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雨燕轻轻拍了拍林淑芬的肩膀表示安慰,心中暗自腹诽。
是啊,冉国强以前是不这样,要不然林国文也不会把他最心疼的女儿嫁给冉国强。
冉国强后面的毛病,有一部分是原生家庭的原因,而很大一部分也是林家人惯的。
每次林淑芬生了女儿,林国文就出钱出力好像在“弥补女儿犯下的错”。
而冉国强对林淑芬不好,还有他的重男轻女,其实林国文都看在眼里,可他并没有站出来为女儿撑腰,而是选择用财物去弥补,希望以此来感化冉国强。
长此以往,就让重男轻女的冉国强更加变本加厉,对林国文也没多少尊重了。
反正尊重不尊重,林国文都会惯着他。
但这一切,冉雨燕也只能心里腹诽,表面上可不敢说,她怕惹得林淑芬伤心。
冉雨燕扶着林淑芬坐下,劝道:“今天出门买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会找个人来帮忙带小五,你要走出家门,去上课,去学会计,去考文凭!
嫂子,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也不能总把自己圈在家里做家庭妇女!
嫂子,你要像我一样,走出家门,去做职业女性!你能行,肯定行!”
林淑芬抬起头看着冉雨燕,她的眼睛里有希冀,还有一丝不确定,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
“小燕儿,你真的觉得嫂子能行?”
“当然能行!你且看你把女儿们教得多么优秀,她们的妈妈能差吗?
相信我嫂子,凭你自己的努力,不出三年,林伯伯每次进城,你就能自己掏钱给老爷子买车票。
老爷子回家的时候,还能带着你给准备的特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提溜个破布包!”
想到老父亲微微佝偻的身影,林淑芬眼里的最后一丝犹豫也被坚毅代替。
*
只提溜了一个破布包回家的林老爷子此刻正在家里纳闷。
明明只是一只小小的藤条箱子,拎起来轻飘飘的,冉雨燕是怎么做到在里面塞了四瓶白干,六条牡丹,还有冰糖,红糖,长白糕,鸡蛋糕,奶粉,麦乳精,挂面,肥皂,香皂,牙膏,毛巾……
甚至最底层还摆了六十个鸡蛋和两条五花肉!
而更奇怪的是,明明这些东西都是从藤条箱子里拿出来的,可林老爷子再想往回塞,却又装不下了!
林国文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大大的问号,难不成是自己太笨了?
果然还是多读书有用处,看人家读书人装的箱子,就是再给他两个更大的箱子都装不下!
二狗子在空间里偷笑,顺便给冉雨燕汇报:“咱太姥爷已经把箱子里的东西都掏空了,箱子里的那一层灵力我就撤回了。”
冉雨燕用小箱子装东西一是为了不让冉国强唠叨,二来也是为了方便林国文拎着轻便。
要是没有二狗子施加了一层灵力在箱子里撑着,哪儿能装得下那么多东西。
林国文收拾完屋里,还琢磨着要不要把这些好东西给冉家送去一半。
思考了一袋烟的时间,林国文决定——不多那个事儿。
冉国强的工作是他给安排的,小两口的日子还能过得那么紧巴,想也知道冉国强平时没少贴补冉家。
老爷子自言自语了半天,才算是说通了自己。
第二天,林国文挑了一包挂面,又包了一小包冰糖,还拿了几块鸡蛋糕,去隔壁谢谢邻居的帮忙。
隔壁一家姓崔,林国文不在的日子,都是崔家人帮忙照顾着他的地。
虽然夏天的农活儿不算重,但浇水灌溉少不了,林国文还是要上门感谢一下的。
崔家有三个小子,都已经结婚了,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和和睦睦倒也热闹。
林国文和他们说了会儿话,放下东西就要下地,被崔家的大儿子崔广生拦住了。
“叔,您就甭下地了,我家的粮食都打完了,今儿个我们兄弟就去给您收地,最多三天,我们保准干完!”
林国文以为是崔家人收了东西不好意思,还客套了几句。
但林国文背着镰刀下地的时候,见崔家人真的是在给自家收粮!
不光是崔家的三个小子,还有村里张家、王家、李家、赵家的小子们也都来了。
人多力量大,眼看着林家的地就要收完了,林国文只得张罗着,让孩子们干完活儿都来家里吃饭,他给大伙儿做面条。
林国文老伴儿走得早,女儿嫁出去,儿子在县城读书,家里就只有他自己。
这些活儿要是他自己干,起码得半个多月才能收完。
但是今儿个,牛栏沟大半劳动力都来帮忙,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粮食都收完了。
林国文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大家,只能把挂面和鸡蛋都掏出来,给孩子们煮面条,每个人的碗里都结结实实地埋了两个大荷包蛋,还蒸了一大锅肉包子。
小伙子们也没多客气,每人吃了一大碗面条,又加上两个肉包子,吃饱了继续干活儿。
林国文被乡亲们的热情搞得有点手足无措。
林家是外来人,到牛栏沟不过二十多年的光景,不算有根基。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不过林国文并没有忐忑多久,就有人来解开谜底了。
村支书来找林国文喝茶下棋,话里话外都在问他和老首长的关系。
林国文心里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
一定是老首长给牛栏沟这边打过招呼,所以村里人才会这么照顾自己。
林国文不想给老首长添麻烦,便打了个哈哈把村支书送走。
今儿他要是点头承认自己跟老首长有关系,明儿就得有人上门,托他办事儿。
林国文只是个老实的庄稼汉,他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
至于今天大伙儿对他的优待,林国文以后也会想办法还给大家。只是要去难为老首长,这是万万不能够的。
送走了村支书,转头又来了个赵媒婆,竟然是要给林国文说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