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徐晚婉一身素衣,亲自扶灵,将娘亲安葬好。
回来的路上,看着爹爹的父亲有些佝偻的身影,徐晚婉默默的想,她一定要坚强,不只是为了自己,还要为了父亲。
一切回归到了正轨,有些伤痛也会随着时间默默抚平。
生死离别,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事情。在不舍,也拗不过意外。
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将来和意外哪个会先到,唯有将自己的每一天过的都不留遗憾,自己的人生也不会遗憾,即使是死亡也能坦然面对。
春去秋来,匆匆两年又过去了。
这两年发生了许多事,建文帝的柔妃娘娘生了一对龙凤胎,分别是四皇子李守,三公主李明珠。
明珠明珠,视为宝珠,皇上相对于其他公主,最爱这个小公主,据说因为这个小公主长的比较像皇贵妃娘娘。
而对于四皇子,虽然也是疼爱有加,但远不及对三皇子的疼爱,三皇子李昭,天生紫眸只比太子李恪律小两岁,如今已经十七岁。
据说容貌俊俏,但性子古怪,不喜文书,爱好骑射与捕猎,太子殿下对这个弟弟也很是疼爱。
而陛下在所有孩子中,最疼爱的莫过于太子殿下。
这两年,太子殿下明于庶事,纤毫毕晓,资质雍容,柔而不断,志尚冲雅,精于谋略,纵横有道。
贤明高尚,得到臣子们的一致好评。
建文帝也有意磨练,在南方水灾时,派太子前往赈灾,而太子殿下也不负所望,雷霆力行,私服出访,查贪官,救赈百姓。
百姓们纷纷为太子立像,感念恩情,曰之为仁德。
在东夷在边境扰乱时,太子殿下亲自挂帅,利用地形之势,携程颐、陆寻两名年轻武将,趁东夷将士不注意,快速突袭,分散兵力多路并进,敌人被打散后,再迂回包抄。
历经三个月,最终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太子殿下有勇有谋,深受武将们的拥戴。
而又广收门客,知人善用,宽厚仁爱。
天下人皆赞太子。
而太子殿下容貌甚伟,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丰姿隽爽,温和如玉。
正所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如此翩翩少年郎,贤名在外,又马上弱冠,帝都里的姑娘们都默默倾心,等待一年后太子殿下弱冠后的第一次选秀。
徐晚婉从未见过太子殿下,但对他的威名如雷贯耳,心中欣喜百姓将来有一个仁厚的君主。
徐晚婉这两年自娘亲去世后,奋发图强,将琴棋书画努力钻研,也学了个七七八八,虽然在帝都小姐们排名不算上乘,但也是中游偏上,不再是两年前的末梢了。
如今已经十五岁的徐晚婉,相对于两年前的稚嫩清纯,更加艳丽多姿。
鹅蛋脸白如凝脂,艳如春花,蛾眉敛黛,柳叶尖尖,妙目中一双杏眼秋波流转,精致的鼻子细巧挺秀,唇色红润如朱丹。
姿态曼妙,婀娜多姿,整个人像花一样娇艳欲滴。
若是单论颜色,当属帝都第一美人。
但是帝都还有一女,同样清丽可人,秀眉美目,眉目清雅,晶莹剔透。
整个人也是清丽绰约,清纯朴雅,只是才情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身有不足之症,自小体弱,却娇弱如西子。
与徐晚婉并称帝都双姝,而此女则是帝都第一美人。
正是内阁学士辛宗申嫡女辛灵。
才貌双全,君子好逑。因为今年已经十六岁,门槛快被提亲的人踏破,但是未闻辛姑娘有心仪之人。
而徐晚婉这两年也与京城贵女相结识,并与大理寺侍郎嫡女孔云洛成为好友,相遇甚欢,经常约与出游。
程颐忙碌起来,不仅要作为太子伴读到文华殿上课,还要去五军营训练。
这两年更高大俊逸,孔武有力,加之与太子一块打败东夷,已成为最年轻二品卫军长。
名声大噪又玉树临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帝都内不少女子都芳心暗许。
但是因为程颐与徐晚婉交好,再加上程颐的确实不懂怜花惜玉,直接拒绝的小娘子数不胜数,让许多小娘子望而却步。
所以即使已经弱冠,婚事也没有着落。
徐良渚自从丧妻之后一直未娶,府中有青采料理事务,他便专心从政和教导女儿。行事作风颇受建文帝喜爱,而也已升至三品中书侍郎。
周刺史家的嫡子周琦煜作为太子伴读,文采斐然,颇有谋略,也已经为最年轻五品郎中。
唯一一个缺点就是过于风流倜傥,自从爱慕之人陈卓雅十六岁出嫁,跟随丈夫上任远离帝都之后,周公子便开始游戏人间,出入酒楼。
但是令人恨得牙痒痒的是他却才情依旧,未误过正事,精于策论,对于国情之事侃侃而谈。
对于这位年轻的新秀,建文帝是又喜又恨。
两年前因守城之战名声远扬的陆寻,因为在东夷之战的出色表现被加封为二品总兵,年仅二十一岁!
可谓是风头正盛,虽然各大臣有意,但是东夷平定后,回帝都向皇上述职的时候,大公主在殿外遇到了陆寻,据说是对仪表堂堂,年少有为的陆寻一见钟情。
只是陆寻是什么意思,现在还不明确,毕竟如今圣旨也没有赐婚,但是众人也不敢虎口拔牙,去抢皇帝女儿所钟意的男子啊。
只是他俩的事情已在帝都传的沸沸扬扬。
这两年还发生过一件大事,皇贵妃娘娘有孕却未能保住,建文帝震怒,将景仁宫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全部杖毙,在皇贵妃娘娘的求情下只留下了一位名叫修竹的贴身大宫女。
即使太子也曾劝阻过陛下,但是无济于事。
这便是建文帝,既贤又有“戾”,这便是不可揣测的圣心。
而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的母家王氏一族,因为建文帝严厉打击世家大族,最近两年也有些许的落寞。
大皇子李荣因为即将弱冠,分封临阳,为诚王,甫一弱冠,选定王妃之后,就出发前往封地。
这块封地偏远富饶,但又易攻难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为了太子殿下扫除一切可能的障碍。
世人皆知,建文帝最偏爱太子殿下。
十日后,因为建文帝四十五岁的生辰即将到来,各藩属国将前来进贡,所以帝都的警戒也加强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