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村里的福运娇她生财有道 > 第280章 不短命要来干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氏一族一百多户人家,在一年多以前,那最差劲的一户人家日子也是比他们下河村的大半人家过的殷实的。

而其中的范族长更是称得上一方地主,家里的田地可是几百亩呢。

范家学堂的山长便是范族长亲弟弟,也是个秀才老爷,两人还有另外一个亲兄弟,便是这范举人的爹,不过已经不在世了。

这三房就是范氏的嫡脉,跟他们李氏一样。

范氏本就富裕,这嫡支长房手里的田产自是不少,便不是长子,到手的家产也是比其他人家的长子要分得多的。

这些事,即便是隔着一个村子,他们也是大都清楚的。

就说范氏当初的二十抬嫁妆二十吊压箱银,那就已然是叫他们村众人家惊叹羡慕过的,可范族长这支的闺女出嫁则是范氏的几倍。

这便能看出来那几家的家底了。

要换作之前,这么个条件,还真能叫宋氏他们心上心下的,可这不是前头才刚拒绝过个地主,家底丰厚不说,对方还同样是童生呢。

所以这会儿,宋氏还真的淡定得很。

看了闺女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不由接起话来,“嫂子,这孩子咋样?”

范氏不由尴尬了一下,要说条件,这大侄子家的条件在十里八村也是排得上号的,几十亩的上等水田,有存银,有大房子,还是独苗苗,一点不用担心分家还要分出去一份,全是他的,家里人口简单,也没有糟心事。

可这人才嘛...

范氏看了石榴一眼,斟酌着道:“这孩子性子好,读书也刻苦,打小就没了爹,是个担得起事的,就是身子骨弱了些——不过自从大病过一场之后,现儿个身子骨瞧着还不错了,要不哪能撑得起去考试还中了童生呢?”

到底这边也是嫡亲的堂侄女,范氏也昧不了良心的胡乱诌,自然是实话实说,那孩子哪哪都好,确实是身子差了些,她从前也常听娘家说起,说这孩子身子骨弱活不长。

前年大病了一场之后慢慢就养起来了,过年那会她回去瞧见过,面色是不错,但她瞧着还是弱了些,比起她儿子来说。

且主要是石榴的条件现儿个是一点也不差,不输这大侄子的,所以,她心里本就没几分能说成的底气,这说话自然是更不会藏着掖着的了。

胡诌可还行?一相看不就都露了嘛。

宋氏一听得那孩子身子骨弱就不由微皱眉,听说这孩子他爹好像就是病死的?这是家传的身子骨不行啊?

这孩子不会也活不长吧?

呸呸呸,也不是诅咒人啊,她就是这么一想。

她家石榴可不能当寡妇,管他现在身子骨是不是好些了呢,宋氏就不能打这个赌,不用多想,她就不看好这门亲事的。

但到底是堂嫂子来说的,一口回绝了不好看,她便笑着接了话,说考虑看看。

范氏也看出她的意思来了,但当下也没有说破,只道:“是得好好考虑,这儿女亲事大意不得的,那婶儿,弟妹,我就先回了啊。”

送走了范氏,宋氏坐回堂屋来,同老袁氏道:“娘,这门亲事我看是不成的。”

老袁氏也点头,“是不成,别的都好,这身子骨不成可不行。”

哪家给闺女相看也是希望对方身子骨好最好壮得像个牛犊子似的,瘦秧鸡可还行,咋过日子呀!

宋氏见婆婆跟她一个想法,也是心里定了定,这才看向石榴,“石榴你觉得咋样?要不要相看相看?”

石榴从头到尾听着呢,最后自然也是听明白了,正暗暗古怪呢,也不知道这事是老乡他娘一门心思,还是老乡也有意?

干啥呀?老乡祸害老乡啊?

说真的,这人家人口简单,就娘俩个,这人还是个身子骨差活不长的,多合适的条件啊!

偏偏没碰上好时候,人已经换了芯子,这会儿自然是短不了命的。

不短命,她要来干嘛?

张嘴就拒绝,当然不能以身子骨弱来说事,毕竟,她后头肯定也是要找个身子骨弱的回来交差的。

“不了不了,这条件听着也不咋地,还不如那周家呢。”

宋氏听的点头,“那行,明儿个我就跟你堂伯娘回了去。”

撇开这事,几人继续忙活学起这针织的事。

那头,转天得了回信,知道李家这边拒绝了这亲事,吕氏也是早有准备,失望说不上,就是难免是有些遗憾的。

“没事,娘再给你重新说个合适的。”

范晋:......

老乡没看上他?

他差在哪了?

他低头将自己上上下下好一番打量。

唔,好像是差了些。

虽然但是,也真的有被打击到。

哼,待他潜心锻炼,早晚练出个身高八尺孔武有力!

——

雨断断续续的一下就是半个月,这半个月,石榴带着宋氏他们手把手的也算是将针织给各种花样给学了个遍,除了老袁氏和宋氏以及林氏动作慢点,李香梨和春夏秋冬以及胡振媳妇已然得心应手不说,还能自己琢磨出新的花样来呢。

成果显着,石榴大手一挥就带着他们一头扎进了羊工坊,除了继续流水线的八十个人之外,其余的两百二十个人全都上手开学这针织。

石榴几人分工合作,一人带两组的,忙活了半个月,便将这两百多人都带上了路。

都是手脚灵活的小媳妇小姑娘,学起来还真是不难。

两百多人分了组的,织羊毛衫的织羊毛裤的,该织啥织啥,老人的男人的女人的孩子的,花样都不一样。

这一边是如火如荼的赶着工,奶片作坊这边也是有条不紊,糖铺陆陆续续的开起来,日子也进入了最热的六月里。

以往没那个条件,怎么热都行,毕竟,没办法不是?

但现在有了这个条件,石榴就矫情了,那是一点都受不得热了,屋里摆冰盆到底是奢侈了些,石榴便干脆带了一家人去庄子上避暑。

去的自然是大枣庄,要说刘东家给的这个庄子真是用了心,没得挑,一大片的竹林夹裹着的房屋,清风摇曳的,这屋子里也凉快得很,最热的大中午,把窗户打开来,便也好受得很,到夜里睡觉更是要盖被子的,不然准得凉病了。

这庄子也大,正院里里外外的房间也多,一家人全来了,宋氏还将宋老头也给接来了,一人住一间也没完全没问题。

李老爹和宋老头两人有了伴,早晚就一起出门溜达,中午吃了饭就躺在穿堂里摆了躺椅躺着,吹着穿堂风,歇个午觉,舒坦得很。

至于老袁氏几个,石榴拉着他们玩玩叶子牌玩玩棋,午睡起来再吃上一碗冰镇过的水果捞,傍晚吃了饭满庄子溜达散步,一天也是过得充实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