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甡当即便将张国维给找来,便借口有事离去。
张国维对李适的大名那也是如雷贯耳,虽然有些不耻李适的为人,但是凭他一人便将京营的军饷给筹齐,心里也是有些许佩服。
只见李适率先说道,
“听说张大人是浙江东阳人?”
张国维心里好奇,这个李适怎么一上来便问这些,不是找我有事吗?但还是点点头。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我是浙江鄞县人,我们可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啊。我觉得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好有个照应,毕竟现在奸臣太多了。”
张国维???这是不是太直白了吧!
张国维一直觉得自己就算是一个直肠子,没有想到这个李适比他还直白。还有这个奸臣,难道你李适不就是最大的奸臣吗?
张国维支支吾吾一时也不知道说个啥,本来清晰的头脑被李适给打乱了,为官这么多年,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见。
最后只好说道,
“皇上可是最不喜结党营私。“
只见李适淡淡一笑,
“结党营私?张世兄这话就不对了。我还需要结党营私,我都是光明正大的干。”
张世兄???老夫比你大二十岁,当你爹都够了。
还有我都正大光明的干,是不是太嚣张了,果然是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啊!
“李大人,你这个太直白了,我一时也。。。也。。。”
李适哈哈大笑,
“以后你就是我的世兄,我就是你的贤弟,李大人这么生分的称呼万万莫要提起。我们一起共保大明,拯救天下黎民百姓。”
张国维不得不佩服李适的脸皮,真是城墙到拐加炮台,搞得自己这是完全下不了台。
本来不想和李适牵扯太深,但是毕竟是同乡。还有自己才从地方被提拔上来,朝堂的根基太薄也需要和这个乡党搞好关系。
李适的名声的确不太好,但是他可是皇帝的宠臣,更是权倾朝野,连首辅周延儒都不是对手。
从地方上来的张国维看他人的眼光和朝堂上的人不一样,张国维认为李适是个实干家。而现在大明风雨飘摇,也许正是需要这种人。
这时张国维心中的天秤不由倒向李适。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以后我们都是自己人,我也不和世兄你客气了。我准备整顿京师的军器局,需要一个人才来帮我,听说薄珏这个人颇有才能。”
“以前还在世兄的手下铸造铜炮,敢请世兄将他请到京师来帮我。”
张国维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就算入会啦,但还是说道,
“薄珏当年立了大功,我本来想将他推荐给朝廷任用,但薄珏不愿做官,要求回归故里。”
李适撇撇嘴,
“这种大才流落民间是我大明的损失,世兄给个地址,我派锦衣卫将他请到京师来为我大明效力。”
等到李适走后,张国维还在发呆,发生了什么?我怎么稀里糊涂的加入了李党,这明显不符合我的人设啊?
逛完兵部,李适又到内阁拜访黄景昉。
“伯父,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我可是想你得紧,这不专门过来看你。”
黄景昉一脸苦笑,
“你啊,嘴巴是越来越能说了啊。”
李适也发觉最近自己的嘴是越来越甜了,反正很讨人喜欢,崇祯皇帝就很喜欢。
黄景昉又说道,
“你是没有事肯定不会来找老夫,说吧,又有什么事。”
李适笑嘻嘻的说道,
“伯父上次你防瘟疫的事情,听说成绩斐然,现在京师的市面焕然一新?”
黄景昉再次苦笑的说道,
“这里面全是你的功劳,老夫就是挂个名头而已。但是不得不说,这京师的环境确实改变挺大的,还有京师最近没有听闻大规模的瘟疫出现。”
“老夫也跟着沾点功劳。”
李适当然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功劳,但是嘴上不能认啊,不然以后怎么顶着老黄的名头办事啊。
“伯父万万不可妄自菲薄,这一切都是在伯父的带领下完成的,伯父那也是居功至伟。”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知道缘由,黄景昉还是忍不住的得意。
“好了,好了,莫要吹捧,快说说你有何事。”
李适只好说道,
“最近我盘查京师情况,发现京师已经严重缺粮。一是今年北方欠收,二是南方今年运输不及时。”
“对于粮食这种国之重器,我需要未雨绸缪啊。”
黄景昉不由说道,
“这粮草不是户部的事情吗,我们贸然插手,恐会惹得其他人不快。”
李适这就要批评老黄了,难道就不能有点主动的精神,
“伯父,现在粮食危机还没有显示出来,朝堂看起来一片平和。但是一旦发生危机,朝堂上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能干什么?我看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俸禄。”
“更何况,朝廷根本没有钱,要是发生粮食危机,能有什么办法?”
黄景昉只好问道,
“太仓的粮食现在存量有多少?”
只见李适回答道,
“历史最低水平了。”
黄景昉顿时重视起来了,但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什么应对的办法,只好说道,
“老夫也没有半点头绪,贤侄可有什么办法?”
只见李适说道,
“我已经拨款一百万两在南方购粮,这些是为了保证军需。”
“当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买粮,但是这办法肯定不适合朝廷,因为朝廷根本没有钱。”
“所以我便想了一个办法,在京师周边组织人力开垦无主,闲荒之地。还有便是引进我们南方的高产粮种。”
“伯父应该知道玉蜀黍(玉米),番薯(红薯),马铃薯(土豆)等海上传来的高产作物吧。”
身为福建人黄景昉肯定听过,要知道最早这些作物都是从福建传进来的。
不过黄景昉还是说道,
“这些作物老夫是听说过,但是北方和我们福建的天气相差太大,也能种植?”
这也许便是为什么这些高产作物出现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大规模种植的原因,古人的视角局限性太大。
李适说道,
“当然能,可能这些作物在北方的种植情况比福建还好。伯父你要是在北方推广开来,不仅可以造福百姓,还可以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