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未等沈知渺和贺轻月两个人写的书写好,市面上突然就出现了一本名叫《那些年尚书大人的风流韵事》
沈知渺,贺轻月:“???”
谁?
是哪个好汉,居然会在他们之前写了这么一本好书!
【嚯!原来是蒋大人家的管家啊!】
【这位可真是奇才!居然能和我们想到一块去!】
【看来他真的很喜欢蒋夫人,也真的是对蒋大人和林风望他们恨之入骨了。】
【果然情爱让人激愤,让人癫狂呀!】
沈知渺和贺轻月偷偷去买了那本《那些年尚书大人的风流韵事》,两个人凑在一起看。
发现这个管家果然是有才的,而且在写书这个技能上十分有天赋,写出的故事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特别是在描绘尚书大人往年与他来往的男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柔情蜜意,当然,最重要的人物当属最后一位,和他的姑爷之间的爱恨情仇。
更是为了他,尚书大人不惜冷落明媒正娶的夫人,也不顾自己女儿的伤心。
而尚书大人的这位姑爷,最后为了保住尚书大人的名声,成全尚书大人的锦绣前程,自杀了。
故事的最后一幕停留在尚书大人抱着他姑爷的尸首,仰天痛哭。
在这本书中,管家对尚书夫人很少提及,只在体现其独守空房,对尚书大人的情深意重换来了冷漠相待的时候,展现只言片语,让人们看到了受委屈的尚书夫人。
很快,这本书以独特新奇的书名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起先大家并没有把话本中的尚书大人和现实中的尚书大人联系在一起。
但看到尚书大人最疼爱的是他的姑爷,而那姑爷最后死了,马上就有人联想到了,蒋大人的姑爷最近真的死了。
这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
而且越看,越觉得像。
难不成他们的尚书大人真的喜欢男子?而他的姑爷真的是为他而死?
!!!
如果书上说的都是真的,那尚书大人的姑爷根本就不是因为身染恶疾暴毙的!
而是因为担心尚书大人的声誉受损,才选择自杀的。
更有大胆的人,猜测,尚书大人是为了自己声望,亲手杀了他的姑爷。
这说法一出,顿时人们众说纷纭。
而这本《那些年尚书大人的风流韵事》也成了京城的畅销书。
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话本,闹得沸沸扬扬,
这日,蒋松年照常去上朝。
在进宫的路上,发现平日里那些围着他打招呼的官员,跟他打完招呼之后,都是表情怪异,有好几个官员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蒋松年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不是朝中发生什么事情了?
但也没太放在心上。
在朝堂上,贺忱与诸位大臣商议一些紧急要务,在讨论的过程中,他就发现下面有些大臣在窸窸窣窣地小声讨论着什么。
他本没有在意。
若是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会向他禀报的。
但随着早朝时间慢慢推进,下面人议论的人越来越多,更有臣子时不时地往他这边看。
贺忱就很莫名,今日这些大臣都怎么了,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吗?
那直接说就好了呀,干嘛这么鬼鬼祟祟的。
自从自己绿帽越戴越多,贺忱就变得疑神疑鬼,看到臣子们偷偷说着什么,总以为他们是在说自己。
忍了好一会儿,下面议论的范围越来越广,贺忱实在忍不住了。
便直接发话问道:“各位爱卿在讨论什么,有什么事直接奏明。”
有一位大臣走出来:“皇上,并无甚大事,我们只是在说民间的一些谣言罢了,入不得皇上的耳。”
贺忱:“......”
行吧。
贺忱就此搁下,继续商讨其他事情。
谁知,没过一会儿,下面又传来了窃窃私语。
贺忱忍无可忍:“即是谣言,尔等身为朝廷大臣,应以国事为重,不要在朝堂上讨论这种事情。”
贺忱这话一出,大家都不敢再说话了。
一个稍微年长一些的言官斗胆走了出来:“皇上,虽然这是谣言,但因为是涉及到我朝高官要职之人,微臣们也是担心因此而影响了朝廷的威严和形象。”
贺忱:“哦?这么严重,你且说来。”
这言官沉吟了一会儿,转头看向蒋松年:“蒋大人,您最近有看过话本吗?”
蒋松年没想到会问上自己,他摇摇头:“我从不看这种阿世媚俗的书。”
言官:“我等争论的,其实是关于蒋大人的一桩谣言。”
蒋松年有些诧异:“我的谣言?”
言官:“是的,有个话本名叫《那些年尚书大人的风流韵事》,里面描写了一个好男风的尚书大人,而这个尚书大人,最为疼爱的便是其为女儿选的女婿,书中的尚书大人与其女婿情投意合,恩爱非常,最后以女婿为所爱牺牲而结束了这个故事。”
蒋松年:“!!!”
怎么还会有这种书?
这是给人看的书吗?
而且竟然他的事迹那么雷同,
“民间有言,这本书的原型正是我们的蒋大人,而恰巧,蒋大人的女婿近日也因突发恶疾逝世。”
“下官斗胆问蒋大人,此事是否属实?”
蒋松年:“一派胡言!”
“到底是谁,竟然敢如此污蔑我!”蒋松年转头看向贺忱:“皇上!写此书的人一定是故意造谣重伤于我!”
言官:“是嘛,可是下官前日突然收到了一封告密信,信上写您的女婿林风望并不是突染恶疾而死,而是被您活活打死,一纸告密到下官这,想必是林风望的家人投诉无门,才找到下官这里!”
众大臣皆是震惊。
原以为这些也都是谣言,就算蒋松年好男风,也不会影响他在朝中的地位。可若是利用权势,谋害他人,倚势挟权,可就另当别论了。
贺忱:“......”
蒋松年好男风,这事他是知道的,毕竟他之前和尘息也有牵扯,只是涉及到皇太后,并没有将这事闹大。
蒋松年能没有底线地和他的女婿有苟且,贺忱一点也不怀疑这件事。
只是他没想到蒋松年竟然会杀了林风望。
这事情就另当别论了。
在大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