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曼也乐意给她指点。
“当然可以,最好挑轻便些的小玩意。”
三个人当中,萧向美脑袋最灵活,最适合做生意。
“那我就挑些女孩子喜欢的头花发卡头油和雪花膏之类的吧。”
萧向东单位正儿八经的假期只有三天,又加上未休的探亲假,一共积攒了半个月的时间。
走前,孟晓曼将裁缝铺定做的衣服都完成后,便闭了店。服装店,也在给员工发完工资和奖金后关了门。
萧向东已经提前给萧铁柱几人去了信,让他们帮忙打扫下家里。
孟晓曼则收拾着要带的东西。
去掉来回路程上的时间,他们也只能在家过六七天。需要拿的东西并不太多,孟晓曼见能拿完,又买了些海市的特产,吃的糕饼,五香豆、梨膏糖、奶糖等,还有用的雪花膏、香皂等好用不重的东西。
店里的布匹,孟晓曼挑了几匹带上。还有自家店里的丝巾、头花,也带了些,准备送给芳姐她们。
孟晓曼也想过拿成衣,但是在海市流行的衣裳,在乡下格格不入,还不如布匹实用。
这几年,老家的房子院子都是他们帮忙打理着,还会寄山货等过来。
村里的生活不富裕,他们寄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从自家口里省出来的,这份情谊很珍贵。
腊月二十二,孟晓曼一家四口踏上了火车,萧向东托人买到了卧铺,一路上并不算难挨。
四天后,一行人到了南阳公社的车站。
刚下车,就看到了张栋梁和萧铁柱,两人蹲在一个骡车边,四处张望。
骡车是张栋梁和赵二磊两人合伙买的,俩人在做货郎的生意,从城里倒腾了东西往乡下卖,再从乡下收了东西往城里卖。
张栋梁将行李放在骡车上,解释道:“二磊前两年添了个闺女,小丫头落水发高烧,二磊两口子在卫生院照看着呢。”
卫生院就在镇上,孟晓曼打算探望一下。
清河比海市冷许多,孟晓曼给安安和翠翠带上帽子,又围好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萧向东抱着安安,翠翠依偎在孟晓曼身边。
来到卫生院门口,张栋梁和萧铁柱两人在外面看行李和骡车,孟晓曼拿出些糕点特产,和萧向东一起进了医院。
孙秀娥抱着女儿正在输液,看着女儿瘦白的小脸,满眼心疼。
赵二磊则垂头蹲在一旁,眼底晦暗不明。
自己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就是想要多挣点钱,让老婆孩子生活的好点。
挣来的钱,一大半都给了父母,用来当全家的花销。
谁知,一大家子人花着他挣来的钱,却这么对他的女儿。
因为一块糖果,小丫就被侄子推下河。
而弟弟两口子还有爸妈都护着侄子。
“不过是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当紧,淹死也就淹死了。怎么能跟我的孙子比,不过是发个烧,捂捂汗不就好了,去什么卫生院,浪费钱!”
赵二磊现在想起父亲的话,还浑身发抖。一时竟没注意到萧向东几人过来,孙秀娥戳了他两下,他才反应过来。
萧向东看他心里有事,两人去了外面单独说话。
孟晓曼则和孙秀娥说话。
孟晓曼将带来的东西放下,看了眼她怀中的孩子,“好点了吗?”
孙秀娥疼惜的摸了摸女儿的脸,“退烧了,烧的严重,大夫说还要再观察两天。你们一路辛苦,还麻烦你们跑来医院。”
“不麻烦,正好顺路。”
“天这么冷,你又带着孩子,医院都是病人,赶紧回去吧。等丫丫出院,我再去你家找你聊天。”
孟晓曼夫妻俩奔波几天,没来得及回家,就过来探望,而丫丫住院三天,家里人没有一个人来过。
孙秀娥一阵心凉。
不知道萧向东和赵二磊说了些什么,不过赵二磊的脸色好了一些。
出了医院,萧向东又去供销社买了些米面粮油和调味品等东西。
这段时间在家做饭用。
临近过年,地里没事,大家都在家里猫冬。
萧向东一家回来的事,除了写信告诉过的人,村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骡车绕过村子,直奔后村老宅。
远远的,孟晓曼就看到家门口站着几个人,近了,才看清是芳姐一家,张爷爷,还有萧向上兄妹三个。
院子和屋子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墙角的柴禾垛也堆满了干柴。屋里的炕已经烧上了。
几年没见,芳姐比之前白胖了一些,人也显得年轻了,看得出,结婚后,过得还不错。
只是周奶奶和张爷爷,肉眼可见的老了不少。
周奶奶腿脚没以前利索,但仍迈着小步走到孟晓曼面前,慈爱的看着她还有安安。
“嗯嗯,都挺好,孩子也养的好。”
“安安,叫奶奶。”
安安奶声奶气的喊了声奶奶,周奶奶看着她白嫩可爱的模样,喜欢的不行,摸了摸她的头,夸道:“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真乖。”
萧向上看着壮实稳重了不少,和几人一起搬着东西。
“你们这一路上也辛苦了,先休息休息吧,晚上在我家吃饭。”
周奶奶一锤定音后,带着人回家。
萧向美跟孟晓曼说明天中午在她家吃饭,也回去了。
张栋梁留在最后,跟萧向东说了萧家这几年的事,让他心里有个数。
还是走时的那个茅草房和黄泥院子,不过屋顶的茅草,垒院子的黄土都修整过。
卧房、淋浴间还有灶房,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厨房还有些干货和杂粮,应该他们几个拿过来的。
“等过两天收拾妥当,请他们来吃顿饭,这房子,他们肯定费了不少心。”
就连地窖里,也堆了十几颗大白菜还有些萝卜土豆。
柜子里的被子也是暄软干净的,一点也看不出放了几年。
孟晓曼一上手便知道棉被重新弹过,被罩也洗过,上面的针脚不是她的。
肯定是芳姐和周奶奶。
孟晓曼心头暖流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