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332章 再次回府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伯民千叮万嘱地说:“山子,你可要在府学好好待着,莫要乱走,外面危险,拐子佬特别多。莫要贪玩,也莫要轻易信人。”

此时孙伯民,孙山,书童孙定桂来到曾家镖局门口,今日有镖队回黄阳县。

孙山满头黑线,他已经15岁了,算得上半大成人了。

有些早的小子已经娶妻生子了,孙伯民还当孙山是三岁儿童,叮嘱又叮嘱,把他认为危险的事一股脑地输出,让孙山莫要冒险去做。

孙山非常理解地点了点头:“阿爹,你放心,我不出去。我是来府学读书的,不是玩的。”

孙伯民听到孙山如此爽快地答应,非常满意,转过头,看着新上任的桂哥儿。

嘱咐道:“桂哥儿,你跟山子来府学,你可要好好照顾他。山子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乱来。不懂就问山子,你们是一个村里的,一个族里的,出门在外,要相互帮忙,知道不?山子好,你才好,山子不好,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孙伯民跟孙定桂讲述非常古朴的“一荣俱一荣,一损俱易损”的在世道理。

孙定桂想也没想就点头:“民大伯,我知道了,山哥叫我走东就走东,走西就走西。山哥是秀才,肯定比我聪明。他吩咐要做的事,肯定要做。这些我都知道的,村长阿爷和族老爷爷们早就跟我说了。我会听山哥的话了。”

孙定桂转过头看着孙山说:“山哥,我有什么地方做错的,你要教导我,我这个人比较笨,要不然做错了也不知道。”

孙伯民看到桂哥儿态度非常好,心里非常满意,笑着说:“桂哥儿,你说的没错,反正山子叫你做事,不懂就要问。问了还是不懂,那就照着做就行。孙家村,山子最聪明了。你人笨没关系,跟着聪明的人走就好了。”

顿了顿,继续说:“桂哥儿,你跟着我家的山子,我不会亏待你的。要是表现好,就给你发工钱。等你大了,就有钱娶媳妇了。”

说到娶媳妇,桂哥儿黝黑的脸蛋又变成黝红了,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不要钱,给饭吃就行。不娶媳妇,我还小。”

孙伯民哈哈大笑,拍了拍桂哥儿瘦弱的肩膀,他是想不到这么消瘦的身子力气那么大。

不过这样正好,可以做山子的护卫,能护着山子。

孙伯民又对孙山说:“山子,桂哥儿有什么不好的,你要指出来,让他改正。桂哥儿是你半仙爷爷的孙子,咱们要好好培养。当初多亏了半仙爷爷指路,你才能好好养大。”

说到这,孙伯民望着远方,带着淡淡地忧愁,不知道想什么。

随后对着孙山说:“咱们与孙半仙有缘,如今桂哥儿来我们家做事,我们要好好教,让桂哥儿有条好出路。孙半仙在天之灵也会保佑我们的。”

说到孙半仙,襁褓的记忆又回归了。

孙山的名字还是孙半仙起的。兜兜转转,孙半仙的后人又跟他产生关系了。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孙山点了点头,对着孙伯民说:“阿爹,你放心,我会好好教导桂哥儿的。”

对着孙定桂说:“桂哥儿,你来我身边做书童不是享福,是做事的,这个我早就跟你说清楚了。既然你接受了,以后就要听我命令,知道不?”

桂哥儿急速地点头:“山哥,我知道了。”

孙山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桂哥儿来了孙家,眼力劲虽然不多,但实干。叫他干活就干活,从不抱怨。

苏氏和黄氏在家里让桂哥儿帮孙山洗衣服,倒夜尿,整理衣服等等。

桂哥儿一开始害怕做错,笨手笨脚,慢慢地找到节奏了,越做越顺了,因为这些活在家里做惯,自然会做。

孙山非常不自在,他让桂哥儿做书童,帮他打水,送信,捎带口信,或者做跑腿。

从未想过让桂哥儿洗内裤内衣,倒夜尿。

这样也太奴役别人了,孙山根深蒂固的思想好难接受。

谁知道,第一个反对的是桂哥儿,他说这些事村长阿爷早就说过了,做书童就是要干这些活的。

他是孙山的书童,做这些事天经地义。

苏氏和黄氏也劝诫孙山要接受,这些琐事很繁琐,书童做了,孙山就能多些时间读书了。

如果书童不做,那要书童干什么?

家里请书童,就是为了让孙山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不用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羁绊,耽误考举人,考进士。

孙只好无奈地接受,想着到府学,自己多做些,桂哥儿就少做些,他真的不习惯外人干这种私密的事。

谁知道第二天村长就找上门,跟孙山说了好多好多的话。

重点指出桂哥儿先是他的书童,其次才是他的族弟。该他做的事就让他做,要是不让他做,他也学不到东西。

他在孙山身边做事,村里的小子可羡慕。

就算孙山倒大霉,一直考不上举人,但也是没人敢欺负的秀才。

在秀才公身边干活,别人抢破头都抢不到。

村长叫孙山安心让桂哥儿干活,轻的活,重的活,脏的活,净的活,只要桂哥儿能干的,全让他干。

村长跟黄氏,苏氏,孙伯民一样的想法,孙山的主要目标是读书,考举人,考进士。

村长迫切地希望村里出一名举人老爷,如果出一名进士老爷,官老爷更是祠堂冒烟。

而目前来看,只有孙山最有希望。

村长当然会希望孙山责无旁贷地好好读书。

孙山没办法,只好按照村长等人要求做。琐碎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给桂哥儿干。

甚至梳头,桂哥儿也跟苏氏,黄氏学,好好帮孙山整理仪容。

送走了孙伯民,孙山带着贵哥儿返回了府学,他的读书生涯又要开始了。

府学一切都没有变化,人还是那些人,景还是那些景,只不过孙山的斋舍多了个书童孙定桂。

桂哥儿乐呵呵地跟在孙秀才身后,他身上的衣服是崭新的,鞋子,甚至发带也是崭新的,跟在孙秀才身边,有肉吃。

吃饱穿暖,此时此刻,他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