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笫52章 朱棣藏宝(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立即取回那笔钱,这主要是人家朱棣太富有了,根本就不差钱。

取回来,也没啥用处,只能在宫里放着,还不安全,怕第三只手偷。反而不如在洞里安全,随用随取。

就这样,那笔财宝在洞里一放数年,从没动过,仿佛朱棣把它忘了似地。

就人家朱棣那智商,这么一大笔钱,人家能忘了吗?只不过人家业大家大,花不着哪笔钱罢了。

到了晚年,自觉来日无多,开始思索那满洞财宝如何处理的问题。

他觉得,应该把那笔财宝保留在那儿,作为自己一笔最大的遗产,留给后世子孙,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取出来使用。

朱棣十分聪明,熟读历史的他知道,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万年一姓的江山。

从历史上看,一朝一代,也就几十年,上百年,真正演绎了什么叫帝王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深刻内涵。

就是堂堂大汉王朝,说是四百年天下,中间还不是被王莽腰斩了么?

每个朝代,都有兴盛的时期,主要是前期。随着问题越积越多,到了后期,诸多问题爆发,王朝便到了衰败期,每个朝代都有不堪的末代乱世。

这个魔咒,那个朝代都没有解决。

这个时候的帝君,才是最需要钱的。

朱棣为不取回那个洞里的钱找到了一条充足的理由。

他决定将那笔钱永远存放在他曾避过雷雨的山洞里,那可是一方福地。

他把这一决定和军师姚广孝商量。

姚广孝十分赞成这一决定,并说他愿意为永乐大帝看守这笔宝藏。

姚广孝是个僧人,一直是朱棣最信任的人。在朱允炆向叔叔下达撤藩诏令时,他正在燕王府做幕僚。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支持燕王造反。

他的主张和朱棣的想法不谋而合,从此被重用,成为了重要的谋士,为燕王出谋划策,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因此被朱棣视为第一功臣,在后来的封赏名单中,妥妥占据着第一的位子。

但姚广孝的行为证实了什么才叫世外高人,他没有贪恋权势富贵,功成名就后,他谢绝一切封赏,选择继续修行。

他最初栖身在龙岩寺里。

这是一个建于宋代的小寺,隐于山中,已经十分破败。

朱棣不时前去拜访,寻求治国良策。

每次看到寺院如此破落,朱棣都于心不忍,数次提出在这附近重修龙岩寺,姚广孝都没有同意。

当朱棣提出要把山洞里的财宝作为馈赠给子孙后代的礼物,永远藏在大山里时,姚广孝非常赞同。并希望在那附近盖一个小寺,他愿意作为守宝人长住那儿。

于是很快选好了地址,开始在藏宝洞周边大兴土木。

在寺院没建成之前,姚广孝住在一个茅舍里。

他接受了朱棣给他的一项任务,画一份藏宝洞周边的地图,交于宫中收藏。

姚广孝多才多艺,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在绘画,写字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藏宝洞周围的地形地貌,画成了图,然后献给了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看到图后,如坠雾里,他根本看不懂。

在这一张三尺长,二尺宽的图上,满目都是山,根本就看不出洞在哪里,问姚广孝是不是拿错了图?

姚广孝笑着向他解释,他没有拿错,这就是真实的藏宝图。

藏宝洞就隐藏在图中,只是有心人才看得懂。

“那为什么不直接标明洞的详细地址呢?”朱棣不解地问。

姚广孝耐心地向他解释,这个洞里财富数额巨大,一旦泄密,必将引起一场血风腥雨,一番惨烈的大争斗。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他才没有把地点标在图上,因为他相信,物质流传的东西,都有被盗的可能。

把洞在图上标的太明显,一旦图丢失,就等于把整个宝藏丢失,损失太大。

因此最好釆用双保险方式,保护藏宝洞。

既拥有图,还要有一个能看懂此图的方法。

平常人得到了这张图,面对密密麻麻的山,肯定找不到洞在哪儿。

但掌握看懂这张图方法的人,一看到图,马上就能破解其中的秘密。

建议朱棣按照图,编一个程序,留于后人。

至于什么方式,就看朱棣的智慧了。

就是说,得到这洞里的财富,除了得到姚广孝画的图,这要有朱棣留给后世子孙的一段话,它和图一样重要,就好比打开宝藏的钥匙,敏轻易解锁。

图和传说,二者缺一不可。

而这两样东西,都掌握在皇家手里。一般情况下,泄不了密。

朱棣以为这个方法很好,就把图存放在阅江楼下的地下室里。

这个地下室是朱棣在迁都北平后建的,当时在楼的地下一层修了这个地下密室,主要是放些机密文件。后来皇宫建设日臻完善,建立了专门的机密室,便把所有东西搬运了出去。

把姚广孝单独画的那张图,放入其中。

并编造了一个瑞国的故事,用以提醒后代君王,这楼下埋藏着秘密。

并且还设计了另一个故事,故事里有怎么看懂图的关键信息。

这两个故事只在帝王间有序流传。

当一个帝王感觉到自己要不行时,便把这个秘密传给下一代君王。

只要是过得去,就不要去打这笔钱的主意,因为它是留给最困难的那一位君王的。在关键时刻,这笔钱可以给王朝输血续命。

在位的君主们都明白这个道理,都没动过这笔钱的主意。

可是,由于魏忠贤的插入,彻底坏了这个规矩。

在万历皇帝时,这个设计一直被完美地执行着。临终时,他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把这一秘密传给了儿子。

儿子虽不成器,在位时间很短,但他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义务,在临终前也做了该做的事。

一切都坏在朱由校身上。

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太宠信客氏和魏忠贤了,在二人的小动作之下,把阅江楼的秘密泄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