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时,顾维钧和黄蕙兰也惊讶的看向刘铭华,想从表情判断刘铭华刚才的话是不是开玩笑。

“当然可以,为什么不行。在我们南洋可从没对商人为官有限制啊,只要你有能力,只要有意向为南洋效力,通过考核,都可以当官的。你看看丹尼尔是一个英国人都能成为我们的政府高层,一个外国人都能接收,为什么不能接受商人,没有道理吗,是吧。”

刘铭华理所当然的说道。

听完刘铭华的话后,黄宗孝确定刘铭华不是不是开玩后,赶紧感谢道。

“谢谢,陛下对我的信任,宗孝一定将琉球打造成旅游名城。如果我没做好,不用陛下说,我黄宗孝自己也无颜见陛下。”

一边的黄蕙兰和顾维钧也替黄宗孝高兴,这代表未来黄家从商界迈向政界的开始,这是阶层的跨越,是再多金钱换不来的。

在替黄宗孝高兴的同时,也赞叹为南洋的开放包容以及南洋的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这些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黄先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只要在职期间不要做些假公济私、贪污受贿、懒政惰政的一些违法的事,就不是问题,当然我也相信以黄家的家业也看不上这些不上道的手段。

我知道琉球的建设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先做个开发规划,到时交给我看看,我们根据需求一起找李明轩要资源和支持。”

“还有,我要说一点,你也知道南洋很缺乏人才,政府也没有多余的钱投入;所以这开发琉球的团队需要你自己组建,对于资金也需要你自己来筹集。

给个建议你可以自己号召华人富商集资筹备,然后,未来像赌厂、地产等一些产业都可以允诺给他们。我想以琉球为试点,看看这种政府主导,引进民间投资占股的方式开发岛屿,看看这种模式可不可行。”

刘铭华想了想和黄宗孝透了个底。

“啊,那陛下,未来琉球的管理权和收益打算怎么划分?是交给南洋政府还是继续由我负责”

黄宗孝吃惊过后,问出了核心问题。

“嗯,琉球的最终管理权肯定属于南洋政府,不过直接管理还是以你组建的琉球开发团队负责。

至于未来的收益,我的想法是,南洋政府以土地的形式占5成固定分成,剩下5成就有各个家族的投资来划分。

甚至以后南洋证券交易所建成后,琉球各城市的建设可以以上市公司的形式募集民间资金。黄先生你看可以吗?”

刘铭华想了下说,想让这个想法在刘铭华脑海里已经很长时间了。

“陛下,你这打算以公司的形式开发琉球,相对政府部门来说,公司加过效率更高更直接,想来很快就能看出效果。

这样减轻政府压力的同时,发展琉球,而且还没给国家盈利,陛下,这个想法十分新颖,好像全世界还没有过这样的案例吧?是你想出来的吧,真是高明,一举多得啊。”

顾维钧也听出了刘铭华的打算,赞叹道。

“哈哈,少川先生,你过奖了,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不怕你们笑话,我也是被逼的,政府真是抽不出多余的资源来发展琉球。我只能出此下策。”

刘铭华无奈的道,

“不敢,不敢,陛下说笑了,其实陛下这是给我们商人的机会,我相信只要这个计划公布出来,很快就能募集大量的民间资金,像新加坡李家,泗水陈家包括我们黄家都不会拒绝的。

对我们来说只要琉球开发成功,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就代表有了一个现金奶牛,家族在未来就立于不败之地。想来只要有眼光,都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黄宗孝感慨的说道。

“哈哈,那就好,以后这琉球我可就交给你了,黄先生,只要能把琉球这个模版做好,未来南洋会有更多项目交给你们,如果失败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回归到传统模式。”

刘铭华最后给黄宗孝画了个大饼。

黄宗孝听完后的第一感想不是喜悦,而是莫名的压力。

这压力不只是刘铭华的信任,还有未来南洋商人的钱景,如果自己失败了,可就断了商人参与政府项目的门路,要是被他们知道了,黄家在南洋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老爸,这想法很大胆啊,把整个琉球做成一个大蛋糕,让整个南洋商人都参与进来一起开发,并享有最终收益和管理,相当于把琉球的所有都承包了出去,然后以公司模式运营琉球。

这是后世都没有的商业模式,想来这是因为老爸有经商的经历才想出这个模式吧。怎么感觉这个世界越来越偏离历史了?难道这是平行时空?不是历史?】

刘言脑海疑惑起来。

“陛下,对于琉球投资人的身份有没有要求,是不是必须是南洋商人,还是国外资本也能接受?”

黄宗孝最后问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我还真没想好,如果让南洋商人投资,那么不利于琉球的国际化发展,有悖于琉球的定位。如果引进境外资本,南洋的本土势力很难竞争过来,最后可能出现南洋本土资本全部退出琉球的局面。”

刘铭华有些拿不准说道。

“陛下,其实你多虑了,以我多年游历欧美经验看来,华商的竞争力一点不比白人差,甚至更强,境外资本对南洋商人的优势只是在资金上。

但是我们南洋华商可是也有地主优势,两边看起来其实是半斤八两。再说商海上失败只能怪自己的能力不行,怪不得他人。越保护,越站不起来。”

黄蕙兰早年在欧美居住过一段时间,对那边的了解比刘铭华等人多一些。

“确实,华商很厉害,放到平等条件下,欧洲商人除了犹太人其他民族很难竞争过华商。”

伊丽莎白也说道。

“那好吧,这样黄先生,我们还是要求有南洋身份的条件,境外资金可以通过在南洋注册公司的形式,参加琉球的开发。”

刘铭华想了下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自己又不是没接触过欧洲人,在殖民时期他们都斗不过南洋的华商,何况现在。

“陛下,高明啊,这个方法好,这样不但给境外资本套了一层枷锁,让他们有所顾虑,也为南洋吸引来投资,两全其美。”

顾维钧对刘铭华夸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