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361章 七郎随军出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郎虽然是现太子李治的下属,但他并不着急李治继位。

皇帝活得更久一些,对这个帝国来说……是好事吧?

七郎跟随李积的大军抵达幽州时已是冬日。

他常常往来益州和长安,觉得蜀道虽难,也是很轻松可以逾越。而高昌虽远,也是轻易降服。

只有高句丽,竟然真的那么远。

冬日的雪,也是格外的寒冷,滴水就能成冰,甚至小便都会冻住。

这种天气若是打仗,会冻成冰雕吧?

他听说侯君集那一路,顺利从水路自莱州渡海,准备与新罗国两路夹击,直取平壤。

想到当初在高昌和老侯合作愉快,七郎有些遗憾自己不是在另一路。

当然,他绝不是为了拿下平壤城捡漏什么的,而是听说大师兄圆真竟然去了高句丽弘法。

他只是想尽快抵达平壤,和大师兄汇合,打听圆通师兄的消息。

七郎想,师父带着师兄们去三韩半岛弘法两三年了,圆真还去了高句丽,好歹做了什么吧?说不定又可以来个里应外合之类……

大军抵达幽州时,一些没被征召的百姓自愿投军,其中有一个来投军的人,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人,名叫薛礼。

薛礼,薛仁贵。

这一场战役,注定是有才之士崭露头角的机遇!

七郎得知百姓主动投军的事,也不由得感叹,大唐确实比隋朝要得民心!

但换个角度看,也是百姓对高句丽的仇怨深重,遇到机会就想报仇!

运送火药的是征调服徭役的民夫,他们见到年轻的七郎,虽然惊讶这位“赵主薄”年轻,可依然听从七郎的命令……

赵主簿说了,这些火药要仔细运送,受潮了不能用、遇火了会爆炸,不小心都不行啊!

在途中过了一个年,次年二月,大军抵达了营州治所柳城。

从二月一直到夏天,七郎他们一直在这里休整。

趁着这个时间,七郎熟悉了营州附近的环境。

他隐隐有一种预感,也许有一天,他会来这个地方当官。

夏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大军从通定渡过辽河,挺进到玄菟。

从长安到这里,从秋到冬,又从春到夏,过了快一年。

十五岁的七郎,以前从来没有想到,长安到辽东会那么远。

他的脸上渐渐褪去稚气,身材也拔高了一截像一个大人了。

他的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眉宇间却是英姿勃发,双目炯炯有神,扶着降魔金刚杵而立时令人不由得多看两眼,已是个英武出众的郎君。

嗯,也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师。

看着最后一船火药安全渡河,七郎松了一口气。

两国的正面战争还没有打响,但是已经不远了。

毕竟,他们已经来了。

七郎站在这片土地上,心情慨然。

前方传来捷报,李积和辽东道副大总管李道宗合兵攻打高句丽治下的盖牟城,以压倒性的势力破城,俘虏两万余人、获得粮食十万多石!

军中士气大振。

然而高奏凯歌的同时,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一天夜里,军中传来击鼓声,负责粮草军需运输的岑文本劳累过度,心力耗竭而死。

负责后勤军需的岑文本兢兢业业、亲自料理调度,算筹笔墨不离手,最终累死了。

岑文本,也是从隋朝回到现在的老臣了。

假如久未出征的皇帝上了战场,又会怎样呢?

这个猜测,实在是令人后怕不已。

随后,七郎随李积的大军南下到辽东城,这是一场真正的大战。

是高句丽在鸭绿江以西有两座大城——辽东城和安市城。

当初炀帝四十万大军就是在辽东城折戟,饮恨而归。

远眺着辽东城,七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伤痛,似乎听到乡音的呐喊……那是父老乡亲们,隔着时空,在天上看着他,在呐喊。

此仇,必报。

唐军决意一举拿下辽东城,一雪前耻,而高句丽也派了四万兵马来援救。

李积权衡利弊,召七郎上前:“你可敢去拦截敌军?埋伏火器的事,由你带领伏兵负责。”

一个烫手的任务,就这样落在了七郎的头上。

七郎昂首挺胸:“不碰上强劲的对手,如何能显示我军壮士的勇武!将军请静候佳音!”

“好!”李积赞赏地说:“不愧是我大唐好儿郎!”

让年少有为的赵全出征高句丽,果然是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