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敢?”

“怎么不敢?”

孟晓曼对两人抬了抬下巴,“五百块钱,你们做不做?”

反正睡哪个娘们都是睡,还有这么多钱拿,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

“做!不过你现在就得给钱。”

“你们不能这样,你收了我的钱···”

内心恐慌。

孙淼淼拼命挣扎,却被死死按住。

只能暗自祈祷孟晓曼身上没那么多钱。

然而,注定让她失望。

孟晓曼掏出了一沓钱。

“不要,求你,不要···”孙淼淼乞求道。

然而,孟晓曼不为所动。

孙淼淼又看向两个男人,“我给你们五百,不,一千,求你们不要动我···”

男人看了她一眼,眼神猥琐:“等会你人都是我们的了,更何况钱。”

孟晓曼松开了钳制她的手,孙淼淼下意识想逃跑,却被另外两人拦住了。

孟晓曼没再看三人一眼,径直离开了。

黑暗的巷子中,传来呜咽声,但很快消散在寒夜中。

没两日,海市报纸的版面中,刊登了一则寻求案件信息的新闻:一女子酒后归家途中,被人强暴,精神失常,而罪犯却了无踪迹。

孟晓曼没有接受学校的毕业分配,将精力放到了经营铺子上。

这一年来,海市的服装店开了许多,海市自产的、羊城批发的,各种服装纷纷涌入。市内的各大百货商场,进货的时候也纷纷紧跟潮流。

服装市场火热,但竞争也日益增大。

依琳服装店凭着先机,在海市众多服装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同时也面临着被同行模仿的压力。

孟晓曼的服装店,收入也不似从前。

面对这样的困境,孟晓曼找江若琳商量后,两人打算在海市开自己的服装厂。

这样生产的服装专供依琳服装店,就能以此跟其他服装店进行区分,提高竞争力。

不同于依琳服装店,服装厂的投资,孟晓曼占大头。

这一年多挣的钱,除了投资新店,买了三套郊区平房外,还剩下不少三十来万,孟晓曼打算全部拿出来建云裳服装厂。

江若琳则拿出了二十万。

选址、租地、建厂房、购置机器、招工人···,等一切事情办好,已经是暮春了。

布匹是从古康平的纺织厂订购的,然后送到印染六厂进行印染,再送到服装厂裁衣,最后送到依琳服装店上架售卖。

孟晓曼关了云裳服装店和裁缝铺,将聂小双、李银花、周大娘等人等店员都招到了服装厂。

她从学校的美术系招了几个有绘画功底的人,成立了服装厂的设计部,亲自负责,同时负责厂子的管理。

服装厂的占地规模并不太大,资金大头都花在机器设备购买和车间的搭建上,厂子里采用的流水线模式,每个车间只负责一道工序,提高生产的效率。

云裳服装厂生产的衣服,是根据最新流行,稍加改进、设计而成的。为了稳妥,云裳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只占依琳服装店的一部分,等顾客认可后,再逐渐增加。

等服装厂走上正轨,已经到了初秋。

这天,孟晓曼从服装厂下班回家,顺路去学校接安安放学。

安安已经六岁了,上了一年级,翠翠,升学入了高中,由于高中离家有点远,便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家。

萧向东又往上升了一级,刚上任,工作很忙,有时候周日都要处理工作。

明华路的别墅装修好了,但是两人都比较忙,一直没来得及搬。正好收到吴奶奶的传真,说中秋节带儿女回海市探亲。

孟晓曼打算等吴奶奶回来再搬家,也算完成了帮吴奶奶看房子的嘱托。

周日,孟晓曼和萧向东都在家,打算将吴奶奶的房子给收拾收拾,将要自家暂时用不到的家当给规整好,等搬家的时候方便点。

“这个黑白电视机要不要卖了?省得搬了。”

项鹏的电视机生意做得红火,在孟晓曼上次去羊城的时候,又给她送了台彩电,这台黑白电视机就闲置了。

电视机没用多久,还很新,卖旧货可惜了。

萧向东:“行,等上班我问问战友,有没有人想要,便宜点卖了。”

吃完午饭没一会,徐英卓过来了,自从孟晓曼答应让萧向东教他身手后,这孩子周日得空都会过来小半天。

刚开始徐英卓的父母不放心,后来见他锻炼后,吃得多了,人也精神了,便不再说什么了,还拿了谢礼过来拜访。

看着他打过一遍军体拳后,萧向东开了口,“基本的东西你都学的差不多了,以后按照这些自己锻炼就行了,不用经常跑过来了。”

又不是当兵,这一年多来学的东西,强身健体和防身足够了。

徐英卓虽然不舍,还是点点头。萧叔叔这么忙,还抽空教他,他心里很感激。

“那我以后还能过来找妹妹玩吗?”

“当然可以。”

中秋节前几天,吴奶奶带着家人们回来了。

晚上,请孟晓曼一家去吃饭。

请客的地点是海市着名的锦江饭店,到了包间,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

孟晓曼一眼就瞧见了坐在中间的吴奶奶,头发比之前白了不少,不过精神头很好。

“晓曼,你来了,快坐。哎呦,安安,过来让奶奶瞧瞧,翠翠都长这么高了。”

吴奶奶跟安安、翠翠亲热了一会,才像想起什么似的,“看我这记性,何田,快把我给他们买的东西拿出来。”

一个四十多岁,短发干练的女人,拿出几个包裹。

边掏边说,“这两件裙子是给孩子的,在香江铜锣湾买的,五六十块钱一身呢;还有这条丝巾和这男士衬衫,都是商场的牌子货,一百块钱都拿不下来哦,是给你们俩的,内地可是没有的。”

说完,想象中千恩万谢和恭维一点没有,只是得体不失礼的一个谢谢。

何田心里有些不忿,暗骂这些人不识货,责怪母亲这么远还要她给人带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