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长的路,也挡不住,两颗火热的心,不变的位置,不变的景色!
熟练的从车上下来,熟练的拿到了行李,熟练的…不对!
三轮车可比驴车高多了,装东西时车上得有人接着!
二牛,你不在车上接东西,下来干啥?
听到老爸的声音,刚从车上跳下来的弟弟,又爬回了车斗。
装好行李他和妹妹也上了车斗。
哥,姐,我想你们了!
嗯?我们两个愣住了,这傻二牛,啥时候学会煽情的?
来,过来跟哥说,这话是谁教你的?
李青松试探的问道!
哥,什么话?
就你那个想我们的话!
哈哈,告诉姐,你怎么想我们的?
啊?姐,电视上不都是,这样打招呼的吗?
他俩对视一眼,这电视得要控制一下了,弄不好就教出一个口花花了。
有车就是不一样,想想以前走着回家,啊,这么远怎么走到的?
三里路,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快是快就是太颠了,石子路再加上农用车,是真的酸爽。
作者提醒,不习惯的人,千万不要尝试,会让你吃多少吐多少!
快到家时就看到,红砖砌的院墙,两米多高,看着就顺眼。
高大的门楼上面,也用的是瓦片,底下站十来个人,躲雨是没问题的。
从大门口到院子里,整个用水泥沙子做了硬化,西面多出来三间房,东面靠厨房也多了两间房。
(农村盖房子,都会预留以后盖房子的地方)
最早的三间老房子,用水泥重新勾了一下砖缝,看着新了不少!
整个院子十一间房子,驴棚鸡舍猪圈都用上了红砖,还有一个大大的车棚,整个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
这绝对是附近村头一家!
他和妹妹站在院子中间,看着用了一年时间改变的生活环境,一股豪情自心底升腾而起!
正准备说点啥呢,就听老妈说,你俩跟个木头墩子一样,杵那干啥?
灰溜溜的,跟着老妈进了堂屋,一样的动作,一样的场景,就像几十年的老电影,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分完东西的众人,各自拿着东西,去自己私密的地方藏起来,他就在后面乐呵呵看着!
以前房少,藏东西的地方,大家心里都知道,就是不说而已!
现在十几间房,老爸老妈都给分配好了!
正房有五间,爸妈占三间,最东面的一间是他的。
寓意,东宫太子…最西面的一间是妹妹的!
(注:堂屋也就是主卧,都是大两间,入深四米宽八米,只要家里有老人,都是老人在住)
小弟就住,靠伙房新盖的大两间,今年老爸把住人的屋子,都给砌了新炕,还贴了瓷砖,看着就大气上档次。
背西朝东的三间屋子,也是一大一小,收拾的干干净净!
家具都是新做的,看样子,是给我们准备的婚房,他和妹妹饶有兴趣的,好好参观了一下。
那是真不错,大两间的屋子还吊了顶!
农村吊顶用的都是石膏板,里面加了玻璃丝,用的时候戴好口罩!
注:农村盖房子,一般都是入深四米,也就是说,从进门到墙根是四米。
这个一般不会变,因为木材厂做的椽子,都是这么长。
一间房的宽度,是没有标准的,但是不会离谱,小点的一间房长四米宽三米,只会大不会再小了。
当然宽里面不会出现四米,(3-3.5)大两间就有的说了,宽的话最低六米,地基够的话就会达到八米。
这时老妈进来说,你俩啥时候办酒席?
妹妹永远都是被动的,她是不会有意见,所以只能他说话了!
妈,等放寒假我们就办,正好够年龄领证。
行,你们可抓紧,东头老马家,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看着就稀罕!
额,老妈的八卦消息,是我们队,最快最准确的。
只要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肯定没错,但是会被她,描述成什么样子,那就不好说了。
妹妹拿着,她给她的小姐妹,准备的礼物走了。
弟弟的屋里坐满了小伙伴 ,电视搬他那个屋了,老妈说她熬不住!
老爸拿着他的零钱,还有自己给他买的好烟也走了!
老妈一件一件的,试穿着她闺女给她买的衣服,老妈当年也是个美女,要不然,也生不出那么漂亮的女儿!
而他坐在门口,等太阳落山,计划着是,先打麻将呢!还是先找人喝酒?
早就忘了不喝酒的誓言!
哎呀,真热,不行明天必须买风扇,一屋一个落地扇,要不然这个夏天怎么过?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早晨,还是原汁原味的节奏!
老妈挨个屋,敲门喊两声,谁要是不起她就掀被子!
妹妹喂猪喂鸡,弟弟给驴饮水,老妈做饭,他和老爸给车加油,往车上装工具,因为昨天就说了,今天要给麦子打药。
能装十五公斤的塑料桶三个,装满水放车上,喷雾器两个,一塑料袋的农药,都放车上,就等吃完饭出发了。
早饭还是很丰盛的,一盘子油饼,冬天腌的猪肉 和菜园子里铲的韭菜,炒了一盆。
一人一碗小米稀饭,吃的每个人都满嘴是油。
农忙时必须吃好点,油水要足,不然干不了几下,就没劲了!
饭后,三个男人就出发了,干的快点,中午就可以干完。
从家里出发到地里,两里多,我们家还算好的,搬来的早,分地时比较近,后面搬来的,远的都有十里地…
啪啪啪,几分钟就到了地头…
老爸给两个喷雾器配好药,我拿塑料桶给添上水,不能太满,走路时容易晃出来…
一人一个喷雾器,背起来,他从东往西来,老爸从西往东走,我穿的衣服,是老爸干活时用的。
打药时不能走的太快,要确保喷洒的均匀,今天的天气正好没有风。
要是有风就别打了,那种纯粹是浪费。
(注:有眼镜的就带上,如果没有就眯着眼,不要把农药溅到眼睛里,嘴上要带口罩,这家伙有毒)
这个时间,是小麦灌浆的重要节点,要保证水源充足,还要做好杀虫。
十二点之前我们就干完了,收拾东西回家。
八亩地,我们一人四亩,带的东西都够,每亩地用多少,都在农民心里。
不是说只有八亩地,是只种了八亩麦子,其它先不细表!
到家之后换衣服洗漱,头手脚都得洗!
(洗澡是没那个条件,隔几天用大盆坐在里面洗洗,)
中午吃的是面片,大海碗装大半碗面片,再配上炒鸡蛋。
烫的韭菜装盘,谁吃谁放,油泼辣子一碗,里面放个小勺子,放多少自己掌握。
用油炼了一遍的醋,还有一盘子的甜葱,切成一节一节的。
当然还有一小蝶的盐,甜咸自己掌握。
我们爷仨吃的满头大汗,一人两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如果是两个呐?(有点同情王铁栓了)
我们这有个习俗,男人没吃完,女人不上桌!
老爸拿着板凳到外面屋檐下抽烟。
我和小弟到西屋凉快去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西屋就凉快?这就是地理的学问了。
背西朝东的屋子,只有早上的太阳才能照到,早晨的太阳是没有什么温度的,所以西屋又叫阴屋,
住在西屋的人,容易得风湿,潮气太重,所以经常开着窗户透风。
它夏天比别的屋凉快,但是冬天,也比别的屋冷。
晚饭时给老爸说,爸,明天咱们去买电风扇吧!太热了,晚上都睡不着!
行,那就给你和小影,一人买一个,我和你妈就不买了,这些年都习惯了。
我也要风扇,小弟叫唤起来了!
你要风扇干啥?你睡着了,把你背出去卖了你都不知道,老妈接儿子的短。
惹的一家人大笑不止!
别说了,都买,买四个我们大家都有,再买一个吊扇,装厨房里,这天做个饭,就跟淋雨了一样。
村里做饭用的都是大灶,烧的是玉米杆啊!小麦杆!
只要是,地里的庄稼杆,都可以烧,这就导致做饭时,看火的那位是真受罪啊!
第二天早上晨练完,我们的晨练就是干活,一院子的嘴,你得让它们吃饱吧?
猪要过年,鸡要下蛋,驴要干活!
早饭后,给三轮车加水加油,出发!
今天只有,老妈看家其它人都上车了,没办法,一年到头就去不了几次镇上。
赶上了,还不得去转转?哪怕不买东西看看也行。
还是原来那家店,老爸跟老板,天南海北侃大山,就为了能便宜点!
他们兄妹三个挨个挑,最后选的是长城牌的落地扇,没别的就风大,(他们不怕闪了舌头)
老板从仓库里,搬了四个没开箱的,一个一个插电试 ,这东西你可得试好了,出了这门,可就没人给你负责了。
一台最后定价三百八,又买了一个吊扇一百二,总共一千六百,零头老板给抹了。
他们爷仨乐呵呵的,往三轮车上装,老板也乐呵呵的给帮忙,他今天这生意做成,都赶得上一周的买卖了。
啪啪啪,柴油车独有的声音,打断了路中间赶路的人和自行车,都知道拖拉机来了,赶紧往路的两边闪。
唉,这全根家又买啥了?
我看像是电风扇!
是电风扇,还买了好几个!
家里出了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啊!
我听说是他家老大,写书挣的钱!
也不知道写的什么书啊?能挣这么多钱,你看他们家今年修整的,没有几十万是出不来的。
李全根家里,又买了电风扇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