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361章 孙山眼里冒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孙家老宅,黄氏搂着孙山一阵嘘寒问暖。

孙三婶皮笑肉不笑地说些酸言酸语,不过大家都当没听到,让她和孙三叔一起酸来酸去。

等派发手信的时候,孙三叔和孙三婶吵自己两夫妻没去,吃大亏,言里言外就是要分多些礼物。

苏氏不愿意,但孙伯民是老大,长兄为父,对着孙三叔能让就让,给了不少礼物。

苏氏气得恨不得拿起大锤子锤孙伯民,孙三叔、孙三婶。

晚饭过后,孙家老宅终于恢复以往的平静,来看热闹,来听八卦,来吃饭的人群终于散去。

孙山,桂哥儿,黄氏,孙伯民,苏氏五人坐在院子里纳凉休憩。

孙伯民,苏氏又给黄氏描绘了一番进士宴席的热闹。

孙伯民欣慰地说:“阿娘,谨哥儿考上进士,要到京城做大官了。哎,我们的谨哥儿真厉害。”

孙伯民说的话的时候,眼里冒光。

黄氏听的时候,眼里也冒光。

高兴地说:“我们的谨哥儿自小就聪明伶俐,更是文曲星下凡,能考上进士,能做大官迟早的事。我现在安心了,你大姐总算能在何家话事了。”

子凭母贵,同样母凭子贵,有个做官的儿子,母亲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敬着。

到这一刻,孙大姑在何家的地位可谓说一不二了。

桂哥儿欢喜地说:“黄奶奶,谨表哥的宴席好热闹,来了好多人,也有好多好吃的。呵呵,我吃了好多,吃得好饱。”

桂哥儿可喜欢宴席了,那里有太多好吃的。

他跟孙家村的家人一起坐席,所以敞开肚皮吃,不用怕丢人。

从小到大,桂哥儿从未吃过那么满足的宴席,而且连续吃七天,他无比幸福。

黄氏脸上露出笑容,岁月的皱纹显得非常温和,摸了摸桂哥儿的脑袋说:“喜欢吃,就吃多些,莫要不好意思,是你大姑家,不用客气。”

黄氏很喜欢桂哥儿,是个诚实的小子,安排他来照顾孙山,黄氏很放心。

苏氏乐呵呵地说:“阿娘,你说的对。呵呵,大姐如今在何家横着走也行。宴席的时候,好多人都围着大姐转。阿娘,那种场面,我都替大姐高兴呢。”

苏氏偷偷瞄了瞄替黄氏打扇子的孙山,心里想着自己不知道有没有孙大姑那样风光的时刻呢?

苏氏真羡慕孙大姑,同样从村里出来的,命运却差天共地。

苏氏之前还想着山子比谨哥儿岁数小就考上秀才,觉得山子比谨哥儿厉害。

如今看来,山子是没办法超越谨哥儿的,就算山子考上进士,名次也不会比谨哥儿高。

苏氏可没信心孙山给他考一个状元,榜眼,探花。能考上举人,苏氏已经开心不已了。

这次落府城,跟村长家的玉娘闲聊,才知道考举人,考进士是非常难的,能考上的学子是万中无一。

就连何氏学子能考上功名的也是少之又少。

苏氏又偷偷瞄了瞄孙山,何家实力雄厚,能考上的都那么少,她的山子资源短缺,更没机会考上了。

苏氏愁啊,她也想像孙大姑一样被人喊夫人,老夫人,老太君。

但也不敢给压力孙山,毕竟那么难考了,给压力反而让山子更难考。

苏氏一直之间不知道怎么办。

孙山莫名其地看着苏氏,怎么老三瞄着他?

苏氏偷偷摸摸的样子,孙山觉得好笑。

这么明显地偷看,瞎子都能感受到了。

不过她不说,孙山便不问了。苏氏不是那种心机深能跟他藏秘密的人。

有什么事,总是第一时间找他说,就算去外地求学,等孙山一回来,苏氏也总会找他来一场诉说大会。

时不时地爆料,家里有多钱,钱藏在哪里,通过苏氏的口中,孙山知道得一清二楚。

孙山看气氛非常热烈,大家说说笑笑,说得非常欢畅,转了个弯,对着黄氏,苏氏,孙伯民说:“阿奶,阿爹阿娘。我有事跟你们说。”

三人定了定,疑惑地看着孙山。

孙山继续说:“大表哥给我一封推荐信,给我推荐了一个书院。我要离开府学,到推荐的书院读书。”

孙伯民和苏氏对视一眼,怎么他们不知道的?谨哥儿什么时候给的推荐信?

孙伯民疑惑地问:“山子,什么推荐信?是推荐你到什么书院读书?莫非是广雅书院?”

何书谨很长一段时间就读于广雅书院,何书谨的进士宴席,广雅书院的夫子和相熟的学子也来了。

孙伯民还感叹书院夫子和学子的风采,华冠丽服,穿起来风度翩翩,好一个读书人。

听到广雅书院,苏氏满脸笑容地说:“山子,是不是谨哥儿让你到广雅书院读书?哎呦,那太好了。”

苏氏眼里带光,心里想着谨哥儿真是好表哥,给山子推荐书院,嘿嘿,那么山子考上功名的机会就更大了。

黄氏一个农村妇女,不是文化人,不懂什么推荐信。

但书院她是知道的,如果山子不到漳州府读书,到广州府读书,她是赞成的。

怎么说广州府有大闺女在,而大闺女又疼山子的,肯定更好照顾山子。

孙山摇了摇头说:“阿奶,阿爹,阿娘,我不是要到广雅书院读书,我是要到岳麓书院读书。”

岳麓书院?

怎么那么熟悉的,他们好似在哪里听过。

三人想了又想。

岳麓书院!

猛然地,孙伯民和苏氏想起来了,这间书院不就是谨哥儿后来读的书院?

孙伯民震惊地问:“山子,你说的岳麓书院,是外省的岳麓书院?”

孙山点了点头,解释道:“岳麓书院在湖广省,与我们广南省相邻,漳州府往上走。大表哥说岳麓书院人才辈出,我到那里读对我的学业大有帮助。”

顿了顿,孙山继续说:“岳麓书院是大乾的四大书院,好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书院。阿爹,大表哥用了很大关系才帮我弄来推荐信的,一般人是没办法进去借读的。”

说起岳麓书院,孙山眼里冒光,他好想去看一看,读一读传说中的四大书院。

更想去会一会书院里的大儒,他恨不得立即收拾行李,飞奔到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