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中最紧缺的是粮食,眼看春耕将至,我准备都换成皮粮。

猪肉在镇上县城卖一斤30文,原本我只想便宜两三文钱,但家家户户紧着粮食,怕是不乐意为这点蝇头小利换荤腥,所以我准备卖25文一斤。

皮粮5文一斤,也就是说,一斤猪肉可换5斤皮粮。”

大周氏掰着指头数,“一斤皮粮可换二两猪肉,两斤换四两猪肉,三斤换六两猪肉……”

郭盛安点头,“咱猪肉可以按两换,但得凑够二倍数的两。”

什么是二倍数……

没人多问,都知晓郭盛安心中有数,更何况摊位已经有人来询问了。

是住隔壁的。

他们家半夜就听到磨刀的声音,尽管摆摊前将院子里的血冲洗干净,但空气中仍有浓烈的血腥味儿。这不,鸡刚刚打鸣,他们就忍不住出来探。

“哟,郭老四,你家大郎这是又猎到好东西了?”

郭昌珉笑得褶子快堆叠起来。

“是啊,这是大郎拿命猎到的,都是乡里乡亲,给算便宜些,一斤野猪肉换25文,不过我们不要钱,得用皮粮来换。你也知道快春耕了,家中缺粮食。”

郭盛安:“婶子,我们这猪肉可以一斤皮粮换二两。”

原本老婶子不满粮食换野猪。

野猪肉多膻啊,若不是平日难见一顿荤腥,她早就扭头回自家院子了。

可以听一斤皮粮就能换二两野猪肉,二话没说,提脚往院子走,还不忘扭头喊着:“等着啊大郎,婶子这就回屋拿粮食!”

“婶子替我到处宣叨宣叨,谁来都可以换,最低一斤皮粮换!”

一斤皮粮就能换!只要不是那懒汉成堆的家中,谁还出不起一斤皮粮啊?

胸口舒畅了。

村中老婶子们宣传力度强,包括家中小媳妇儿们,那都是一传十十传百,娘家亲戚亲朋好友一一不放过。

一听一斤皮粮能换二两肉,个个都兴奋不已。

一斤皮粮有多少?每个人牙缝里抠点出来,足够沾染一顿荤腥了!

换换换,必须换啊!

于是,这一百斤猪肉很快换完五百斤皮粮。

有人想掺和砂石进去充数,被郭盛安当场查验出来。

郭盛安当时就板了脸色,“大家都是一个村,一个姓的,我与乡里乡亲行方便,是看都在地里刨食,不容易还相识的份儿上。旁人没滥竽充数,怎么就数你最精,这份精明算计打在我头上?是瞧我好说话,好糊弄吗?”

大周氏也黑着脸来轰人,“走走走,咱不做你的生意!大郎啊,这人你不认识,她不是咱们村的,咱们村朴实,哪会做这档子事。”

这倒是。

上次临时摆的摊子,就没出过这种事,毕竟那会儿快年关,家家户户正好要补年货,郭盛安的鱼来得正是时候。

现在的野猪肉等同于打牙签,家家户户要的不多,这也导致摊位有邻村的来照顾生意。

邻村的以为郭盛安人老实,吃了亏也不会声张,哪晓得人家当场阴阳怪气,自己反而闹得没脸。

那人狼狈离开,郭盛安继续做生意。

快晌午,人才散去。

郭盛安还想去处理野鸡和两只野兔,被郭昌珉制止了,“你忙活了这么久,先去歇息会儿吧。爹刚抽空瞅了眼,那三只活物还精神得很,能撑到明日,待明日再处理不迟。”

“好。”

忙活了六个时辰,郭家人都很疲倦,潦草吃完午食,便回到各自屋里,倒头就沉沉睡了过去。

睡前,三丫还趴在郭盛安说了会儿话,“爹,带弟弟妹妹不好玩,还是跟着你好玩。以后有这么好玩的事,你带带我呗。”

郭盛安:“……”

他家曼儿性子跳脱得有些过了。

睡到天黑些,郭盛安才转醒。

月娘见状,将玉凤放回床上,汲拉着鞋,道:“锅里温着肉粥,我给你端些?”

郭盛安点头,“好。”

野猪肉做的肉粥,处理不好会很腥。

待月娘端着肉粥回来,味道果然如想象中那般腥。

不过,好歹放了姜末下锅盖盖腥味儿。

郭盛安吃了两口,询问:“娘做的?”

月娘忍不住笑:“娘说你小时候就好这口。”

“……”那是小时候没得吃。

算了。

郭盛安继续安静喝粥,月娘在一侧柔声道:“爹吃过晚食,搭着三叔的牛车去了镇上,问三房那边要钱了,今晚也在三房那里歇下了。”

郭盛安一顿,含糊道:“嗯,知道了。”

“安哥,那你还要去镇上问三房还钱吗?”

“看爹带回来多少。”

钱要回的少了,那便证明爹是在做样子,他“冒险”杀野猪在爹娘眼中也无足轻重。

希望爹不要让他失望。

“还有一事。”

郭盛安看向她,“何事?”

“我处理野猪头时,发现里面的猪头骨碎裂得厉害,这是怎么回事?”

“……”他要不要说徒手打野猪一事呢?

说出来若是月娘不信,当他是吹牛逼……

算了。

男人哪有不吹牛的?信与否,不影响他装逼。

郭盛安笑道:“我拳头打野猪鼻子,一拳打倒了野猪。”

“……呵。”她倒是信了。

毕竟见到郭盛安轻松扛着四百多斤野猪回来的场景,她信郭盛安力气大。

之所以这副语气回他,纯粹是因对方玩笑的语气气到了。

怎么打野猪这件事从他口中说出来,很好玩似的?

三丫的性子,准随他。

月娘不再理会他了。

另一边,镇上。

郭盛祺最近有些颓靡,总觉得诸事不顺。

冯玉的豆腐摊子,方子还在,因许久没做,手法有些生疏了些,刚开业就有几户人家买回去导致腹泻,再有赶租客一事,他那点童生的头衔不够看,名声就差了些。

生意可不好做,十二月到现在,三个半月的时间,才攒了一两多银子!

他用算盘拨弄了许久,才算出来是怎么回事。

家中开销大,郭淑君看上什么要什么,冯玉都给买,没个盘算,再有家中隔三差五割些肉回来,要么去集市撞撞运气,买些野味。

这些开销可不小,纵然生意有盈利,去除这些大开销,攒到的没多少。

半个月前发现这件事的郭盛祺,为唯一的铺子着想,开始抄书,连抄三日,抄到手软时,书肆老板就不要他抄的书籍了。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