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不到是李黄门亲来。”李贤虽是皇帝亲信宦官,可何进掌权后,中常侍由赵忠在担任,他便只能暂时屈居六百石的黄门令。

即便如此,丁宫却不敢因此而轻视他,反而热情地将其引入府内,并吩咐下人备下丰盛地餐食与美酒作为招待。

同时又急忙派人去请此次谋划中其余几名核心成员。

闻讯赶来的还真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代表人物有尚书郎张温、偏将军王子服、以及前侍御使郑泰等,其中又以曾经担任过太尉的张温身份最为尊贵。

此刻人都到齐,丁宫也是迫不及待问出了心中最在意的问题“不知天子如何答复?是否要按照老臣们的建议,擒下那何苗?”

看得出李贤对此事亦参与颇深,以至于在说起擒拿何苗之事时,丁宫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

面对在场众多朝臣,李贤仿佛没有一丝尊重,他不过是一宦官,却高坐在此间主人丁宫下首第一位。

而关于丁宫的问题,他也并没有急着回答,反倒是是不紧不慢地喝了几樽酒水。

端足了皇帝亲信的架子后,才颇有些傲慢地说道“陛下说了,丁司徒此策不甚稳妥,故不予用之。此外,陛下现已前往大将军府中慰问,让司徒与诸位各司其职,不可妄动。”

丁宫等人闻言大惊,不明白好端端的,皇帝怎么突然转变态度了?

可他们还想了解更多原因,李贤却始终不愿再透露。

只是简单地交代几句,让在场众人不得违背刘辩之意后,便在丁宫的亲自礼送下离开了司徒府往皇宫而去。

直到这时,其余几人才有机会一吐心中不快,曾担任侍御使的郑泰为人刚正性情耿直,面带怒色地说道“这李贤不过一宦官,却在司徒面前如此张狂傲慢,实在可恨。天子身边尽是此等人在,想要匡扶大汉何其难也!”

丁宫则忧心地说道“老夫更为担心的是,陛下此前对我等之策似有意动,今日怎又突然弃而不用,反倒是去了那何苗府上慰问?”

同是朝堂元老级别人物的张温轻叹一声后说道“此刻在宫中,还能改变陛下想法之人,想必只有太后了。”

“张公言之有理,太后亦是何氏女,她又岂能同意我等之策?”郑泰闻言愤愤说道“可恨妇人误国,她只想着护卫自己的兄弟,却不知大汉江山已到了及其危险的境地,稍有不慎,外戚将颠覆这刘姓天下。”

“现在说这些也是无用,关键是如今我等该如何行事?莫非真按照刚才李贤所说,继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丁宫问道。

“听那李贤话中之意,陛下无非是担心我等之策不够稳妥,不敢使用罢了。既如此,我等不妨还是依计行事,只要能在城中擒下何苗,到时木已成舟,即便是太后也无法再改变什么。而天子见我等擒住何苗,必会改变想法,支持我等。”偏将军王子服建议道。

作为在座唯一手握兵权之人,想要擒住何苗就少不了他出力,而他显然也不愿放弃这样擒拿权臣、匡扶汉室的大功,畅想道“彼时我等请来天子诏,再收下南北兵权,则洛阳可定、大汉可兴也!”

丁宫听完也有些意动,似他们这般的谋划一旦开始,又怎甘心轻易放弃?

于是将目光看向朝中元老,也是几人中最擅兵事的张温问道“伯慎以为此计可行否?”

张温沉默片刻,心中感慨万千。他曾位极人臣,后来仕途几经起伏,到了如今也已年迈,本应无欲无求安安心心混个退休。

然而朝廷局势动荡不安,外戚专权、奸臣当道,像他这样世袭汉禄的老臣们,哪个又不是心怀不满呢?

若是可以,他还是希望能够拨乱反正,为匡扶汉室江山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的。

现在这样的机会就放在眼前,即便他们的计划伴随着一定风险,可在他看来,朝堂夺权之路向来充满艰难险阻,又岂会是一片坦途?

但只要能匡扶大汉,即便前路布满荆棘,他又有何畏惧?

于是坚定地点头说道“王将军此言可行。由于是在洛阳城内,故何苗每次出行只会有百余兵马护卫。而近日城中关于何进身死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王将军又刚好隶属执金吾麾下,负责洛阳治安。他的兵马可以名正言顺地巡视城中各处,若是选择一合适时机,布置妥当之下,擒住何苗当不是难事。”

但老成持重的他还是补充道“然而要行此事,却还需先派人前往兖州袁术处,了解战事真相,看看何进是否真的重伤或是死亡。”

这是他们行动的先决条件,如果何进受伤只是谣言,即便能擒住何苗,可何进与他麾下的大军还在,自己等人就绝对招降不了洛阳的守军,也挡不住对方的反扑。

“当是如此。” “是啊,必须先搞清真相。”在场之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张温见状继续说道“若传言是假,我等便如陛下所言,各司其职,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但若传言是真,何进的确重伤或是身亡,我等便可顺势向袁术提出朝廷的条件,许他为征北将军、邺侯。当初袁太傅之死本就是何进、何苗兄弟一手主持,待王将军擒下何苗,我等以天子诏书收服南北兵权后,便可杀何苗以安抚袁术之心,让他能够安心领兵退回冀州。”

“不过…此事太过重大,稍有泄露,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前往袁术军中之人首先要能信得过,还要有足够的名望、资历让袁术不敢小瞧,并且也要有能力以朝廷封赏、杀何苗为条件说服袁术尊天子、回冀州。”张温说完,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大家纷纷开始思索,到底谁能胜任前往袁术军中的重任。

最终还是郑泰主动请缨道“诸公都是朝中重臣,如今奸臣当道,陛下身边正是需要人辅佐之时,诸公皆不可轻离洛阳。而泰赋闲在家,并无朝事缠身,便让泰前往袁术军中跑一趟吧。”

郑泰作为大汉名士,曾受何进征召入朝为官,可后来何进欲引董卓等外军入京诛杀十常侍,郑泰苦劝何进不听,于是弃官而走。

如今在场众人只有他赋闲在家,最适合走这一趟。

而且早年他与袁氏兄弟都曾聚集在何进的大旗下对付宦官,与袁术的关系也还算不错,算得上是旧识,去了袁术军中也能说得上话。(历史上他谋划诛杀董卓失败,前往投奔的就是袁术,并被后者表为扬州刺史,两人关系可见一斑。)

兖州毕竟是在打仗,前往袁术军中不光要经历长途跋涉之苦,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场众人大多本就不愿前往。

现在能有这样一位有名望、有资历、还与袁术有旧交的郑泰主动请缨,大家自然是乐见其成。

于是纷纷称赞郑泰心怀忠义、为国为民,其高风亮节虽古之义士不能及。

今日议事到现在,先有王子服不惧兵少,敢于执行擒何苗之重任,后有张温明明可以独善其身,却为了大汉社稷义无反顾参与谋划,现在又有名士郑泰主动请缨往袁术军中为使。

大家为了心中的大汉皆不顾自身安危,让此间主人,三公之一的丁宫感动不已,于是向郑泰说道“老夫亦曾与故太傅袁隗有久交,正好休书一封交与公业,向袁术说明厉害,以助公业成事!”

而就在丁宫等人商量着“扶汉大计”的同时,天子刘辩的车驾也出现在了大将军何苗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