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场地跟时间问题,他们并没有得出具体的结论,但是根据他们这段时间的研究来看,他们只是猜测,要是到时候他们这段时间在研究的塑料大棚,真的用在农业这方面上面的话,那可能会有几种使用形式,但是利用的原理都大差不差。
育苗—栽培型:其特点是冬季育苗→春季早熟栽培→夏季育苗→秋冬季栽培。按照往年的气温来看的话,冬季育苗的最佳时间,一般在11月至翌年的3月中下旬。先是在前一年冬天比较冷的时候,利用塑料大鹏的保温性能,培育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秧苗。3月中下旬定植,进行春季早熟栽培。夏季6—8月份培育如甘蓝、花椰菜、番茄等的秧苗。秋冬季栽培番茄、黄瓜、叶菜、芹菜、葱蒜等。
栽培型:以栽培蔬菜为主,结合育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春季早熟栽培茄子、番茄、黄瓜、辣椒等,夏季种植速生蔬菜,秋季栽培黄瓜、番茄、甘蓝、花椰菜,冬季栽培芹菜、菠菜、生菜、葱蒜类蔬菜;二是间套作,春季进行番茄、辣椒早熟栽培,4—5月份在大棚拱杆旁种植丝瓜任其沿拱杆爬蔓,或在番茄生长后期,在畦边定植冬瓜,利用番茄的支架爬蔓;秋季种植生菜、菜心等;冬季进行育苗。
留种制种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春季茄瓜类留制种为主,其茬口方式有冬季育苗→春季制留种→秋季栽培芹菜、甘蓝等;一种是以冬春季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采留种为主,夏季进行育苗、秋季栽培茄瓜类蔬菜。
但是他们在研究当中,也发现了这大棚存在着几个缺点,同时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是因为大棚的保温性能比较好,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大棚内的温度,会比外界高上许多。对于那些种在大棚里面植物来说,有着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就会影响花芽分化,如黄瓜在高温长日照下雄花增多,雌花分化减少;番茄、辣椒花芽分化时遇高温,花变小,发育不良。
如果说因为温度实在太大,而且植物所处在的位置,刚好比较靠近塑料薄膜的话,那就有可能就会被塑料薄膜上面的热气灼伤,主要症状表现为初期叶片褪色,后变为乳白状,最后变黄枯死。
而且大棚里面的高温,尤其是夜间高温,不但延迟番茄第一花序的雌花分化,而且还会影响雄蕊的正常生理机能,不能正常授粉,引起落花落果。
而且,不光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影响,对于成熟期的果实来说,还影响正常色素形成。果实成熟期,高温危害表现在着色不良,就会种出外形不那么好看的果实。
这点的话,可能之后要找相应的植物学家进行研究,看看能不能改良品种,研究出耐高温的植物。
但是,因为目前来说,各个方面的条件都不是很好,而且许许多多的研究仪器,都还没有制造出来,但是研究出来新品种的植物,那都是时间问题,毕竟我们泱泱大国,何惧没有人才!
所以现阶段的他们,在发现有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企图对大棚进行降温。最后,他们发现,他们在还有其他对照组织研究的时候,发现加强通风,用遮阳的物品进行覆盖,也可以用冷水喷雾等措施,就能使大棚内种植的那些植物的叶面温度下降,也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他们之前发现的这一系列,因为大棚保温性能太好,所导致的高温影响下,造成的这些问题。
而且他们在研究大棚作用的时候,还闹出了一件不小的事儿。
那是因为有一天,他们去试验田里面,准备观察试验田里面种着的那几株黄瓜的时候,发现那些黄瓜植株,居然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了。
原本他们还以为,是有人故意破坏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也没发现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所以,他们在调查之后,发现原来是他们在施肥的时候所用的有机肥,并没有充分发酵完成。所以在他们在可以对那些种在大棚里面的植株施肥的时候,就因为大棚里面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密闭,就会容易导致只有机肥分解出氨气,当氨气在空气中达到0.1%—0.8%浓度时,就能危害蔬菜,如果晴天气温高,氨气挥发浓度大,1—2小时即可导致黄瓜植株死亡。 也是他们在停用了有机肥两天之后,才发现这一结论的,这才下令,要所有参与该项目实验的人员说制造的有机肥要充分熟腐,才可以用在大棚植物的生长上。
回到上学之后的纪希灵,想到他那边应该有的成果,估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给他,我真不出他所料,就在他回到上村之后不走那边就有电报我传了过来,说是他们已经有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现在他们已经在试着改造他们之前生产样本时所用的反应炉,争取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更多品质更好的塑料薄膜。
而且他们决定我们纪希灵去了研发者,所以他们准备将第一批的塑料薄膜,用在纪希灵,所在的上杨村,由上杨村作为试点,开始逐步向外推广。而且上杨村所处的地方不南不北,想来这个塑料大棚,对于他们一些植物及其他农作物的培育,有着莫大的好处。
当然,他们写了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有些问题,想要询问一下纪希灵。看看她这边是否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还有就是,希望纪希灵以后要是有新的东西研究出来的话,希望她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找他们这一帮子已经算是混的比较熟的研究人员帮忙。当然,这部分信件内容,纪希灵就不打算给唐建国他们看了。
纪希灵在收到这样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去找了唐建国他们,跟他们说了再过段时间,有可能会有一批物资,到时候会要送到村里来,要他们找好地方,并且一定要找好人选,去负责相应的塑料大棚的管理。毕竟塑料大棚,要是送过来的话,那可是属于村集体的财产,而且塑料大棚又比较容易损坏,如果有一些人看中了这塑料大棚,但是又没有分到他来负责这一块的话,那说不定他会起一些坏心思。
弄破了一点塑料大棚用的塑料薄膜,那都是小事。毕竟到时候,要是这边划分了试验田出来的话,那所需的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由研究所那边负责。
而且,毕竟这东西是纪希灵研究出来的,到时候肯定需要纪希灵找自己信得过的地方来生产。而且她作为老板,而且还是这东西的发明创造者,那肯定能够以极低的代价,就能拿到自己需要的那些塑料薄膜。
唐建国听了之后,知道他们可能再过段时间,就会将第一批的东西送过来,激动万分。
等回过神来之后,他先是已经请教了纪希灵,相关的塑料大棚,应该要怎么搭建,有什么注意要点之后,先去找人看了一下,附近山上有没有比较适合拿来搭大棚的竹子。因为他们这边没有钢材厂,不然的话,他们可以盖钢架的大棚,而且像他们这边的话,如果用竹子跟木头的话,他们可以就地取材,相应的,成本也会低上许多,想来那些村民们,也会更乐意参与进来。
就在他们打听好哪里有竹子之后,他们也趁着这段时间,找了两块地方,一块是河边的沙土地,另一块则是村子里面不是很大的一块菜地,他们准备先用这两块地方,试着使用一下塑料大棚。如果这边有成效的话,那纪希灵肯定会将这边相关的一些数据上的记录好,到时候传给研究所那边的研究员,让他们也看看像同样的塑料大棚,在不同的地方,有着怎样的不同的表现。那时候,他们也能根据不同的表现,来对塑料大棚进行改善。
纪希灵在听到他们如此配合自己的工作,觉得心里面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刚要松一口气,就想到了,到时候的话,肯定要对相关的植物生长进行记录。但是那时候可能已经开学了,所以她跟趟建国他们举荐了知青点这边的知青。
因为根据她这段时间在这边的下乡生活,对于之前店里面的那些知青都有过或多或少的了解。
因为到时候是要对植物生长一些相关数据进行记录,非常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她想来想去,在脑海中翻出来其中一人的履历。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徐志清。
说起来,徐志清也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之前他爷爷就是植物学的教授,后来他爷爷在这段的时间里面在家中韬光养晦,减少被别人盯上的可能性。
因为他爷爷之前是在植物研究所里面,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他爷爷也跟他们提出,因为他没有被影响到,所以他们可能需要他们家子孙辈去主动下乡,减少大家对他们家的关注,徐志清这才来到了上杨村。而且纪希灵跟徐志清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觉得他人品各方面都还可以,算是能信得过的人,所以纪希灵才敢将这方面的工作交给他来负责。所以她才会在,可能需要这个岗位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跟唐建国他们推荐徐志清。
因为这件事情还需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所以他们趁着中午午休的时候,直接去找了在知青点休息的徐志清,问他对于这件事情的想法。
徐志清在得知纪希灵有这么一项工作要交给他的时候,他倒是很主动提出,到时候他可以直接在大棚旁边盖个茅草屋,直接住在里面。这样的话,他到时候就可以日夜观察大棚里面那些植物的生长情况,对于相关数据也能更加完善一点。
毕竟他从小看到爷爷去研究对于那些植物的相关数据,需要哪些方面的数据,这么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是门清,所以他才提出要在大棚旁边盖一个小茅草屋,他到时候直接住进去。
而且这时候又不冷,而且第一阶段的数据的话,估计要记录个十天半个月的。到时候再有纪希灵将这第一批的研究数据给传回去,说不定到时候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到这边来进行考察。
纪希灵他们在听到徐志清想要在记录相关数据的那段时间里面,要在大棚边上住的时候,也想到,他们这些做研究的,肯定要对相关数据更加了解。并且他们所要想记录下来的数据,肯定不是他们所想的,只要简单记录一下,那些蔬菜的生长情况就可以了。
在得知徐志清之前就做过类似的工作的时候,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徐志清想要在大棚边上住着。
所以得知徐志清想法的纪希灵,跟唐建国他们商量一下,准备发动村里众人,帮徐志清在两块试验田旁边分别盖一个小屋子,只要在里面简单的搭一张木板床,加一个小桌子,能够给他遮风避雨就可以了。
至于徐志清这段时间的事的话,那还是要跟这些年的那些知青们一起下地干活的,毕竟村里不养闲人。
当然对于他这份工作的话,那到时候记的工分,肯定没有他之前进的满工分那么多。到时候的话,可能只会给他记个六到八分左右的工分,毕竟在其他人看来,徐志清这一份工作可谓是轻松的很。他只要住在大棚边上,给那些农作物们看看生长情况就可以了,又没有其他要出体力的事情。
徐志清在得知自己这份工作可能拿不到满工分的时候,也不在意,反而主动跟趟建国他们说,如果他们需要他的帮忙的话,那只要叫一声就可以了,那他到时候肯定会主动去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