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363章 孙山的行李也收拾得七七八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3章 孙山的行李也收拾得七七八八

孙山既然决定要到外省读书,那么就一定会去。

孙伯民只知道湖广省在广南省隔壁,具体情况一无所知,担忧不已。

于是找上最有文化的郑童生,希望多了解了解湖广省,还希望郑童生能给他慰藉。

可当郑童生听到孙山即将要到岳麓书院读书,眼里迸发出如太阳般绚丽的光芒,满脸的笑容比当初中童生的时候还多,连忙说了三个好字。

炽热地对着孙伯民说:“山子的大造化,山子果然不会被泯灭在山卡拉之地的孙家村。”

一点也不理解孙伯民的苦愁,更不要说安慰孙伯民了,还连忙催促孙伯民快点准备行李,快点出发,免得去得晚,在岳麓书院少读一刻钟。

孙伯民来找郑童生之前就惆怅,来找郑童生后更惆怅,垂头丧气,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迈着沉重的步伐,步履蹒跚地走出郑家村。

到家后看到休沐回来的德哥儿。

德哥儿得知孙山要到湖广省读书,还是岳麓书院读书,兴奋地跳起来,英俊的脸庞更英俊了。

欢喜地说:“山子,你什么时候出发,太好了,你可以到外地读书,不用老是蹲广南省。哎呦,我也好想到外面看看,外面的地方肯定很精彩。”

眼珠子溜溜转,随后说到:“山子,要不我陪你到岳麓书院,我也想见一见学子们的风采。”

岳麓书院,德哥儿本来是不知道的,不过如今在县学干活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被沾染了一丁点的文人色彩,也听过岳麓书院,知道是天下学子向往的书院。

特别是广南省学子的向往,因为距离近,去那边求学方便。

孙山想也没想地拒绝:“不行,你好好在县学干活。”

德哥儿脸一垮,哀求到:“山子,让我陪你去呗,我已经把县学的本事全学会了,完全可以做你的管家了。嘿嘿,现在我开始在你身边做管家,等你考上举人后,家大业大,我直接上任。”

孙山正想再次拒绝,此时孙三叔走了进来,一个大巴掌拍到哥儿的大脑袋。

恶狠狠地说:“什么管家,你给我好好在县学干活。山子用得着你做管家,等山子考上举人后,要管家,也是你阿爹我来做。小孩子家家做管家,说出去都被人笑。”

德哥儿委屈地摸了摸脑袋,立即反驳地说:“阿爹,山子考上举人,肯定不会请你做管家。山子那么年轻,只有年轻的管家才能配得上他。

你年纪大了,又大字不识,谁会请你做管家。算账都不会算,山子要是让你做管家,迟早把山子的家业败光呢。”

听到“大字不识”,孙三叔彻底暴怒了,这辈子最讨厌别人说他文盲的。

即使孙三叔是文盲是事实,他还是讨厌别人这么说。

孙三叔抡起扁担,往德哥儿身上打。

如果乖乖就范被打的就不是德哥儿了,看到孙三叔抡起扁担的时候,德哥儿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孙三叔年老乏力,德哥儿年轻力壮,孙三叔当然追不上德哥儿了。

孙伯民看到德哥儿和孙三叔打闹就烦心,特别是他们父子俩还非常赞同孙山到岳麓书院读书,更烦心了。

不过就算孙伯民如何烦心,该准备的行李还是如火如荼地准备。

苏氏打听到湖广省下雪,非常冷,心里更担忧了。

连忙说要准备厚棉衣棉裤厚棉鞋,可时间仓促,哪里能准备及时,想要到亲家夏掌柜的铺子买。

孙山连忙阻止地说:“阿娘,莫要准备,如今才春夏之交,不会冷的。等我到了书院,再去买。”

苏氏理解反驳:“外面买的都是黑心棉衣棉裤,哪里有家里的好。”

话是这么说,苏氏最后还是没准备,因为时间不允许。

就算十二个时辰赶工,也来不及。

黄氏忧心忡忡地说:“这次的路途更远了,得找几个壮汉护送山子到书院才行。”

黄氏想着孙伯民肯定要去,还想找两个壮汉一起陪着孙伯民去。

于是找上村长,问有什么人介绍。她要身子强壮和力气很大的汉子。

孙山要到湖广省读书,这是孙家村前所未有发生过的事。

村里人去得最远的也是黄阳县。

也只有孙大姑嫁到省府,他们才有机会到广州府。

如今孙山要出省外读书,村长毫无经验,他很难想象外省是什么地方,路怎么走,到底有多远,多崎岖,这些一无所知。

对着黄氏说:“一定要找多几个人陪山子一起到书院,一路上有照应。”

黄氏点了点头说:“村长,你看看找哪些人,我们给工钱。”

村长摆了摆手说:“钱不钱的再说,看一看谁合适,一定要稳重,不能是愣头青的那种。”

可孙家村一群文盲,整日待在孙家村,井底之蛙,哪里有稳重能干的人让村长选。

村长也苦愁不知道选谁陪同去。

黄氏本想安排孙伯民,孙二叔加上村家的小儿子一起去的。

但孙二叔和村长家的小儿子,力气是有,也够老实,但不机灵,跟着去害怕路上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没办法处理。

最后村长和黄氏合计一下,安排孙伯民,村长家的大孙子定南,以及李婶子家的小儿子孙大力一起去。

定南是村长的长子长孙,自小朝着“村长”的方向培养,识字又年轻,村长这次安排他跟着远行,也有私心,让大孙子好好历练,机会难得。

李婶子家的孙大力,人如其名,长得五大三粗,力道自然大,一个打三个不在话下。性子跟李婶子完全相反,沉默寡言,不过勤苦能干,找他算矮个子里挑高个子。

等一切准备好后,孙山的行李也收拾得七七八八了。

孙山看到大包小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行李,嘴角抽搐,他这不是去读书,这是摆明搬家。

他想不到苏氏和黄氏哪里弄来的那么多东西。

孙山只想一个包裹挎在身上就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后在孙山的要求下,苏氏,黄氏勉强地把不必要的东西拿出来,不过还收拾了两大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