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摄政王李承顺,是大唐宗室!”
“李承顺隐藏身份,窃取新罗政权,实在无耻!请大唐天子抓拿李承顺回国问罪!”
“若大唐天子不处置,难道这是朝廷的意思?”
先是指责李承顺,再暗戳戳内涵朝廷不择手段窃取藩国政权……
世人皆有八卦之心,先不论此事真假,涉及宗室、王夫秘闻,就足以引起热议!
新罗人这一波操作,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涟漪向四方扩散!
驿丞回过神,立刻命人看守这几个新罗人,迅速把事情往上报。
额滴个乖乖~~藩属小国竟敢问责天朝上国?
吃了熊心豹子胆?
皇帝和朝中百官知道后,反应不一。
有凝重的,有悲伤的,更多的是嘲笑和不以为然……多大点事!
鸿胪寺先把新罗人接进城,看守起来,京兆府同时引导舆论。
“新罗多大的地方?大唐朝廷的阴谋?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就是!新罗再强,比得过高句丽和百济?朝廷真要占领新罗,派一支大军就可以了,用得着贴上一个皇子?”
“话说,这李承顺真是宗室皇子?”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冒充的。”
“如果真的是……嘿嘿,这不是一桩佳话吗?大唐皇子与新罗女王的旷世奇缘!不惜隐姓埋名做女王背后的男人。”
“我要去写话本了,都别和我抢啊!”
朝廷对李承顺的身份很谨慎,没急着否认,以防对方有确凿证据、将来打脸。
但不管真假,桃色艳闻嘛,怎么编排,男人都不吃亏~~
其他番邦使臣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新罗太看得起自己,大唐要灭新罗,犯得着拐弯抹角吗?
也不看看三韩半岛如今的局势!
别说三韩,连隔着大洋的倭国,都被唐军按在地上摩擦,老老实实挖矿。
倭国使节羡慕:“若李承顺真是大唐皇子,是新罗占便宜了,他们闹什么?我们女天皇,都想招个大唐宗室做王夫呢!”
“那样就是一家人,不用再挖矿了!”
想到没日没夜挖矿的族人,倭国使节悲从中来……哪位大唐皇子行行好吧!
他家女天皇虽然是做祖母的年纪,也有几分姿色的!
一波舆论引导,把“阴谋论”引导为“旷世绝恋”。
鸿胪寺松了口气,放了新罗使节自由。
新罗人走出暂住的宣阳坊官宅,去到留学生众多的国子监前,想故技重施哭诉……让大唐朝廷给他们一个“解释”!
正好遇到散学,穿着统一服饰的国子监学生走出来,见到新罗人,一起围了上来。
没等新罗人开腔,这些人七嘴八舌:“前女王长得美吗?”
“从前王妹金胜曼在长安读书,我见过她……细眉细眼大圆脸,跟圆盘似的。”
“那倒是有几分姿色!难怪被宗室皇子看上!”
也有人问:“你家女王不会是被骗子骗了吧?新罗人就是好骗~~”
新罗人傻眼了……这是怎么走向?
金胜曼给他们的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难道大唐阴谋窃国,也不感到羞愧吗?
他们迷迷糊糊地走在街上,又被其他番邦使节拦住,讨教跟大唐和亲的经验……
“怎么才能勾引一个皇子回国?”
你问我?问死去的前女王啊!
新罗使臣自己都糊涂了……难道这真是值得骄傲的事?
啊,呸!是大唐不要脸,他们要讨个说法!
他们又继续向鸿胪寺上书,请大唐天子捉拿李承顺回长安。
鸿胪寺卿淡淡地回了一句:“抓捕?是要大唐派兵入新罗吗?”
新罗使臣张口结舌,觉得自己犯傻了,这不是请狼入室吗?
这件风波,在中书令长孙无忌的授意下,朝臣不约而同地装聋作哑,不想确认李承顺的身份。
玄武门之变,是什么荣耀的事吗?何必再提起!
这件事,由皇帝决定就好,臣子们不插手。
而皇帝,他的格局又不一样。
思考了几天后,他对近来最受宠的武氏说:“李承顺的身份,舅舅说是假的,朕觉得可以是真的。”
“李承顺是新罗摄政王,朝廷可以支持他为新罗王。他是宗室亲王,新罗就是大唐国土,三韩半岛就成了‘三韩道’!”
统一三韩,就在今朝!
所以说不愧是堂兄弟,这思路跟李承顺不谋而合!
皇帝不介意什么“禁忌”,他在意的,是开疆拓土!
“等赵全大捷回朝,辽东局势稳定,天凉好个秋,把新罗收了吧!”
皇帝语气轻松,对三韩半岛志在必得!
武氏看着几个月大的儿子李弘,微笑:“恭喜陛下。”
武氏去年五月进宫,年底生了一个儿子。
宫妃们算了算日子,怀疑武氏在感业寺就有孕了,心中虽然不齿,但谁也不敢去问皇帝。
“李弘”这个名字,将皇帝的偏心表露无疑。
庶长子“李忠”,萧淑妃的儿子“李廉”,罗贤妃的儿子“李安”。
忠、廉、安,是对藩王的愿望。
但“李弘”这个名字可不简单。
《老君变化无极经》云“老君变化易身形,出在胡中作真经……木子为姓讳弓口,居在蜀郡成都宫。”
宣称老君会重生,名叫“李弘”。
北魏时寇谦之的《老君音诵诫经》也提到“……老君当治,李弘应出”。
本朝皇室自称老子之后,李弘这个名字的意义就太大了。
罗贤妃咬牙切齿:“偏心!太偏心了!”
萧淑妃更是摔了一屋子的东西。
连生了嫡子,稳坐中宫的王皇后都坐不住,极力反对皇帝封武氏为昭仪。
她本来是赞同武氏入宫的,可以跟萧淑妃争宠。
可现在,她感受到了武氏的威胁!
武氏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但她会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