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突破之前,魏延是没有办法调动全身的精气神的,因为那时他根本就不知道精气神有这个作用。
但突破之后,明悟本心的他,一身实力早已大不相同,就从最简单的来说,他已经能够完全调集全身的精气神。
刹那间,魏延的刀和孙策的枪撞在了一起,巨大的力道从他们二人的兵器上散开,二人止不住的身形一震。
一开始的试探并不能看出什么差距,但全力相攻之下,差距立刻便凸显了出来,魏延比孙策先反应过来。
在大约三个呼吸后,魏延劈出了第二刀,孙策则是比他慢了将近一个呼吸,刺出第二枪。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个呼吸的差距,高手之间往往就是一些微小的差距,也能产生胜败,就是这一个呼吸,孙策没有办法用出全力。
第二次兵器相撞,孙策直接被连人带马震退了三步,巨大的力量从刀上传导于他的手中,让孙策只感觉手发麻。
孙策在心中满是不可置信,对着自己问道:“这到底是我变弱了,还是魏延这家伙变强了,上一次他还完全挡不住我的攻击。
这才过去了半年,他的成长竟然如此迅速,现在的他竟然能够压制住我,这样的实力绝对有问题。
难不成,他上一次藏拙了,并没有用出全力?一定是这样,否则没有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升如此之多。”
魏延还不知道孙策在想什么,此时他们正在大战,他可不敢胡思乱想,魏延缓过来后,立刻再次栖身而上。
孙策也立马反应过来,开始使用技巧,不再和魏延硬碰硬,刚刚的两次交手,他都没有在魏延的身上占到任何便宜。
如果继续这样硬碰硬下去,他觉得会输得很惨,他也不是傻子,既然力量拼不过那就加上技巧,看看谁的技巧更好?
可他忘记了,魏延在境界提升之前,可不是纯粹的硬碰硬型武将,他的技巧可不弱于任何人。
再一交手,孙策选择了缠斗,凭借着他的枪法以及身法和魏延不断的游斗,想要凭借耐力,战胜魏延。
魏延一看孙策变招,便明白了他的意图,但他很有兴致陪孙策玩,于是他们二人便打起了消耗战。
这一场战斗足足打了半个时辰,二人最起码过了五百招以上,孙策已经大汗淋漓,体力消耗过半。
可魏延竟然看不出什么变化,每一招依旧是那样强势,孙策在心中大呼“变态”,他已经愈发确定上次魏延留手了。
又过了两百招,魏延一刀劈下,将孙策手中的长枪劈飞了出去,长刀架在孙策的脖子间,只要微微抖手,便能收下孙策的性命。
站在远处观战的周瑜,此时也没有了原先的从容,手中的羽扇直接掉在了地上,正欲朝这边狂奔而来。
孙策脸色并没有想象中的难看,反而是一脸兴奋的说道:“魏将军,没想到上一次你竟然成隐藏这么多实力。
这一次,是我输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过还请放过公瑾和我的那些将士。”
魏延缓缓将手中的长刀从孙策脖子间移开,淡淡的说道:“不是赌约吗?你为什么觉得我会杀你?
你输了,我已经赢了第一场,第二场什么时候开始?”
就在魏延说话的时候,周瑜已经冲到了孙策身边,看着孙策毫发无损,心中的石头才落了下来。
周瑜看着魏延,心中大骇,他没有想过,魏延上一次竟然还藏拙了,这一次很轻松的便将孙策击败。
这样的城府,足以让任何人畏惧,但魏延没有伤害孙策,周瑜还是非常感激的,抱拳对着魏延说道:
“魏将军,多谢手下留情,咱们的第二场比试,定于半个时辰之后您先休息,等会儿再领教您的高招。”
魏延点了点头,转身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其实刚刚在那一瞬间,魏延是有想过要将孙策杀掉的。
可他立刻便反应了过来,如果这一次他将孙策杀了,那他瞬间便会臭名远扬,也会赢得江东的仇恨。
如今的荆州,再也经不起风浪了,魏延倒不是说在乎自己的名声,只不过他如果真的将江东得罪,下一次又当如何?
只要他赢了这一次的赌约,他就可以为荆州赢得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足够他训练出能够抵抗江东的兵马。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魏延明白了,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他最需要的是时间,所以他放过了孙策。
至于怎么能够赢周瑜,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光凭排兵布阵,确实他肯定不是周瑜的对手。
但是他实力强啊,他刚刚已经经过了测试,和孙策打,他其实只用了八成实力,并没有用出全力。
如果用出全力,他有把握能够在百招之内击败孙策,到时候那五千人还不是任由他厮杀。
由他带领,他的五千士兵绝对会势如破竹,可不会惧怕什么周瑜的五千人,就算周瑜排兵布阵再强也没有用。
将是兵之胆,刚刚他击败孙策,已经极大的打击了江东那边的士气,同时提升了自己这边人的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各种优势条件,他魏延都占尽了,这样他还输,那也就是天意,天意难违。
半个时辰后,双方都摆开了架势,不出所料,孙策那边指挥的正是周瑜,周瑜骑在马上,五千大军全都站在他的前面。
与周瑜排位不同的是,魏延站在五千大军的最前面,摆明了他是要身先士卒,这样一来,双方的对比就大了。
一边是最高主帅,不仅不顾自身安危,不贪生怕死,反而还身先士卒,能够极大的提高士兵的士气。
另一边则是军师,不仅要躲在大军身后,还需要人保护他,可以说是拖后腿,就算指挥得再好,也差了一筹。
双方随着号角的吹响,开始冲锋,魏延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整个军队成锥子型,魏延准备直接冲破周瑜的大军。
一将之勇,勇冠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