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 > 第1067章 功劳不一定是干活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7章 功劳不一定是干活的

到了华泰纺织,老板的办公室倒是挺豪华大气,暗红色的檀木桌子透着若有若无的香气,宽大的真皮椅子略微有些岁月的痕迹。

如果老板脸上的抬头纹略少一点,更意气风发一点,唉声叹气也不那么频繁的话,就更有说服力了,现在这个状态,任谁那个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他。

这位竟然姓杨,杨辰都没注意,虽然四十多岁了,可是在杨辰面前,一点都不拿大。

又是拿合同,又是拿记录的,拼命想证明只要能拿到钱采购棉花,这笔生意就绝对能赚到钱。

杨辰看完了所有的材料,订单没问题,对方也是个知名大厂,杨辰也打电话确认了订单的真伪,棉花的门路这位杨老板也找好了,就差打钱了。

“最少需要八百万?”杨辰转过头问道。

杨老板赶紧点了点头:“对,有八百万的原料,我们就能先干着,然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够第一批支付条件了,一结账我们就能运转了。”

“他们付款不需要时间吗?周期是多长?”杨辰看了看合同,合同上面没写。

“一般是一个月,但这是老关系户了,他们答应一周就给我。”杨老板听着有希望呀,看来这位杨辰果然本家,比较用心。

杨辰转过头对陈华安和跟来的金融办主任说道:“这个问题交给了金融办,金融办在咱们政府办下面,实际上就等交给咱了政府办,其它问题都解决了,就咱们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不管是高市长还是李市长,都脸上无光。”

李志新管政府办的日常工作,杨辰却是市长助理,政府办最主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给市长提供服务,所以杨辰也能直接指挥政府办。

再加上有陈华安的关系,政府办实际就等于杨辰的地盘了,所以杨辰也不客气,对着金融办主任说道:“各大银行都问了?八百万都不肯拿出来?”

金融办主任欠身说道:“全部都问了,说已经进入了黑名单,任何款项都不能支付他们公司的账户。”

“你们的基本户开在那个银行?”杨辰又问公司。

“因为我们的账户被查封过一次,后来我们就不敢开在四大行了,现在在信用社,不过我们已经欠信用社四千多万了,信用社不肯通融了。”杨老板越说越觉得希望越小。

其它领导来也是这样问问,然后发现什么门路都被堵上后,就没有下文了,难道这个年轻本家也是这样?

“你们厂里什么抵押物都没有了?”杨辰果然这样问道。

杨老板点了点头:“都抵押过了,有的都一抵二抵了。”

杨辰犹豫了一下,八百万对他来说自然不是问题,但用什么办法出这笔钱是个原因,就跟市里也不是拿不出这笔钱,但是要给了他,他还不上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你看他说的确定无比,那都是口头。

杨辰倒是不用担什么责任,但却不能当这个冤大头,不然以后其它企业遇到融资问题怎么办,都找他。

就在杨老板感觉又进入了同一个剧情环节,希望越来越渺茫时。

杨辰却突然对他说道:“这样吧,咱们变通一下,我找个公司,替你把原材料买过来,然后跟你签一个委托加工协议,产品加工出来后,你再把产品收购走,卖给对方,那边给你多长的时间付款,这边也给你多长的付款时间。”

“放心,不赚你钱,就要你个税钱,还没有担保费或利息费高呢,放心。”

杨老板心里有点忐忑,这万一要是加工出来,人家直接拿去卖怎么办?虽然货到时候在自己手里地,可产权是人家的。

然后又一想,现在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呀,总不能真的去借高利贷,那可比这个严重多了。

好歹是本家,可信度应该高一点,杨老板只好点头答应。

“行,我回头让人联系你,这个问题可就算解决了昂。”杨辰可是打着解决问题的旗号来的,自然这个才是问题。

其实杨辰才看不上这点加工生意,纺织企业曾经火过很长时间,这是因为随着华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廉价的服务鞋帽迅速卖遍全球。

但是因为服装生产企业在竞争中一味地拼价格,内斗,将成本压的非常低,同时就传递给了上游的纺织企业,棉纱的价格同样压的非常低。

但纺织企业的上游是棉花种植户,人家的价格不可能降太低,于是压力就都在纺织企业身上。

纺织企业是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业,从东倭或汉斯进口点机器,然后雇佣点工人,把棉花纺成线就行了。

就跟以前的老式纺车差不多,只不过工业化了、自动化了,他们企业的最大价值就是机器和熟练工,所以有的时候,那怕是亏损,他们也得生产,因为工人一跑,他们就再也生存不下了。

想往高端发展,无非是买点更先进的机器,品质更高的棉花,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周期就是不停地买机器,买机器,不然的话你的成本就拼不过买新机器的。

一旦服装企业出口受阻,先死的肯定是纺织企业。

不过人家还有好长时间的好日子过,杨辰也不用替人家担心这个。

“下一期什么时候召开,高市长说了没有?”回去的路上,杨辰问道。

“昨天咱们的宣传材料才报到省里面,高市长的意思是,先看看省里的反响再说。”陈华安看了一眼旁边的金融办主任,没有细说。

报上去的宣传材料,大幅突出了市委的运筹帷幄和督导功劳,市政府成了完全打下手的角色,高军辉看了很不满意,但胳膊扭不过大腿,只能这样上报。

所以对继续召开这个座谈会,就没有热情了,开也是给市委的功劳簿上添墨加彩,活却是市政府干的,那么积极干什么?

陈华安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在政府这边工作的人,不一定就是政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