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南锣鼓巷别的不多,就胡同多。
与主街道垂直的,东西各有八条胡同,它们彼此也比较对称,纵横交错虹之间,将整个南锣分割成了这一块块的区域。
也就是说,主街道两大区域加起来,至少十六个胡同。
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这还有其他的胡同口,交加错落,整体上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
李卫冬顺着胡同口拐了个弯,准备去鼓楼大街那一片看看,东大街、西大街、内街,都逛一逛。
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去一边看看什刹海,看完那,再绕一绕,去一趟北海公园。
其实主要就是逛一逛这个时代的京城,看看这个时代的特色。
“同志。”
“同志?”
就在李卫冬走到一个胡同口处的时候,一道低沉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李卫冬愣了下,扭头看去,就看到胡同口的拐角口处,一个带着帽子的男的蹲在那块墙角,正对着他喊话。
“您是在喊我吗?”
李卫冬扫视了下周围,远处偶尔有人走过,但这周围的确就他一个。
旋即指了指自己,疑惑的问道。
“对。”
那带帽男子点点头,说话之间也从墙角站起,露出了那一身洗的发白的军大衣,个子很高,脸庞有些消瘦,但双眼却炯炯有神,泛着精光。
“同志,你要票吗?”
票?
二道贩子?
李卫冬扫视了男子一眼,心中给了一个基本判断。
这年头,物资紧缺。
为了平衡市场,让有限的物资能够运转起来,不至于被那些资本家,有钱佬们榨取积集。
国家出台了票证政策。
但票证有利有弊。
有时候办事儿的票不够用,没有票怎么办?
只能私下里购买、淘换,特别是农村地区,压根就没有票据,出来办事很不方便。
于是私下里,就有了鸽子市出现。
大家心照不宣的彼此交易所需,甚至一些执法人员也知道鸽子市在,但为了整体方面考虑,街道和政府也默认了这种模式。
只要你不是太过分,它们也不会多管。
鸽子市,由此诞生。
当然,还有一种交易地点,那就是黑市。
黑市和鸽子市不同,那里充斥着各种违法的交易。枪支。古董、假货、大烟。
甚至有些黑市,为了一口吃的,有人还交易‘白肉’。
白肉,就是人肉。
所以黑市是完完全全被禁止的,一旦被发现,统统逮捕、甚至直接枪毙。
……
而面前的这个带帽男,看上去像是个混迹鸽子市的老油子,而且胆子也不小,在胡同口就敢拉生意。
至于这男的是不是黑市的。
讲真,混黑市的比这男的谨慎多了。
“你有票?”
李卫冬开口。
对于票证买卖,实际上原主记忆中也做过。
原主刚开始那一段时间缺钱,也会卖掉自己不用的票,后来去了几趟鸽子市后,了解多了,觉得太不安全,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后面用不完的票,就和同事交换,各取所需。
“瞧您说的,没有票的话,我会喊你吗?”
带帽男回复一句,然后道:
“您放心,我胡三在这一片活动几年了,大大小小的票证、物件也都出手了不少,绝对公正公平。”
“毕竟我都是长久的买卖,也需要口碑,这口碑坏了,哪儿还有人愿意找我做生意呢,您说是不?”
“所以您放心,您有什么需要就尽管提,我们只要有,就保证给您办妥了。”
李卫冬听着,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这些话听听就好了,你要是真信的话,那也没辙。
至于这带帽男的名字,胡三,他都不需要多想,就知道这是个假名。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
“那你这有手表票吗?”
李卫冬直接开口道。
他需要手表,其他的都不急。
“手表票?”
胡三愣住了,要说其他的票,甚至是自行车票他都有,可手表票,他最近还真的没有收到。
这玩意太难收了,基本上能分到手表票的,都不缺钱,人家当即就买了,充面。
甚至还有不差钱的,专门买些手表来收藏。
就很紧缺。
而自行车票不同。
有自行车票的,有的早就有了车,所以选择把票卖了,有的压根用不上也会卖掉,有的干脆直接把票卖掉换钱,去买个二手车。
所以自行车票流通的反而较多。
“没有吗?”
李卫冬看着胡三的表情,心中有些失望。
实际上这年头手表票之所以罕见,就是因为国产手表还没有崛起。
手表大多都是进口的。
如今国产的手表中,五一牌才出现,而上海手表厂虽然去年57年已经创立了,但定型的产品现在还没有投产。
最新的定型的上海牌手表应该是58年七份开始生产出来的,而且数量极少,只有区区100块。
不过售价很低,试销的时候,定价只有六十元。
后面几年,上海手表崛起,样式也多了起来,才能和进口表之间竞争。
也是那个时候,手表票发放的才多了起来,手表也普及开来。
现在这时间还早呢。
如今手表少,票也珍贵的很。
“实在是抱歉,手表票的话,之前还有,可惜已经换掉了。”
胡三遗憾的开口,顿了顿,心中似乎又不甘心这单生意跑到。
“我这还有自行车票,收音机票,您要吗?”
“不了。”
李卫冬摇摇头,对于自行车和收音机他并不感冒。
这都可以买二手的,而且不缺。
“冒昧的问一下,您买手表的话,是用来干什么的?”
胡三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声开口问道。
买手表用来干什么?
我去。
这问题简直就和问空调师傅是做什么工作的一样,惊为天人啊。
李卫冬深深的看了胡三一眼,确认胡三不是在开玩笑后,缓缓的吐出一口气,轻声道:
“看时间。”
“额~”
看着李卫冬的眼神,胡三知道他误会了。
不过为了生意,这误会他忍了。
“您如果是看时间的话,也不一定非要是手表,对吧?”
胡三道:
“很多顾客买手表,除了看时间外大多都是为了带在手腕上充面,如果只是为了看时间,您也可以选择怀表。”
“而且怀表装兜里,方便,而且掏出来看时间也很有面子。”
当然,在胡三心中,怀表远不如手表方便。
也不如手表带在手上那么既有势,又有面。
“怀表?”
这是李卫冬此前未曾想过的选择。
“是的,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