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骥行三国 > 第154章 雪中送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仪见诸葛亮询问起樊建,生怕露了馅,干脆抢先汇报道:“张表求见丞相,他说……他说他知道撤兵的原因”。

诸葛亮佝着身子满是疲惫,但眼神却是一凛,他尚未发问,杨仪就赶紧撇清道:“丞相,我可从没跟人讲过这事儿,谁我都没说”。

诸葛亮朝杨仪摆摆手慢慢坐下示意无需多言,在这种事上他还是对杨仪有基本信任的:“威公,叫伯达进来”。

通传后,张表掀帘入帐,一见到诸葛亮的面色就大吃一惊,但他随即就稳住心神,也不客套问嘘,直接说道:“下官临行前镇东将军有话,说是如果丞相军中缺粮,就让我来求见丞相”。

诸葛亮闻言戒心大起,汉中连年大熟,自己还从孙权身上狠狠剜了一大口肉,这赵骥是怎么猜到粮食会运不上来的,难道他和李严……

诸葛亮不动声色,从表情上根本看不出他内心情绪的变化,他平静地问道:“这么说赵不舍有破解之法?”

“是”,张表谦恭回答,“镇东将军让我随军携带了足支陇西大军两个月的粮食”。

杨仪一听就火了:“张伯达!你有粮怎么不早说,亏我还按时给你带来的人马分配口粮”。

张表故作愕然的样子逗他说:“杨长史你也没问我呀,难道你给我粮我还不要吗”。

杨仪还想再加驳斥,却听得诸葛亮咳了几声,杨仪和张表二人都立刻闭嘴不敢再说,一齐垂首安安静静地听他讲到:“我本也有意从关中运粮,但我问过蒋公琰,关中粮赋仅够支撑本地兵马所用,赵不舍的主力现今正在河东与司马懿交战,那你手里的这批粮食是怎么多出来的?”

张表老实回答:“是镇东将军用自家私产从关中的大族那里买来的余粮”。

“哦,原来如此”,诸葛亮早知道赵骥以私人名义强占河东盐池、铁矿的事情,蒋琬还曾私下秘密征询过要不要想办法收归官有,但都被诸葛亮压下来搁置了。

对诸葛亮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收复陇西和凉州,关中的事大可以等一等再来处理,占据大义名分的他从不担心自己无法压制赵骥,只是需要等到把整个雍凉入手打通以后罢了。

“既然是用私产买来的,那朝廷该怎么补偿才好呢?”既然预先起了疑,那诸葛亮自然认为赵骥非要等到最后关头才把粮食拿出来,那肯定不会是白给的,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管赵骥有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下来再说。

诸葛亮抬头盯住张表,等着对方开出价码,哪知道张表竟说:“镇东将军特意交待过,他说他是小户人家出身,难免会有些小家子气,舍不得丢了河东这块富庶的地方,所以只求丞相看在他献粮有功的份上,能不加以惩戒就心满意足了”。

不止诸葛亮,连同在场的杨仪和樊建也都是一怔愣住,难道赵骥并没有和李严暗中勾结唱红白脸?

诸葛亮沉默片刻又问:“李严运不上来粮是因为道路被暴雨冲毁,这是意外,不知赵不舍是如何猜到这一着的,难道他有未卜先知之能不成?”

张表按着赵骥教的答道:“镇东将军自然猜不到丞相这里会缺粮,不过是寄希望于万一罢了,所以才会千叮万嘱叫我等到缺粮了再来求见丞相”。

诸葛亮自然不会信他这番鬼话,但他知道再问也是白搭,于是点点头说:“威公,你去伯达营中交割好粮草,伯达,你告诉赵不舍,他的功劳本相记下了,战事结束后我自会替他禀明朝廷”。

张表行礼称谢后就与杨仪出帐,只剩诸葛亮独自坐在案后默默沉思:张表携粮来陇西这事儿肯定不是凑巧,赵骥与李严之间定然是有什么勾连的,可狐忠怎么会没通知我呢,难道李严已经对他有了防备?不管怎样,眼下这道难关总算是跨过去了,赵骥总算还是以国事为重的,看来……他与李严还是不一样的。

汉中,李严急得在府衙里走来走去的坐不下来,衙里的下属和仆役们都躲得远远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声,今天光一上午就已经有三个人被李严找茬挑刺拖下去打了板子。

骠骑将军府一时静得可怕,督军成藩壮着胆子开口道:“将军,大雨毁路是天灾,又不是我们故意不运粮上去,丞相……不,朝廷凭什么怪罪?”

李严铁青着脸还是不发话,他是个对自己在工作上要求极高的人,为了让自己来汉中督运粮草,诸葛亮这次是开出了很高的价码的,他李严心里是不服诸葛亮大权独揽,但不管究竟是什么原因,要是自己运个粮都运成这样的话,那哪里还有脸去跟诸葛亮争权呢。

汉武帝时,李广随卫青出征匈奴,因为迷路而失期不至,要说的话同样是个意外,可按照军法李广一样要被治罪,李严可不想自己跟李广一样遭个无妄之灾。

参军狐忠猜到了李严的心意,于是试探道:“骠骑将军,不如抢在丞相回师前给朝廷上表,就说汉中粮草充足,不知丞相何故撤军”。

“胡闹”,李严一跺脚发火道,“是我写信劝孔明撤兵的,这如何糊弄得过去”。

狐忠起身郑重说:“骠骑将军和丞相同受托孤之重,江州驻军现在也在公子掌控中,丞相就算知道是怎么回事又能如何,他还敢跟将军翻脸不成”。

李严听了有些心动,但又颇为踌躇,这么做的话也太丢脸、太不符合自己行事的风格了。

狐忠察言观色,猜到李严在犹豫,于是又补充道:“倒不是说我们有意要遮掩错失,而是越在这种时候,就越该在丞相面前展示骠骑将军的强硬,不然他们说不定还真借着天灾拿我们当软柿子追究起罪责来了”。

狐忠这句话总算说到李严的心坎上了,也有了个体面的台阶,是呀,凭什么是诸葛亮来追究我的过错,我和他一样都是先帝的托孤之臣,陈群敢追究司马懿的错吗,周瑜敢追究张昭的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