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是看在他是曲梁弟子的份上,照着他说的去做。

玉门关,是一个大小战争不断的地方。

如今哪怕吐蕃内乱,没有力量来犯,仍然时不时会发生各种冲突。

沙匪、马贼、小股吐蕃骑兵,这些势力防不胜防。

边关,不是太平地带。

燕锦阳因年纪太小,不能跟随哥哥和师父去寻母亲,心中苦闷,便住在了军营里,给伤兵疗伤。

刚开始,大夫们不放心他,就连伤病员都不敢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瞧病。

但总有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之时,便是燕锦阳大展身手的时候。

没花多少时间,经过燕锦阳之手的伤病员,总是康复得比其他人好,痊愈得更快。

一个两个,还能说是巧合。

可大多如此,就能证明是他医术高明。

医术跟旁的学问不同,纵然也有论资排辈,但总体来说,医术好的大夫更受尊敬和追捧。

于是,燕锦阳就拥有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的自由。

在京城时,他跟随曲梁身后所诊治的病人以老百姓为主,玉门关更多的则是战士,受伤也多于生病。

这让燕锦阳在救治的同时,使命感油然而生。

为了守卫家园、保护百姓而受伤的战士,他们所受到的痛苦,令人尊敬。

原本,他是为了逃避对母亲的思念,后来是真正热爱上救死扶伤。

每一位伤员痊愈,都带给他巨大的成就感。

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比拟。

当年在马房里,目睹新生命的诞生、母马逝去的一幕,在他的灵魂深处埋下一颗种子。

如今,这一粒种子生根发芽,逐渐枝繁叶茂起来。

燕锦阳沉迷钻研医术,日日至深夜,每天都需要燕吉音去寻他,方才肯跟她回家。

时间久了,燕吉音干脆也参与进来。

治疗外伤的消毒流程,就是她作为燕锦阳助手,在观摩了他给伤员多次治疗后,总结出来的规律。

问过燕锦阳后,将这个规律总结出来,在军营形成规范,进行执行。

老大夫们也乐意。

他们经验更丰富,见识更多,很明显感受到,执行了新法子之后,痊愈的伤员更多,不容易生出旁的疫症,需要截肢的伤员数量大大减少。

用现代的医学术语来解释,就是伤口不容易发炎化脓,引发细菌感染。

她还将燕锦阳经手的病例都记录在案,便于将来整理成册,形成可流传的医书。

在京城,无论是太医还是开医馆的大夫,只要是有病人来求诊,都会写下相应的脉案。

不只是为了下次治病时方便查阅,更是为了备着官府查阅。

但军营里就不一样了。

一场战斗下来,伤员激增。

忙着抢救都来不及,哪有那个功夫记录?

大夫是稀缺资源,在边塞能识文断字的人更少,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们去做。

因此,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明显的缺点,却只好听之任之,没有人能真正去做这件事。

燕吉音看见后,就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份责任。

她是长公主府上四姑娘,当她决定要去做这件事,赢得了从上到下的尊敬。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既然下决心要做成这件事,改变多年的无奈陋习,燕吉音就没打算小打小闹。

跟在母亲身边,让她懂得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要懂得知人善任,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更懂得要善于利用资源,团队作战比单打独斗更具效率。

玉门关是边城,但是大景经营多年的边城。

地方上该有的配置一个不缺,自然也有学监,也有母亲捐赠的乐阳纸笔,以及每个月免费教授百姓们识字的课程。

燕吉音去学监多开设了一个识字班级,和之外唯一的不同是,规定了学生来源。

她的学生,都是在战乱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没了父母照拂,运气好一点的孩子,能依附亲戚过活。

运气差的、年纪大一些的,就想办法给人做些零工,挣点钱养活自己。

军中的孤儿有抚恤金,普通百姓家的却没有。

运气最不好的,只能沦为乞儿。

在京城时,秦瑶光就为了培养药童,而收养了不少孤儿。

燕吉音作为她的助手,对此事务并不陌生。

对很多孤儿来说,并非有人施舍,他们就会感激涕零,反而会抱以最大的警惕心。

否则,他们根本活不到现在。

这个世界上,有好心人、就有恶意。

燕吉音选择学监作为切入点,先教他们识字来打消戒心,再传授包扎技巧,引他们入军营。

为他们的劳动付费,多劳多得。

通过这个过程,她在旁边观察,来挑选能用的人。

经过半个月的有意识训练,燕吉音成功挑选了十多名孩子,成为她的助手,学习医术上的常用字,帮助她进行病例记录。

秦瑶光重回玉门关时,她已经有了厚厚一本病例,正打算等曲梁回来后,去芜存菁,写成一本专供战场伤病的医书。

着书立学,乃是大事。

在当下的时代,从未出现过外行人能帮助内行着书的现象。

但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不奇怪了。

燕吉音所担任的,是编辑的角色。

这些事,是燕时晏离开后才发生的,连他都不知道,秦瑶光就更不知晓。

燕锦阳牵着母亲的手,开心得不能自已,一路上蹦蹦跳跳的,把他和四姐这段时间的经历说了一遍。

因为太开心了,开心到影响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番话说得有些混乱,时间上也颠三倒四。

燕吉音只微笑着倾听,并不打断五弟的讲述,只是时不时补充上一两句关键信息。

她没有发现,自己的气质和行为处事的方式,都和母亲越来越像。

“你们做得太好了!”

秦瑶光从来没有想过,留在玉门关的姐弟两人,竟然默默干成如此一件大事。

她毫不吝惜赞美和夸奖,把两人从头到脚都夸了一遍。

燕锦阳被夸得有些晕乎乎的,连腿都不知道该怎么迈了,同手同脚地踏过门槛。

谷雨刚准备好给秦瑶光洗漱的物品,一抬眼见他如此,不由内心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