独有的,比胡椒还珍贵。”赵智介绍着,带着一种微妙的笑容:“吃辣是会上瘾的。”
他的话成功提起了胡商的好奇心。
胡椒在很多国家都价比黄金,是硬通货。
可这位年轻的赵主事说辣椒比胡椒还珍贵!
中午吃了一顿直击灵魂的青椒小炒肉后,他们麻利地下单……换!换!换!
接下来,就是七郎特意筹集的各种货品。
精美的琉璃首饰、琉璃杯碟,以假乱真的琉璃葡萄……比青金石、红蓝宝石还要晶莹璀璨!
还有来自长沙窑的瓷器。
胡商们脚都走不动路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发了!”。
“安拉!这是安拉的恩赐!”
“伟大的大唐!是安拉庇佑我们来到这里!”
要换哪一样好呢?
糖霜、辣椒、琉璃、陶瓷……想要!都好想要啊!
大规模的交易仍在进行,为了防止有胡商受不住刺激晕倒,赵智贴心地让人熬了凉茶。
他跟幺叔承诺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肯定要做得最好。
市舶司的人看赵智行事井井有条,都竖起大拇指:“原以为小赵郎君只会说大食语,没想到做买卖也如此在行。”
赵智谦虚地说:“过奖!过奖!也就学到我幺叔的一点皮毛而已~~”
冯家兄弟从一开始的懊恼,到后来已经麻木了……
赵都督这一回真的把他们绕过,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赵大都督不是不贪财,是不贪小财啊!”
冯家兄弟痛定思痛,终于看清了赵都督的真面目。
到了七郎设宴款待胡商的那日,冯家兄弟都闷闷地不说话,只管埋头大吃。
叫图瓦的突厥人也换了一船的货,听说赵都督的侄子也对远航感兴趣……
他郑重地说:“小郎君前程远大,不该去冒这个险。”
他说起海上的种种危险。
能被贺鲁派出来的,自然口齿伶俐。
他说的是汉语,一下子吸引了大唐众人的兴趣。
海贸啊,人人都知道是重利,可具体是怎么样的?
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每一次风浪来袭都是鬼门关。
他的话说完,连最兴致勃勃的赵智都沉默了。
一瞬后,七郎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阿智,你将来若要出海,不仅得练成强壮的体魄,更要预防坏血病。”
胡商听通译说了“坏血病”,连忙向七郎请教。这一场宴席,最后变成航海经验分享会。
赵大都督没试过远航,但懂得比旁人都多。
胡商们看七郎的目光,有如看自己信仰的神。
此时此刻他们相信了,赵都督就是大唐第一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