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351章 文人互相借鉴的事,能算抄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1章 文人互相借鉴的事,能算抄吗?

‘梆!’

随着最后一声锣响,考试正式结束。

“考生落笔,静候原位等待收卷!”

监考官按照甲乙丙丁的排序,沿着号房开始一排排收卷。

“停笔!我让你停笔!”

“大人,我就差几个字了,求求您通融一下好不好!”

考生一边哀求,一边抓紧时间誊写。

“罢黜!”

考官毫不留情,将卷子一扯,扔到身后的一个篮子里。

篮子上挂着一张薄纸,写着一个大大的‘违’字。

“不要啊————————!”

“叉出去!”

陈显略带同情的看着那被叉出去的考生,暗自摇头:“平日不努力,就算再给你三天又如何?”

可是想想凭自己的能力,若是没进玄武书院投在先生门下,今日会不会和那考生一样呢?

“唉,时也、命也。”

直到所有卷子被收取完毕,监考官高声宣布:“所有考生依次退场,勿要喧哗,下一场二月十二,不要迟到!”

说是十二,其实就是第二天。

今天考完放他们出去,不过就是让他们补充点食物,顺便收拾一下自己。

明日一早,还要重走一遍流程。

与其说分开考三场,其实就是连着考九天。

一般体力不好、毅力不够的考生,基本在考一半的时候就都淘汰了。

不过这些人,肯定不包括玄武书院的学生。

虽然也很疲惫,但他们从考场出来之后,精神还算不错。

毕竟早早的就答完了题,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检查、修改。

其中精神头最好的,莫过于童福山了。

这货半天答卷,半天誊写,后面的两天几乎都在呼呼大睡。

要不是考场不允许,这货都想在考场玩数独了。

“先生。”

“见过先生。”

苏谨笑笑,没有过问考的如何。

看他们的精神头,就知道应该还不错。

更何况考都考完了,问问又有什么意义?

苏谨对他们有信心,没必要徒增压力。

问了许圭考题是什么之后,苏谨也愣了一下。

他迅速在脑海中的仓库里,凭着记忆找到了张居正的范文。

“咦?居然一模一样啊,你们有没有谁直接抄了范文啊?”

“没有。”

“先生不要瞧不起我啊,学生才不屑于抄呢。”

童福山脸色一白,心说幸亏自己没抄,不然可不完蛋了?

然而苏谨问的目的,压根不在乎他们抄没抄。

考个试而已,不过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罢了,他才不在乎呢。

他担心的是万一有人抄重了...那他娘的可就出事了!

他吁了一口气,又不屑的撇撇嘴:“放着现成的答案都不会抄,都读书读傻了吧?”

“啊?”

童福山傻眼了。

“行了,考完就不说这个了,都回去洗漱一下,准备第二场吧。”

鉴于学生考了三天试,苏谨直接雇了数辆大马车停在街尾。

大手一挥:“上车!”

而此刻的贡院内,负责阅卷的翰林们,纷纷投入了自己的工作。

这数千份卷子必须在三日之内批完、封存。

三日之后,就是第二场的卷子。

第一部分的翰林,负责将糊了名字的卷子,誊写在另一张纸上,以防做记号。

若是发现明显涂改、疑似记号的卷子,他们有权利直接罢黜。

然后这些卷子才会有专人送往另一间批卷的房间。

任亨泰和张庭兰、翟善,就在这间屋子阅卷,并最后酌定名次。

他们的任务是在其他翰林批阅卷子,给出评分之后,复核是否录取,并酌定最后的名次

“咦?这份卷子写的很有意思啊,这破题思路前所未见,是哪个书院的高才?”

一个翰林端着卷子,摇头晃脑的一边研读,一边品评:“妙啊,妙啊!”

“你这份算什么,看看我这份!”

“这一句‘是以君子之生财也有道,故不必损下以益上,而经制得宜,自有以裕于国也’,方为绝句!”

“你们的都不行,还得是我这篇,四束承前启下,方为缜密!”

“我的好!”

“我的!”

“你俩的都不行,我这篇才是最好的,当为会元!”

几人吵着吵着动了真火,互相不服气:“咱们现在去找几位大人品评一番!”

“好,走就走!”

“同去,同去!”

几个翰林跑到任亨泰面前,请他品评一番手中的卷子孰优孰劣。

老任有些恼火:“胡闹!三日之期要批阅这么多卷子,你们还有心思在这吵?”

“都给我...咦?”

他拿起一位翰林手中的卷子:

“以无穷之财,供有限之用,是以下常给而上常余。虽国有大事,而内府外府之储自将取之而不匮矣...”

任亨泰惊疑不定,这哪里像是一个举子能写出来的?

这分明得有多年为官经验的高才,才能写出如此鞭策入里的文章啊!

孰不知,虽然学生们没抄张居正的文章,但是其文风正大、宏阔,且内容详实,又岂能不借鉴?

文人互相借鉴的事,那能算抄吗?

老任啧啧称奇,将文章递给张庭兰,顺手接过另一份卷子。

“咦,这篇也写的很好啊,破题角度虽然刁钻,但句句详实有理有据,辞藻虽不算华丽,但文风很正啊!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看完最后一张卷子,又是别有心意之作,一时之间让老任竟然不知哪篇最好。

一边的张庭兰看着卷子沉思。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学生,老师一定是官场中人、”

“就算不是,也必是熟悉政务的大儒,方能教导出如此学生。”

“虽然考题不知为何错了,但...”

越看,张庭兰越觉得这些卷子像是萧山书院的学生答出来的,顿时大感满意:

“不错,任大人,我也认为这些卷子写的很不错。”

翟善没发表什么意见,但从他欣慰的表情来看,对这几份卷子也很满意。

“好”,任亨泰点点头,对几个翰林说道:

“这几份卷子先放在我这,一会若是发现还不错的卷子,一并呈过来让吾等过目。”

“是,大人。”

反复欣赏了几遍手中的卷子,老任忽然有些坐不住。

他干脆起身,绕在翰林身后看着他们批卷,希望能再发掘出一份佳作。

可还没看几份卷子,忽然勃然大怒:

“什么玩意!”

“言辞空洞,废话满篇!为了对偶,就在此胡编乱造,罢黜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