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没有人可以睡觉,可是并不是什么公主要大家找出王子的名字,而是林凤仪要找出苏尚书遗纸中的名单。
天色大亮以后,还是不能休息;依据“行动五组”——不知一二三四组在哪——的规划,凤翔营战士要立刻出发,开始第二波逮捕。
首先,是新任兵部尚书简玉庆以下,一直到员外郎,除了萧子桐以外的人全部抓起来。
同时,作为四名御史中最年轻的扬风要辛苦一些,偕同高思等六人奔赴擎天营区,把张实抓回来跟他妻子相会,当然,还要跟王爷报告一声,因为张实部现在受王爷调遣。
扬风这一支队,可能要两天一夜才能回来。但中午以前,整个兵部就和都察院合署办公了,尽管是在都察院的监狱之中。
卢大哥等院内杂役非常贴心,上一次兵部尚书季翊待在哪一间,这次简玉庆就待在哪一间,就差没贴个“尚书室”的牌子了。
侍郎以下也比照上次,丝毫不乱。
凤翔营的战士们忙着挪动空间,这要感谢王爷高瞻远瞩,当初就把兵营盖得大些。
下午以后,开始第三波大逮捕——严格来说不是逮捕,是邀请证人和关系人到场,不过在古代不用这么讲究,押你来你就来。
林凤仪需要这些高官大将们家中仆役的说词。
都察院的监狱已经爆满——毕竟还关了郭懿底下十六个风吹雪的人员,加上彭让。
所以第三波的人,全部请到凤凰苑的兵营内软禁。
武方和海涛负责初步审问这三波关进来的人。
至于林凤仪,则先赶到汤记,查看所有的账册。汤记的职员和工人,很多半夜都被吵醒,没有睡好,也有人探头出来看热闹;
等到早上睡眼惺忪地上班时,才发现汤记自己也是半夜吵闹的当事人之一。
林凤仪一本一本翻,翻过一本,就丢给杨富桂的人,说:“这本要。”战士们就打包;说:“这本不用。”战士们就放回去。
最后终于找到最重要的一本帐,这本帐记载了汤记的收入、支付相关厂商原料的费用、工资等等,以及最重要的,每个五日都有一笔支出,称之为“南线项目”。
正如武方之前计算的数字,每个月份的南线项目,都有七千四百两的支出。
这一本,林凤仪不给打包,自己塞进怀里。
接着,又翻了几本,找得到的都翻过了,才收队回府。
既然“没有人可以睡觉”,当然不是只有都察院和凤翔营在忙。
皇帝在半夜也被惊醒了,叫人出去打听,看皇宫外面发生什么事。
天亮以前,皇帝得到的讯息是:“都察院率着凤翔营在抓人”。
天亮以后,皇帝得到的讯息是“都察院抓了一个兵部员外郎和两个将军”;皇帝开始觉得情况不对,打算等李公公外宿回来,叫他安排人传唤都察院来报告。
正当皇帝发现李公公已经过了该回宫的时间却还没到时,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来报告:“启奏皇上,已查明都察院逮捕名单,计有龙骧祝将军,荡寇张将军之妻,平寇郭将军,右仆射游东安伯,汤记汤老板、陶上席老板,以及……”
小太监停了一下,做好担任出气筒的准备与觉悟,事实上,他想等皇帝放下茶杯以后才说,但皇帝茶杯一直拿在手上,已经不能再拖了,“以及……以及……李公公。”
嚓啷一声,小太监的额头将御杯劈成三片。皇帝大怒:“胡言!岂有此事?”
皇帝不相信自己的权威被挑战到这个地步,小太监不但五体投地,几乎是整个身体都黏在地上了:
“皇上息怒。昨二更时,都察院率凤翔营入李公公外宅,将李公公逮入都察院。据说,所有被逮人等,尚有银两被查封,亦入都察院矣。”
这个时候,要皇帝不生气,实在没道理。
不过,“皇上息怒”只是遇到皇帝生气时,底下人该说的话,不表示真的请皇帝不要生气;就像中原许多地方的方言,见面即问“吃饱没”,只是见面时要说的话,不表示真的要请你吃饭。
皇帝问:“都察院造反?彼以何罪名逮朕之诸爱卿?”
其实皇帝心里有谱,但生气时总要质问一下,而且也还希望是别的事情,最好是乌龙一场。
小太监用眼角余光偷看皇帝,皇帝并没有拿过另一个杯子,小太监说:“坊间盛传,朝廷购投石炮有巨额回扣,大约每支出二两即有一两流入私囊。坊间盛传……盛传……”
小太监不敢说,但若不说,将来皇上责问可能更惨。
小太监以为国捐躯的决心,深吸一口气,闭着眼睛一骨禄不带停顿全说出来了:“坊间盛传李公公书予都察院称全部回扣中皇上每月得两千两皇上此为百姓无知胡乱言语当不得真。”
小太监没有换气,一口气说完全部的话,仍然伏在地上。
皇帝伸手一甩,茶壶飞出,又不敌小太监的脑壳,皇帝怒吼:“何来两千两?”
皇帝这话有语病。
他不是说自己没拿回扣,听起来好像是在说自己没拿那么多,当然,他答应李公公拿走一百两;李公公还会分给听话的小太监们,大家利益均沾。
皇帝想一想,其实什么也没想,只是在生气,最后说:“传林凤仪火速进宫!”
小太监没有回应,历经和茶杯及茶壶的奋勇作战后,他已经昏过去了。
皇帝起身对着御书房外大叫:“来人啊!”
外面又有太监应声,正要入门答应时,皇帝已迫不及待地叫:“赴都察院传林凤仪!”
太监领命去了。皇帝从御书房的西南角走到东北角,大约走了五十步,又从东北角走到西南角,满脑子转得像洗衣机在脱水一样,还得注意不要踩到趴在地上的小太监。
小太监终于醒来,昏悠悠地说:“皇上息怒”的时候,皇帝已经走了一千零二十四步。
走到四千零九十六步的时候,传人的太监回来了,说:“禀皇上,都察院称林御史出门公干,不在院内,亦未在凤凰苑。”
“也好”,皇上心里想,谋定而后动,先找人商量商量。找谁商量呢?
皇帝下了命令:“传邬大夫,请彼尽速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