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说到廷推,李党众人沸腾了,这下发达了。
其他落网之鱼也激动了,这么多位置万一轮到本官呢?李大人吃肉,不得给我们喝点汤?
不过当即便有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站出来,
“李大人这么急切便要廷推,难道是想要趁皇上有恙趁机揽权?”
朝臣们顿时大惊,居然还有不怕死的站出来和李大人作对?不过一看此人,朝臣们便瞬间了然。
李适也是一惊,居然还有人敢站出来指手画脚,不要命吗?这老头是谁,怎么没有见过啊。
“老大人是何人,本官怎么未曾见过。”
胡子花白的老头不卑不亢的说道,
“本官左都御史刘宗周,蒙皇上起复,刚到京师不过数日。”
李适再次大惊,怎么又来了个硬骨头,这是那个混蛋提拔哒?专门找些人来和本官作对,关键都还是些民族英雄,本官还不敢下狠手。
吏部尚书郑三俊表示这都是本官提拔的,不仅有刘宗周,还有李邦华,范景文等。
当然郑三俊肯定不是专门找人来和李适作对,而只是和这些人比较熟悉,又比较敬重他们的人品。身为吏部尚书提拔一下,没有毛病吧。
李适只得淡淡一笑,
“原来是刘大人,如雷贯耳啊。皇上让本官辅政,这内阁六部多有出缺,若是不尽快补齐,如何保证朝令畅通。”
“再说这廷推结果也是朝臣们现场商议最后让皇上定裁,本官根本不存在揽权的说法,都是为大明效力。”
刘宗周满意的点点头,都说这李适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今天一看温文儒雅,有理有据,真是不能听信他人的谣言啊。
“只要李大人保持公平,本官无话可说。”
朝臣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这才来了一个黄道周,又来一个刘宗周,真是晦气啊。
只要廷推顺利进行就行,这么多位置万一真轮到本官呢?
李适一个眼神,督察院佥都御史刘宣当即站出来,
“内阁辅臣黄景昉大人历任辅臣以来任劳任怨,更是在防瘟疫,京师面貌,城外垦殖方面做出了巨大政绩,可为内阁首辅。”
这个基本没有悬念,毕竟内阁就剩人家一个独苗苗,朝廷里又没有那种可以一步直接到首辅的人。
见没有人反应,李适也站出来说道,
“看来黄景昉大人众望所归,若是没有人反对,那就如此定了 。可是内阁空虚,诸位可还有人推荐?”
黄景昉一脸苦笑,自己这是“众望所归”,躺赢好吧。
李适的党羽正准备提议下一个人,左都御史刘宗周就站了出来,
“工部尚书范景文大人能文能武,刚正不阿,可入阁辅政。”
少詹事黄道周马上站了出来,
“范景文大人为官清廉,颇通军事,可入阁辅政。”
原本的工部尚书蒋士忠是周延儒的党羽,后来被李适给吓得辞官了,也幸好他跑得快,不然这会就在锦衣卫的诏狱吃牢饭。
李适淡淡一笑,内阁这位置本官可不稀罕,这正中本官下怀。
“哈哈,范大人才入朝不久就被大家所认同,本官也是佩服不已。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提议范大人也入阁辅政。”
李适这才发现,在自己不知不觉中,郑三俊这个混蛋提拔了这么多“人才”。
当即给刘宣使眼色,并指了一下郑三俊,刘宣当即会意。
“吏部尚书郑三俊大人,历任四朝,经验资历足够,可入阁辅政。”
郑三俊当即一愣,这吏部尚书可是天官啊,这入阁好像也很有吸引力啊,怎么两头都不想放的感觉。
左都御史刘宗周顿时一喜,果然都是谣言,这个朝堂还是很清明啊。这前脚范景文这种刚正不阿的大臣才入阁,后脚郑三俊这种德高望重的大臣也能入阁,实在是好。
于是也站出来说道,
“吏部尚书郑三俊大人为人端庄严谨、纯正清明,入阁恰到好处。”
李适马上站出来说道,
“哈哈,看来郑三俊大人也是众望所归,那就提议郑大人也入阁吧。”
“本官也举荐一人,兵部尚书吴甡大人才能卓越可入阁辅政。”
吴甡这个人名声还是不错的,也没有人反对,便也顺利入阁。
如此内阁大臣廷推完毕,当然李适不趁机入阁吗?李适表示本官一身正气,肯定不会趁崇祯皇帝身体有恙贸然入阁。
实际上李适是崇祯十三年的榜眼,现在入仕还不到三年。虽然才能卓越,又能搞钱还能打胜仗,这政绩是够了,可是这资历还差得远,就算现在这个兵部尚书虚衔都是越级提拔了。
如果李适强行入阁,肯定能行,朝臣肯定不敢说话,崇祯皇帝也会答应。最后估计就黄道周,刘宗周等几个老头子跳出来反对,不过无足轻重。
现在这格局就很好,李党两人,清流两人,让他们相互制约去,还能免得把杂事把我李适给拖累。
接下来就是让百官眼热的尚书职位啦,有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四大职位。
黄景昉以前是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这都升到内阁首辅,礼部尚书这个位置肯定要卸下。
把郑三俊搞到内阁去,就是为了他那吏部尚书这个位置,肯定不能让他兼任吏部尚书,免得他尽提拔些“人才”来和李适作对。
还有在位的就是户部尚书倪元璐,这个是李适的乡党,两人早就同流合污了。还有便是刑部尚书高名衡在朝堂没有根基,也和李适是盟友关系。
这几个尚书才是李适的主要目标,必须要把这几个位置全部给抓住,统统换成自己人。
李适率先说道,
“户部尚书倪元璐,自任户部以来,大明财政迅速好转,政绩斐然,可为吏部尚书。”
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李适要把郑三俊这个对头踢到内阁去,原来早就看上人家吏部尚书的位置。
少詹事黄道周当即站出来说道,
“李大人,这倪大人可是你的同乡,难道你就不知道避嫌吗?再说倪大人才任户部尚书没有多久,这政绩斐然从何而来。这户部的财政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都不知道吗?”
“本官看这吏部尚书还是提拔一位德高望重,品行端正,处事公平的大臣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