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哭!你有什么脸哭!”康王愤怒地说道,“你把我当傻子一样耍,我还以为你是真心爱我的!”
周柔儿哭得更厉害了,只能不停地哭泣着。康王看着她的样子,心中更加愤怒。
“你哭也没用!”康王说道,“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你既然选择了背叛我,就要承担后果!”
说着,康王扬起手,狠狠地给了周柔儿一巴掌。周柔儿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个鲜红的手印。她捂着脸,泪水不停地流淌。
康王还想再打,但是被一旁的兴元帝拦住了。
“皇兄,你冷静一下!”兴元帝说道,“这件事情还需要调查清楚。”
康王听了,稍微冷静了一下,但是他的眼神还是很愤怒。
“父皇。”康王恶狠狠的说道,“但是这个贱人,我是绝对不会再放过她的!”
说着,康王看向周柔儿,眼中充满了杀意。
周柔儿看到康王的眼神,吓得浑身发抖。
“王爷,求求你,求求你饶了我吧!”周柔儿说道,“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我进入王府这么多年,都没有为你诞下子嗣,所以才会犯错,求求你原谅我吧!”
康王听了,心中更加愤怒。
“你说什么?”康王说道,“你没有为我诞下子嗣,难道这就是你背叛我的理由吗?”
“不,不是的,王爷,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周柔儿说道,“我真的很爱你,但是我也很想要一个孩子。”“你想要孩子,你可以跟我说啊!”康王说道,“为什么要背叛我?为什么要和别的男人有染?”
“我不敢啊,王爷。”周柔儿说道,“你那么爱我,我怕你会嫌弃我,怕你会不要我。”
“你这是什么逻辑!”康王说道,“你既然爱我,就应该相信我,而不是背叛我!你这样做,不仅伤害了我,也伤害了你自己!”
周柔儿听了,哭得更厉害了。
“王爷,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吧!”周柔儿说道,“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背叛你了,我会好好地伺候你,为你生儿育女。”你还有脸说?你把我的脸都丢尽了!”说着就要继续打周柔儿。
“康王,够了!”兴元帝说道,“你是朕的儿子,注意你的失态!”
兴元帝说道:“你给朕滚回你的王府去,没有朕的允许,不准踏出王府一步!”
康王说道:“不,我不走!我要在这里看着这个女人受到惩罚!”
兴元帝说道:“你不走是吧?好,那朕就把你关起来,让你在牢里好好反省反省!”
说着,兴元帝叫来了侍卫,把康王带走了。康王被带走的时候,还在不停地骂着周柔儿。周柔儿看到这一幕,心中更加难过。她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把康王伤透了。
兴元帝看着康王被带走,心中也有些不忍。他叹了口气,说道:“周柔儿,你可知罪吗?”
周柔儿哭道:“皇上,我知罪,我知罪……请您饶了我吧……”
兴元帝说道:“你知罪就好。混淆皇家血脉,朕不能轻易地饶恕你。来人,把周柔儿拉下去,赐死!”
周柔儿听到这句话,吓得脸色苍白,她不停地求饶,但是兴元帝不为所动。侍卫们走上前来,把周柔儿拖了下去。周柔儿哭叫着,声音越来越远。
“许清,你可知罪吗?”
许清说道:“皇上,学生知罪,学生知罪……请您饶了我吧……”
兴元帝说道:“你知罪就好。来人,把许清的功名剥夺了!”
许清听到这句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完了。他叹了口气,说道:“皇上,我……”
兴元帝说道:“退下吧。”
兴元帝挥了挥手,安公公见状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大臣见兴元帝刚处理了康王的事,众人都不敢在说话。
兴元帝见众人都沉默不语,就起身离开了大殿。
众人见兴元帝离开,忙下跪恭送兴元帝。
众大臣起身,三五成群地往外走。张浅夏与太傅一起走着,不时地交头接耳,议论着朝堂上的事情。
突然,一个公公模样的人从后面追了上来,喊住了张浅夏。张浅夏转过头,看到了那个公公手上的拂尘,知道是兴元帝传唤,便向太傅拜别,跟着公公往御书房走去。
一路上,张浅夏心中了然。她知道兴元帝为什么要召见她,她默默地跟着公公。到了御书房,公公让她在门口等一下,便进去通报。
张浅夏站在门口,心里毫无波澜。
过了一会儿,公公出来了,示意她进去。张浅夏迈步进御书房。一进御书房,张浅夏便看到了兴元帝坐在书桌后面,正低头沉思着什么。她走上前去,双膝跪地,向兴元帝行了个大礼。
“陛下,儿臣参见父皇。”
兴元帝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她。张浅夏感觉到了兴元帝的目光,抬起头也看向他。
“这事是你干的吧?”兴元帝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而严肃。
张浅夏淡淡的说道:“是。”
兴元帝叹了口气,起身走到张浅夏面前,扶起她。张浅夏站起身沉默不语。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兴元帝问道。
“没事,就是报了个仇。”
兴元帝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无奈之下,他叹了口气说道“你回去吧,把这些奏折拿走。”
张浅夏拿起那摞奏折走出了御书房。
兴元帝看着张浅夏的背影忍不住的叹息,“当初也许是他做错了,当初不应该放过康王母子的,但是当时他以为失去了一个好的继承人,他才想培养其他孩子的。”
张浅夏抱着奏折走出御书房,九儒就快速走上前,接过奏折,忍不住关切的问:
“主子,陛下发你了吗?”
张浅夏看了眼远处的宫墙道“没有。”
张浅夏坐上轿撵就回到了东宫。
张浅夏回到书房就开始批阅起了奏折,之后的日子兴元帝就开始从简单的问安折子到后来的六部折子都开始送到东宫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