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695章 明心见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行走在幽冥幻境,苏小丫独自一人,面对着眼前如同走马灯一样变幻的景象,如梦似幻!

苏小丫无意识的牵起嘴角,这里的一切好像儿时玩过的万花筒,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万花筒。

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尽收其中,不断变幻着,演绎出无数个平行的世界与人生。

只是,苏小丫却始终无法融入其中,她就像是一片孤零零的浮萍,漂泊在这片虚幻的海洋之上,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起起落落。

哪怕,每一次演绎的都是“她”的一生。有人的,有蝴蝶的,有花儿的,甚至还有石头的……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这句话在苏小丫的心中回响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内心的迷茫。

她看着幻境中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有的被挫折打败,一蹶不振;有的却能在绝境中找到希望,重新站起来。

她明白,那些走不通的路,其实只是人心中的一道坎,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障碍。

只要心念一转,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就能发现另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就像那些在幻境中找到出路的人,他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而是用开阔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苏小丫不禁深深感叹起来,人的思维实在是一种极其奇妙且强大无比的存在啊!

它宛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将人推入无底深渊般的困境之中,令人感到绝望与无助;却又能够成为那盏引领人们穿越黑暗、迈向光明的明灯,帮助他们成功地挣脱困境的束缚。

这让她不由得想起了佛门中着名的“风幡”之辩。

在法性寺的门前,一幅巨大的幡正随风轻轻飘动着。

有两个和尚恰巧同时注意到了这幅晃动的幡。

其中一个和尚开口说道:“看呐,是风在吹动着幡呢。”

而另一个和尚则摇了摇头反驳道:“不对,明明是幡自己在动。”

就这样,两人各持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之时,六祖慧能大师缓缓走来。他静静地聆听完两位和尚的观点后,微笑着给出了一句充满智慧的话语:“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也。”

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众人心中的迷雾。

是啊,心若无一物牵挂,又怎会对外界的风吹草动如此敏感?

世间万物的种种表象,其实都不过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罢了。

正如那句俗语所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一个人的心境如何,往往从他的精神风貌以及外在行为举止当中便能略知端倪。

当一个人心怀善念、积极乐观时,他所展现出来的必然是阳光开朗的形象,周围的环境似乎也会随之变得美好起来;

反之,如果一个人满心忧愁、消极悲观,那么即使身处繁花似锦之地,恐怕也难以感受到丝毫的快乐与幸福。

明心见性。

这或许就是佛家的顿悟。

花开必有花落,云聚必有云散。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写照。

苏小丫看着幻境中那些盛开的花朵,它们在阳光下绽放着绚丽的光彩,吸引着无数蝴蝶和蜜蜂的围绕。

然而,当花朵凋零的那一刻,却也显得那么凄美。花瓣一片片飘落,如同生命的轨迹,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凋零。

而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云朵,也终会在风的吹拂下散开,化作天空中的一抹淡淡的雨痕……

苏小丫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其盛衰荣枯的规律,人生亦是如此。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高光时刻,也会有低谷时期。那些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就如同盛开的花朵,虽然美丽却终将凋零;而那些经历过的挫折与失败,就如同散去的云朵,虽然令人惋惜却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这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于执着于曾经的拥有,也不要过于沉溺于过去的失去。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生的所有经历,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喜,也有悲伤;曾经被追捧,也经历过奚落;有人誓死维护,也曾被不遗余力的诽谤陷害;有心悦心动心花怒放,更有深深的遗憾……

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人生呀!

谁也不能真的生而知之,天赋异禀。

从呱呱落地,谁都是“第一次”做人。毕竟,所谓的“宿慧”、“重生”、“穿越”之类,就算存在,也是极少数的个例。

所以,无论谁,都是从三翻六坐九爬到蹒跚学步,从懵懂无知一点点成长……

幸运的,有充满智慧的双亲、长辈、老师引导,人生一帆风顺,甚至荣耀加身,名利双收;

不幸的,只能挣扎着先活下去……

智慧?学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谁会在意?谁会教?

不过是察言观色,趋利避害的苟活着。

就这,或许也只是一种奢望。

这是在蓝星,在二十一世纪看不到的。至少,苏小丫不曾看到过。

蓝星不是没有恶,也不是没有苦,而是有人在替亿万普通人负重前行。

当然,在青源星,苏小丫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比如宇文章钰。

他真的傻吗?

不是。

相反的,宇文章钰很聪明。

只是,为了他大哥,为了宇文家族,为了那一份人性中最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他自愿独自困守皇陵几百年。

如果不是宇文邕想用那般邪门的阵法将宇文章钰献祭,要了他的命不够,还要他的血脉,他的功力,他所有的生机和轮回的机会!

宇文章钰才知道,他的大哥到底有多狠!

所以,宇文章钰释然了。

困住他的,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苏小丫的心,从未有过的通透。痛过了,增一份从容;傻过了,增一分智慧;哭过了,增一分沉静;笑过了,增一分豁达。

旁观幻境中的人生百态,苏小丫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她看到那些经历痛苦的人,在经历了磨难之后,变得更加坚强和从容。他们不再轻易被困难所吓倒,而是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那些曾经做过傻事的人,在反思和总结之后,变得更加聪明和睿智。他们学会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那些哭过的人,在泪水的洗礼下,变得更加沉静和内敛。他们不再轻易被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加成熟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而那些笑过的人,在经历了欢乐之后,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朗。他们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不再被琐事所困扰。

……

苏小丫清晰的意识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好坏,都是成长的契机。

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心无杂念,慈悲为怀,走过了,就过了。

苏小丫在旁观幻境中的众生时,发现那些内心纯净、心怀慈悲的人,往往能够走得更加轻松和自在。

他们不会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也不会被个人的得失所困扰。

他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世间的一切,用慈悲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能够给予他人多少爱与关怀。

而那些总是纠结于过去、无法释怀的人,却总是被内心的杂念所束缚,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

苏小丫明白,只有学会放下,才能真正地拥有内心的自由。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改变,而未来还没有到来,无法预知。只有把握好现在,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活在当下。

苏小丫在幽冥幻境中慢慢地走着,她的眼中没有了迷茫和困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宁静与从容。

她看着幻境中的一切,仿佛在一点点翻看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

心动,行动;行动,心动!

当苏小丫从幽冥幻境中走出来的时候,她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光芒。她感到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整个人都变得更加通透和豁达。

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浑浑噩噩的苏小丫了,而是一个真正懂得了生命意义的苏小丫。

她将带着这份感悟,用一颗平静而坚定的心,去迎接每一个黎明和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