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泉明月 > 第182章 盘算水车出售,马山乡来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盘算水车出售,马山乡来人

第182 章盘算水车出售,马山乡来人

翠绿的稻田随风摇曳,清香阵阵,通向沙洲村的路上,陈友水闷闷不乐的往家走。

他来陈友河家的时候,心里还为了被桐江村谢家逼着他出卖制作水车手艺的事儿不痛快。

这会他心里更不痛快了,陈石头不但建议他把制作水车的手艺卖了。

还要求他,有空了要去陈达广家读书识字。

一想到陈达广手里那把黑黝黝的戒尺,他的手心现在都是疼的。

“老七,咋样了?”

回到家中,陈友水还没有进屋。大哥便急匆匆的自他堂屋里追出来问。

陈友水摇头。

“啥意思!你摇个脑袋是怎么个意思?”

老爹陈达孝在屋门口等着,此刻他见小儿子一副蔫不拉几的样子,心里不由自主的慌了起来。

“石头说,让咱们向谢家里征要二十两银子,然后教他们制作水车。”

“二十两银子?”

陈达孝眼前一亮。

若是能换来二十两银子,还要什么水车。

啊!不,还要什么制作水车的手艺。

“真的!”陈达孝的声音有些激动:“石头真说了,那手艺能换谢家二十两银子!”

陈达孝不太确信,自己是不是听清楚了小儿子的话,他只能多问一次,再次确认一下。

“嗯!”

陈友水点头。

“哥,走吧。咱们去桐江村,你带些东西去嫂子娘家,别让嫂子娘家的人看低了咱们。”

陈友水不去理会父亲。

他心里还在为陈石头建议他去读书的事烦着。

陈达孝在心里盘算二十两银子接下来要怎么分配,想通了之后,他不由的喜笑颜开。

“对对对,老大,你带些吃食去桐江村。别让你岳家看轻了你媳妇。”

说完,陈达孝转身回屋,去拿礼物给大儿子,让大儿子带去儿媳妇谢小娟娘家。

一路心思沉重。

兄弟俩来到桐江村谢家,时间才到辰时四刻。

谢小娟回到娘家,还没来得及说起竹制水车的事,门外丈夫带着小叔子来了娘家。

她心中疑惑。

正想着丈夫是不是又有什么其他事儿时。

丈夫进屋,向父母打了招呼,放下手里的礼物,便直接向父母辞行要离去。

“岳父,岳母,我还要去大房里正江庭公家住处谈些事情。今日,就先不叨扰了。娟,咱们先去办正事,一会若是有闲,再回来和爹娘聊。”

陈友春说着便起身要出门。

谢小娟的父母还没弄明白,这闺女和女婿因为何事回娘家,这会又马上闹着离开。

尽管他们心里疑窦重重,却也不好阻拦。毕竟,人家说了要去找里正谈事儿。

出了岳父母家,陈友春拽着妻子轻声说:“娟,水车那事,石头说能换二十两银子。且石头说,只让我们教谢江庭一次。若是他们学不会便不再管它了。”

“啊!石头怎能这么说?”

谢小娟听了这话,心里第一个感觉不舒服。

哪能这样的呀。

制作水车哪有那么简单。

小叔子和丈夫打制水车那会遇上了难处,还能寻你陈石头来解决。

若是,谢家大房安排过来的人学手艺的时候没学全了去。过些日子,他们还不得接着找陈家人的不是呀!

“嫂子,你别急,石头还留了后手。他让我和谢家大房谈完之后,立马去寻谢家四房的谢昌平。”

陈友水见大嫂心中误会,又给她解释一下。

“寻谢昌平做甚,他不是在永兴县城讨生活吗?”

谢小娟还不知道,谢昌平已经回了梅沙圩做巡检司差人。

“石头说,他回了梅沙圩在巡检司当差。”

陈友水解释道。

谢秀儿卤了三十斤猪肉,两个大猪肘子,家里的卤水在儿子眼里宝贝的不得了。

不过,她每日都会从家里带一些来铺子里。

今日炸了六十斤五香肉。

给悦来饭庄分了二十斤,梅香客栈送了三十斤,剩下十斤给了附近两家小饭馆。

一通忙活,她累得腰酸背痛。

此时天气炎热。她等着卤肉弄好,便可以休息一下。

陈友河送肉出去还未回来。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大概是巳时末,接近午时。

“吁!”

车夫叫停骡马的声音,自街边传来。

谢秀儿抬头看向街巷,眼见一辆宽大的骡车停在她铺子门前。

骡车停稳。

自骡车上下来一个身穿丝绸的妇人,妇人衣着华丽,头上戴着明晃晃的头饰。

华服妇人下了骡车,后面跟着下来一个肌肤白皙,五官精致小巧的小女孩。

“阿娘。你打听清楚了吗?那好吃的鱼肉便是出自这一家铺子?”

小女孩声音清脆,犹如画眉鸟的声音一般悦耳。

“香玉,你没闻到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吗?”

妇人不答女孩的话,反问小女孩。

“嗯!着实香气袭人。阿娘,一定是这家铺子了。”

香玉吸了吸鼻子,脸上露出一副陶醉的神情。

听到母女俩的交谈,谢秀立马打起精神来。

妇人含笑走进铺子。

“掌柜的你这铺子,是陈家的回味小食铺子吗?”

妇人声音娇柔,听得人心中酥麻难当。

“不敢当,我家这铺子正是陈氏的回味小食铺。你需要买五香肉吗?若是您需要买卤肉,还需得等一日,明日辰时之后方能有卤肉出锅。”

谢秀客气回答妇人的话。

“您就是陈谢氏吧?”

妇人见谢秀儿回答了她的问题,确定这家铺子就是她要找的铺子。

“嗯!我就是陈谢氏,您寻我有何事?”

谢秀问道。

“我是马山乡李陶氏,今日特意来梅沙乡向谢家妹妹道谢!”

李陶氏向着谢秀微微行了一礼。

“香玉快快来见过救命恩人!”

李陶氏把女儿叫到自己身前。

李香玉学着阿娘的样子,对着谢秀福了福。

“见过谢阿姑,香玉月初得了阿姑的药方,解了身上寒热病的折磨。一直未曾抽身来感谢阿姑。今日方从许氏掌柜的口中得知,救我性命之人是阿姑。因而特意来向阿姑表示感谢。”

李香玉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谢秀儿。

谢秀儿急忙应道:“万万不敢当,玉姐儿身体康复,便是极大的好事。”

给李家熬煮黄花蒿汤药的事情,李从钰已经给了谢秀儿很大的谢礼。

今日看到李家过来的娘子,一身富丽华贵的着装,以及身上散发着止不住的儒雅之气。

谢秀儿知道对方是个知书达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