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泉明月 > 第185章 揪心的秋徭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母亲的唠叨和责备,陈友河心里空落落的。尽管隔着厚厚的院墙,他的心依旧止不住泛起一阵阵酸处,眼眶也不禁湿润起来,母亲偏心大哥和三弟他一直都知道,可是刚才母亲说的那些话深深地刺痛了他。

原本在母亲话语里听到,自己可以免除今秋徭役的消息时,他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是,现在他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又听说堂弟友湖和友洋也在免徭名列,这个消息还真是让他感到意外。仔细琢磨一下,也不知乡亭守所为何会给自己免除今秋徭役,“莫非小叔在乡亭守所与他的同窗说了好话。若是这样,那可得好好感谢小叔一番。”

想到这里,他的眉头不免又紧锁起来。母亲不同意让老三去服徭役,那便只能由父亲前往桂阳监服徭役。可是,以母亲的性子,事情绝不会这么容易过去。

心情烦躁的他,也无心去理会晒谷场上的黄豆是否脱荚,一路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

柳韵见义父脸色凝重的回来,心里琢磨着这两日的活计,想了半晌,也想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事儿出了岔子,惹着了义父。

五丫头开始学走路,见爹爹从外头走回屋里,便跌跌撞撞的走到爹爹身边,求抱抱。

(各位观众老爷,安安求好评,拜托了,跪谢!)

陈友河心情烦躁,坐在椅子上俯身将五丫抱起,又起身将五丫塞给院子里切着草药的柳韵。

“三妹乖乖的,等会姐姐带你去村口接娘亲。”

柳韵放下手里的切刀,抱着五丫去桌上拿水准备喂给五丫喝水。

她估算时辰,觉得干娘差不多快回村了。五丫头应该听懂了柳韵的话,接了瓷羹里罐来口中的清水,咕呲,咕呲的吃起来,手脚也安分多了,不再手舞足蹈的招呼。

切割草药的刀架,是陈石头独立设计的旋转式的刀架组。切刀组由三片刀做成圆筒状,中间有摇柄,刀片后方有放置草药植被的导流槽。切割起草药来非常轻松,只要旋转摇柄,导流槽里的药材便能自动流向切刀组,工作起来,效率非常高,一刻钟能切一两百斤的药材。

切刀组前方还有调整药材尺寸的挡板,可适当调整药材切片的长度,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农用加工工具。

这个刀架组的铁器部件,是在许三千聂铁铺里制作的。

许三千家铁匠铺用了二十多天才勉强将七八个关键机构制作出来,制作效率让陈石头大感头痛,刀架组还有三成以上的木制结构,木制组件的制作还是在陈石头的指导下,陈友河花费了三天功夫才打磨组装出来。

没有了青娥虫药粉可做,陈新泉却没有停止祸祸附近几个村里柳树的脚步。三天两头让陈友水安排人去搜罗附近的柳树枝条。

还有村里田间地头的杂草,比如霍香,车前草,附子草,夏枯草,枇杷树叶等等村民看不上眼的东西。

为了这些事,谢秀儿好几次气的差点把院子里堆放的草药一把火给他烧了。这些个杂草,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陈石头却要花钱让村里人送来。

得亏是在圩里开了一间铺子,不几日里便能有银钱入账。要不然,这日子还不得鸡飞狗跳。

~~~~~

陈达广家院子外,陈达元不情不愿的来敲门。作为沙洲村达字辈年龄最大的他,生活过得并不尽如人意,村长里正的位置他也坐不下,干了两年就惹得民情激愤,被民怨沸腾的乡邻赶下了台,换上他弟弟陈达田当里正。

“十四弟在忙呢?”见开门的人是陈达广的妻子刘氏,陈达元轻声问道。

“原来是大堂哥。”小叔婆刘氏见来人是族长家的老大急忙让过身子请陈达元进院。

“大堂哥来寻我家当家的,有甚事情?”小叔婆问道。

“族长和老三请他过去一趟,有些事儿要与他商量,你看看若是手头的事儿不当紧,便让他先去我爹那一趟。”陈达元说道。

听说族长要见当家的,小叔婆急忙说道:“我这就去叫他,你稍等。”

说着,抬腿去了侧面的屋子。

族长相招陈达广不得不重视,下午的课业本就以自习和练习写字为主,看时辰也已到了未时六刻的样子(下午两点十五分至两点半)便叮嘱课室里的小家伙自由活动。

这才跟着陈达元出了家门。陈新泉看着屋外炙热的太阳,收拾好书本与课室里的堂兄弟们说道:“你们在课室里等先生回来。我先回家去了,若是先生问起,便告诉先生,我回家温习功课去了。”

看陈新泉要走,陈新栋道:“新泉这下午的课业才刚刚开始,你这会就离开,若是先生回来得早,明日你可就免不得要被先生打板子了。”

“无妨,我多背几篇课文,多写几个字便是,好了,小伍,小桥,阿杰我先回家你们明日早些出门。”

陈新泉挎上书包走出课室,随后又和小叔婆打声招呼,便出了门。

想着今日是集市日,陈新泉便匆匆忙忙向村口赶去。

路上听到有人讨论夏收之后徭役的事情,他心知县衙终于下达了征调民夫的通告。

“这么说,先生匆匆离去定是因为这次徭役的事情。”

“我且去村口看看三根爷爷的牛车回来否。今日去集市问问许叔,齿轮之事做到何等地步了。若是不然,只能去谢家铁器铺问问了。”

想了想,梅沙圩还有梅式铁器铺,听说梅式铁器铺的收益最好。若是如此,也可以将部分材料的制作交给梅式铁器制作。

心里想着如何分配接下来的铁器制作,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村口晒谷场。

村口却未见陈三根的牛车,他估摸着陈三根应该还没回村,便找村口的一位婶娘说:“婶子,您锤黄豆荚呢?”

那妇人看问话的人是陈友河家的小石头,便道:“做甚,你不在学堂好好读书,跑来晒谷场做甚?”

陈新泉笑笑说道:“婶子,我要去集市采买些吃食回来,若是看到我爹爹来晒谷场,您帮我带个话,就说,我去了集市,很快便回来。”

“你个皮孩子,你娘每圩都去集市做吃食,不让你娘把零嘴买回来,你自个儿去圩里,当心遇着坏人。”妇人提醒陈新泉不要一个人去集市玩耍。

陈新泉抬手作揖,道声谢,踩着滚烫的青石板向梅沙圩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