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铜雀春深爱过你 > 第42章 博颂府的其乐融融会是昙花一现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博颂府的其乐融融会是昙花一现吗

姜玉萍在博颂府的庄家住了下来,她非常喜欢这份新工作。每天早上六点她轻悄悄起床,给全家准备早餐,两个小孩子索江山和索江枫也是慢慢越来越喜欢姜阿姨,每天早上姜玉萍换着样子给一家三代准备早餐,拉开时间差,等着三拨人各自安定。

姜玉萍原本就喜欢做饭和面点,这下子在厨房里好多家用小电器以前只是在那里,从来没人用过,也不知道怎么用,姜玉萍都一一解锁了新用法。

集成灶的好处也凸显了出来,大蒸箱每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花样翻新的美食彻底征服了一家人的胃。

高老太太每天都能和姜玉萍一起外出走走,姜玉萍用电动轮椅让高老太太跟她一起去买菜,看看烟火人间的热闹气息,然后到菜市场附近有个丹桂园,是个大公园,沿着无障碍通道高老太太熟练地操作着电动轮椅进入丹桂园,开到湖边,两个人把轮椅放在广场那个标志下,沿湖转四五圈儿,慢悠悠的,聊聊天,一些社会现象,看看人,尤其是那些圆滚滚的小孩子,特别治愈。

丹桂园的湖里水并不多,却也有几只鸭子凫水,芦苇丛和假山形成的景致有点儿中国水墨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广场的角落里,三五成群的有小论坛角儿,有人在高谈阔论,有人在围炉煮茶,也有人在沉思遐想。高老太太指着远处的一群身着新疆维族民族服装的跳舞的人群说,那是东方厂退休的老职工,你看他们很有活力,里面最年轻的也65岁了。

姜玉萍吃惊又惊喜地发现,江州的氛围积极向上居多,这点比老家鹤阳好太多了,鹤阳人更随性更佛系,大家都不紧不慢,似乎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所谓。

可是江州的大部分人,都还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作风。她们刚才路过的小论坛,今天有人在讲欧阳修的人生和作品,其他人听得津津有味,有时会探讨一些和欧阳修有关的话题。

姜玉萍驻足听了一点,感觉有些很重要的东西没讲出来,却也只是笑眯眯看着,听着,毕竟这是义务讲授的小论坛,而不是收费教学的课堂,可能大家也不特别在意老师讲的是文学还是人生,在意的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研究文学和人生吧。

高老太太说,昨天讲苏轼的那个人讲得更好一些,今天这个讲欧阳修的讲得一般啊。姜玉萍说您也研究这些吗?高老太太说算不上研究,经常看看,古代这些文学大师的个人经历看看会对现在的我们有更多教育层面的意义,读一读,不那么浮躁了。

姜玉萍问那您最喜欢欧阳修哪篇文章呢?高老太太说:“我个人还是喜欢《醉翁亭记》,感觉欧公很通透,也很能借景抒发个人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个人觉得是真的好,也是个人喜好吧。欧阳修被贬后,能静下来侍奉母亲并且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反复写作修改写自己父母的文章,这是需要静下来才能做到的,很不容易。”

姜玉萍很意外老夫人能有这样的见解和谈吐,这还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家闺秀吧,要是能听一听老太太的故事就好了,一定获益匪浅。

两个人一边踱步一边说说笑笑来到轮椅处,让高老太太坐好往回开。买的瓜果蔬菜已经放在轮椅的座位下面一个带盖子的收纳箱里,姜玉萍就空手拿着手机跟着高老太太的轮椅一起往博颂府的方向走去。

十字路口,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发生了什么事情啊?高老太太说要不你去看看怎么了?姜玉萍说咱还是别凑热闹了,人多的场合都不安全。“咱们还是离他们远点儿,从下面那个清风街走回去吧!”

高老太太有点儿悻悻地说那好吧,咱们回去,不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