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有机会参加跳级考试,也为了自己“好学生”的人设,冉敏只得赶紧回家学习去。
毕竟她出门的时候,连书包都没拿。
而这会儿,冉敏才想起来,她出门之前没给冉国强做饭,也没给冉国强留字条说自己出门的事儿,她还得赶紧想想回家要怎么跟冉国强解释。
冉雨燕一直等到冉敏走出院子,才喜笑颜开地拉着林淑芬说:“嫂子,今天还有个大喜事儿要跟你说呢。刚好林伯伯也在,咱们今天喜上加喜!”
冉雨燕说着,就把冉静又往前推了推。
冉静有点不好意思,脸上浮起一抹红霞,双手扯着衣角,微微低着头说:“赵经理夸我能干,说想要给我转正,以后我就有工资了。”
说着,冉静就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绿票票递给林淑芬:“妈,这是赵经理给我的两块钱,说是我这个月的工资,以后还能涨。妈,您帮我收着吧。”
七零年代半工半读是一种常态,不过大多是在职的工人因为文化不足,才被工厂送去读夜校。
像冉静这样,以高中生的身份入职国营饭店,别说在滨市,就算是全国估计都没几例。
赵经理也是用饭店的成绩说话,才给冉静要了这么个名额。
关东煮的小摊子赚钱多,但不收粮票就不合规定,所以这部分钱,赵经理是一分都不敢贪。除了给大伙儿分的奖金之外,其他的全都加到饭店每天的营业额里。
如此一来,这家小饭店的营业额就像坐上火箭一样,一下子就冲到全省第一的位置。那些个规模更大的饭店都没有他们这家小店的营业额高。
赵经理的饭店拿到名次,上面当然也高兴,而赵经理别的没要,只提出要增加一个工作名额,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一台冰箱。
就这么一点要求,再加上冉雨燕给准备的几条好烟,几瓶好酒,赵经理只是往商业局勤跑了两趟,冉静的工作就落实了。
冉雨燕今天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冉静的时候,还特地跟她说:“工作的事儿别让你爸知道,你的工资你自己留着。
你爸手里不缺钱,要是有那个心思,就去孝顺你妈和你姥爷。”
所以今天当着冉敏的面,冉雨燕就没提冉静有工作的事情。
林淑芬欣慰又有点心疼地摸了摸冉静的头:“我们小静长大了!钱你自己存着,以后想买书,咱就不犯难了。”
冉静以前想读书,都只能跟老师借,冉国强是绝对不会给钱的。家里只有冉敏想买课外读物的时候才能要到钱。家里唯二两本课外书《杨家将》和《呼家将》就是冉敏买的。
林淑芬知道冉静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惜她自己不赚钱,没办法供着女儿。如今冉静有钱了,她当然不会觊觎。
接着又对冉雨燕说:“小燕儿,真是多亏了你,孩子才能有这么好的工作,嫂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了。”
如今没有高考,即便是高中毕业之后,自己想找个好工作也不是很容易。
国营饭店工作强度不大,工资高,待遇好,谁不想去啊!
冉雨燕本尊当初不也是哭着闹着要进饭店,可是饭店的工作稀缺,即便有空岗位,她们也掏不起那个钱。
如今冉静还没毕业就拿到了工作机会,这对于林淑芬来说,真是解决了一块心病。
林国文也知道自己是误会了这位“小姑子”,老人紧张得直搓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冉雨燕当然不会跟老人家计较。
再说了,林国文讨厌的是以前的冉雨燕。那位姑奶奶,谁不讨厌啊!
冉雨燕轻松几句话就把这一丢丢尴尬的气氛岔过去了,还跟孩子们一起起哄,让冉静用第一个月的工资请客。
本来是逗冉静玩儿的,冉静却当真了。
冉静看了一眼姥爷脚上打了补丁的布鞋,手里捏了捏仅有的两块钱,第一个想法就是想给姥爷买一双新鞋。
姥爷这些年省吃俭用的,供着她们姐妹几个,姥爷心疼她们,冉静也心疼姥爷。
可是一双布鞋要十块钱,冉静这点钱根本不够。
冉静在心里上记着,存下一块钱,等攒够了十块钱,就去给姥爷买鞋。
冉静也想给妈妈买点东西,可是妈妈现在被小姑照顾得很好,衣食无忧,冉静暂时想不到能给妈妈买什么东西,便存下五毛钱,等想到了再说。
还有就是小姑。
冉静的眼神在冉雨燕身上停顿了很久。
小姑忽然的变化,给家里带来的变化不容小觑。可是这么大的恩情,她要怎么回报呢?
冉静在心里默默地记上一笔,不管以后小姑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至少现在她让妈妈和妹妹们都过得很好,还给自己安排了工作,以后就用一辈子去孝顺小姑吧。
晚上林国文想要回大杂院,冉雨燕说什么都不肯。
“林伯伯,您是来看我嫂子的,现在我嫂子就在这里,您还要去哪儿啊!”
冉雨燕示意冉杰和冉媛把姥爷留下,自己带着冉静上楼,给林国文收拾房间。
二楼还有两间空房,是留给冉敏和小五的。
三楼也有两个空房间,一间是原来的客房,被冉雨燕改造成了冉国强的书房,里面有一张沙发床,放倒了就能睡觉。
另一间是杨美丽的琴房,暂时还空着,若是需要,冉雨燕随时也能布置成卧室。
冉雨燕犹豫了好半天,若是让林国文跟自己住三楼,老爷子肯定觉得别扭。
可若是让林国文睡冉敏的房间,以后老爷子再来,又要怎么安排?
想了一下,冉雨燕才跟冉静商量。
“小静,小姑跟你商量个事儿,把你的房间收拾出来,让姥爷住,行吗?”
冉静乖巧地点点头:“行,我今儿去跟我妈睡。”
冉雨燕拉住她,脱口而出:“你跟小姑睡呗!”
冉静神色古怪地打量了一眼冉雨燕,问:“小姑,你又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