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 第663章 都不敢说真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心情只是有些紧绷的几位重臣,他们在听到官盐沉船案件的幕后主使,竟然是受宠的荆王李元景后。

他们全都变得愕然起来,并且不可置信地面面相觑一眼。

怪不得陛下在王剪刚回到长安的时候,还不等王剪回去歇息片刻,就心急火燎地把他召来甘露殿。

原来这件事的幕后之人,是李元景这位王爷!

麻烦啊!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甘露殿内瞬间变得安静起来。

几位大臣低下头作深思状,谁也没有率先说出自己的意见,更没有抬起头和李世民的目光进行对视。

李世民锐利的目光在几位大臣的身上划过,随后放在平时喜欢跟自己对着干的魏征身上。

“魏征,你来说说吧!”

平时魏征一副不怕天不怕地的样子,看到他这个皇帝有点小错误就使劲地说。

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魏征说,李世民也想看看这个直言劝谏的大臣,能说出什么好的建议出来。

魏征没想到李世民率先点他,他严肃的脸色猛地一顿。

思索了片刻后。

魏征朝李世民抱拳说道:“陛下,荆王李元景究竟犯下多大的罪行,可否详细说说?”

其余几个大臣也纷纷抬起头,满脸好奇地看向李世民。

这段时间王剪派遣禁军押运回来的罪状,陛下也拿给他们这帮人过目了一遍,并没有任何关于荆王李元景的消息。

他们没看过关于李元景的罪状,只有两个原因。

其一,王剪并没有提前说,只是方才回到长安的时候,才跟陛下禀报这件事。

其二,陛下其实早就知道,只是一直压着不说。

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那还没什么,如果是陛下有意压着不说,那就耐人寻味了。

李世民沉声说道:“李元景结党营私,当前海州、楚州、扬州和泗州等地的官吏,基本都是他的人!”

“在此次的官盐沉船案件中,李元景合计贪墨银子1750万余贯!”

“他收受的田地不下2000顷,收受的商铺不下200间,收受的宅院不下50所!”

“...”

随着李世民把李元景犯下的大事一桩一桩地说出来,大殿内的一众大臣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

好家伙!

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李元景,竟然瞒着所有人做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如果不是王剪把这起贪墨的大案查出来,恐怕李元景的所作所为还不会暴露出来。

倘若过个几十年,李元景恐怕会成为一个重大的隐患!

魏征当即脸色严肃说道:“陛下,臣认为荆王所行之事,已经严重危害百姓和大唐社稷!”

“如果不从重处理,不足以明律法的严肃!”

“同时其他的藩王也会有样学样,学着李元景的做法结党营私,吸我们大唐江山的血!”

在魏征看来,荆王李元景犯下的最大罪行,是勾结四个赋予州的刺史以及相关的一众官吏。

这等行为足以威胁到大唐社稷的稳固。

而他贪墨银子、收受田地、收受商铺和收受宅院之事,比不上危害大唐社稷那么严重,惩处会稍微轻一些。

顶多把他贪墨的东西都收缴回来,并且削弱他的爵位。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李孝恭等人,则在心底暗中腹诽道。

“魏征这老狐狸!”

别看魏征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可他并没有说出具体的处罚。

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魏征,朕也知道要从重处罚,你倒是说说具体该怎么做?”

“这...”魏征的表情一顿,随后摇着头说道:“陛下,判罚罪臣乃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之事,臣不敢妄加点评!”

“除了这三个掌管律法的部门,臣认为宗正寺来处理也比较合适!”

宗正寺管理的是皇亲国戚,由他们出面来处罚李元景,谁也不会说多说什么。

而审判贪官污吏,也一直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之事,魏征这么说倒也没错。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魏征,你平时不是挺能说会道吗?”

“怎么今日如此拘谨,连这点事情都不敢说?”

面对李世民的质疑,魏征只是悻悻地摸了摸鼻尖,并没有接李世民的话。

处置一个王爷并不是什么小事,搞不好一众王爷闹事,最后陛下会把提出处置李元景的人去定罪。

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在提出推恩令这个千古阳谋后,解决了藩王权势的问题。

可汉武帝面对一众王爷闹事想让他取消推恩令时,他竟然把主父偃拉到身前,去面对这帮王爷的怒火。

主父偃也是一个刚烈之人,他胁迫抗议声最大的齐王自杀,才让推恩令得以施行下去。

等主父偃这把刀被汉武帝用完后,便被丢弃不要,最终落了个被族诛的凄惨下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熟读史书的魏征,也自然面对皇族内部的问题三缄其口。

“哼!”

李世民不悦地哼了一声。

他随后看向房玄龄说道:“玄龄,你这个尚书左仆射乃是百官之首,你来说说吧!”

房玄龄恭敬地回道:“陛下,臣认为可削其爵,并将其所获收缴于国库!”

“如此一来既然惩罚荆王,让其余藩王不敢乱来,也不会让太上皇过于伤心。”

几年前的玄武门之变,陛下已经宰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

如果现在再对李元景这个太上皇的爱子下死手,恐怕太上皇会直接跟陛下决裂,甚至会含恨而终。

对此保守的房玄龄,也只能提一个折中的处置方式。

虽然李世民对房玄龄的处置方法不甚满意,可毕竟也表明了一个态度,不像魏征一样藏着掖着。

说了一堆废话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用。

紧接着李世民又询问了长孙无忌、戴胄和温彦博三位大臣,他们的处置态度和房玄龄一样,都是不轻不重的处罚态度。

李世民的脸色也因为几位大臣的态度,而变得有些不悦。

他最后把目光看向李孝恭的身上,并且脸色严肃地询问道。

“河间郡王,你认为该怎么处置!”

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孝恭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