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婉英叹气“大人有所不知,他们都是回流的灾民。

二月大雪,房屋塌了不少,朝廷没拨款,没有银子帮他们。

他们自己本来就穷,住的地方没了,吃的也都没了,就去了前面的府镇。

后来天气好些赶回来春耕,路上死了不少人。

回来又没银子买种子,有主的山林有人护着。

没主的山林也基本被先回来的人霸占采摘。

这些人一无所有的,就全都到了这里。

朝廷不拨银子,周大人卖了府衙里的家具和摆设,也只凑了一点,根本不够。

库房的陈粮和我们自己买的粮食全都拿出来救济了。

您再不来,这迟早还得出人命。”

不是她们被饿疯了的人冲进来弄死,就是这些百姓饿死。

林锦鲤揉了揉有些胀痛的额头,是了,是她忘了,现在的山林都是可以买卖的。

只能开始先安排领粮的事。

“你让人给这些人分粮食,够他们吃十来顿就行,

让他们先回户籍地等着,就说后面会有官员派人给他们送粮帮他们。

要是不回户籍地,以后府城这边也不会管他们,全部当成流民处理。”

苏婉英不解“大人,为何不施粥?”

施粥,粮食控制在官府手里,也能多拖些时日。

林锦鲤问她“那些粮食施粥够他们吃多久?

后面呢?银子就那么多,买了粮食后也就剩了不到一万两。

这些用完,也拖不到明年春耕,朝廷可不会在管。”

而且,这么多人不回户籍地,怎么管理他们,出了乱子怎么是好?

都堵在这里,城里住的人不敢出门,商户们不敢开门,还怎么恢复运行?”

苏婉英她们,以前刚来还想各种办法,但是都没改善,银子和功夫还白搭了。

现在思维都已经固化,就没想过在找方法,只想靠朝廷帮忙。

一听林锦鲤说朝廷不会管,急了。

“那怎么办,这些粮食最多也就够百姓们吃两三个月,明年春耕还有八九个多月呢!”

林锦鲤知道,她们才相处,苏婉英不相信她,怕她把粮食挥霍了。

只是外面的百姓越来越多,要是踩踏就不好了。

“你先听我的,让人把粮放了,一会儿咱们说后面的安排。”

苏婉英想着也就几顿的量,应该没大问题。

而且虽然说东平府是太守、长史和府丞三人管理。

但林锦鲤官职更高,她是最主要那个,她和长史为辅助的。

她们对这里又没好的办法,自然听她的。

林锦鲤见她将一个小吏叫来,交代了一番后,又陪着她转。

小吏将衙役和官差全部叫齐。

让久等还不见放粮,已经开始群情激奋的百姓们排好队,传达刚刚的话。

人群里有女人发出疑虑的声音“回了户籍地,真的会有人管我们吗?”

“是啊,我们家离府城还远,要是官府不管,孩子怎么受的了。”

“以前也说管,可是我们在外面流浪好久了,我爹娘都死了,呜呜……”

这些话一出,人群就你一句我一句的沸腾起来。

小吏抬手压了一下,等人群慢慢平静下来,才再次开口。

“府衙就在这里,只要大家听太守大人的话,一定不会让大家饿死的。”

这话说的,让林锦鲤压力更大了。

话一说完,分粮的官差全都准备好,大家都不再继续纠缠,往那边挪。

现在,什么都没有领粮食重要。

林锦鲤在衙役让他们不许插队,不许抢,每个人都有的声音里和苏婉英说着话,往府衙后面走。

一路行过,用一干二净来形容也不过分。

稍微好点的木头都没有一根,除了实在不能动的,什么也没留下。

林锦鲤在角落发现了破烂的东平府地图。

四处张望,想找个坐的地方好好看看。

苏婉英揉了揉鼻子,莫明觉得不好意思,小声开口。

“前面的公案桌是红木的,卖了一百八十多两,全给百姓买粮种了。

后面凳子都坏了,拿去给外面生火用了。”

林锦鲤……

这么多年都没卖,全让她赶上了。

行吧,这里山林不多,确实缺柴火,百姓也确实缺银子买粮种,不怪周大人,她是个好官。

苏婉英见她不说话,还很不拘小节的蹲在地上看,又问正事。

“不知大人后面还有什么安排。”

“先安排官差,让他们去通知各县,三日后的辰时过来领银粮和种子。

多派些人,路上留人看着点这些要回乡的百姓,免得有人抢粮,闹事。

然后让各县令把这些东西分到每家每户,豆子和菜种抓紧让百姓们种下去。

顺便重新登记人口,更换户籍,把各户的情况都记录下来送到我这里,先把这些做好,咱们在谈后续。”

林锦鲤看着地图,动了动蹲麻的腿,先说了个笼统的安排,细化还得等各县县令来了后在商讨。

“可是大人,现在已经快六月了,种子还能种出来吗?”

苏婉英担忧,她只听说二三月种的,最晚也就四月。

没见百姓们六月种的,但是她也不太懂地里的事。

“能,这些种子我都是让人买的短期成熟的。

只要好好收拾,三个月左右就能收了。

豆子产量高,只要照我说的好好做,挺到明年春耕不成问题。”

她也是才知道,这里人种地都不堆火灰,也不施肥。

都是把地翻了,种子种下去,浇点水,能长成什么样全看天意。

以前林家村好歹还会淋点粪,这里是什么都不干,他们不穷哪里穷。

“那好,我去跟刘大人说,让多派些人护着点百姓。

在安排人去通知各县县令,让她们早点来。”

苏婉英听林锦鲤说的坚定,也不纠结了。

还是那句话,她们没办法,那就听有办法的。

农务是大事,抓紧办了早点有收成才能放心。

而且这位林大人心思是真活络,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她也去刘红英那里看了,账上那一笔笔支出,半点没掺假。

要知道,当年她们跟着周大人来,根本不懂这些。

人来了,空有银子,粮食却贵的离谱,这里的地,它就不出数。

自己家都吃不饱,粮税都是拖了又拖,谁会有多余的粮食卖。

外面那些粮商们嫌这里穷,要么不往这边来,要么就价高的离谱。

拿着一万两银子,能干三千两银子的事,都很勉强了,这还是她们都没动过手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