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不巧遇到神 > 第198章 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韦冬至去了一趟西南,参与调查水稻上山,知道了高山梯田的一些真相。

但过了很久,一同去调查采访的官媒,都没动静。

韦冬至从部主任管建舟那里得到消息,杂志社决定把材料放一放,暂不报道。

她却觉得:水稻上山这事很是蹊跷。她想在自媒体里公开调查结果。

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宁柯讲了。

宁柯如果是韦西,死活也会拉着她,不让她干这事。

但他既是韦西又不是韦西。既然韦冬至想干,他就支持。并为她清道、护航。

宁柯问:“妹,你们杂志社不同意,你怎么报道?”

“我想制作配音视频,讲述事实。杂志社网站不发,我就以自媒体账号发。”韦冬至倔犟笑道。

“行啊。你做自媒体,哥支持。”宁柯想也不想就答应:“而且哥的支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哥投资给你,当做入股。赚了钱你给哥分红。”

韦冬至犹豫一下道:“投资啊?可是我觉得不用花钱…”

宁柯道:“现在可能不用花多少钱。但是你做起来就会发现,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总之你把卡号给我,我投点钱进去。你只关心内容,不用操心其它,这样做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见她狐疑的眼神,他道:“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做自媒体,道理也一样。有了资金,你做事不分心,思路也会清晰。听哥的吧!”

韦冬至听了,这才把银行卡号给他。

宁柯当着她的面转了一笔钱进去。韦冬至一查,瞪大眼睛看着宁柯,问:“哥,你干嘛给我那么多钱?”

宁柯正色道:“我说了,这是投资,是做正事。钱在你那,需要花钱就开支,记好账。将来赚钱也入这个卡里。年终总结,赚了还是亏了。你感到有需要,可以请人、租办公室…等等,所有大公司都是这样从小做起的。这就叫创业呀!对你来说,有哥在,不用怕亏钱。这条路走不通,歇歇再换个方向…”

韦冬至听了,觉得哥的话有点道理。不过他转的那笔钱太多,她暗下决心不能乱花钱。将来最好是能赚钱。

这样,宁柯连骗带哄,两人的自媒体公司算是有了雏形。钱已到位,接下来就是韦冬至运作了。

韦冬至决定在头条上做自媒体。那里活跃用户多,她本来就有账号。

她不喜欢出镜,只做文字或配音视频内容。

既然宁柯那么郑重其事,而且自己本就是媒体从业人员,韦冬至便花了一段时间和精力,学习做自媒体的专业技巧。

也许做开了真的要请人才行。这是韦冬至学习后的感觉。不过现在还早。

她把在西南部拍到的视频剪辑好,做成了三段内容,每段5分钟,配上解说音频。

搞好后,她先上传第一段,看看效果。

这一段是一望无际的梯田画面,美轮美奂,望之令人震撼。视野里,连绵无尽的山头被改成了梯田。石头垒起的田埂平整蜿蜒,一看就是造价极高的大工程 。简直媲美修筑万里长城。

在这辑视频里,韦冬至的旁白只介绍时间、地点、工程概况。

她自己的账号名叫“分秒不争的小鸟”,随机生成的,她也没换。

然后就看有什么反馈了。

第二天,韦冬至打开头条账号,看到展现量8.2万,阅读量2.1万。

视频后面的留言赞美者居多。多数人说,平常丘陵山头这样整理过后,原来如此美丽;也有人质问:这样做造价一定极高,是干什么用的?

韦冬至于是发出了第二辑。是另一个县里的施工现场。

这段视频主要是挖土机挖山整地,工匠们垒埂砌墙,老百姓围观、议论。百姓质疑把山挖了,弄得这么整整齐齐,山不像山,田不成田,看倒是好看,但它能种庄稼吗?

大片山地已经整理好了,还有不少山头挖着砌着,一看就是大手笔。

韦冬至旁白介绍这是“开山造田,水稻上山”工程的一部分施工镜头。

几个小时后,展现即过20万,浏览量超过4万。

评论区一片质疑声。多数网友都成了会计,帮忙算账:搞这么豪华的梯田种水稻,这开山的投资恐怕得上千年才能收回。这是真的长线投资啊。

还有人计算: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只算水稻种植成本,育苗、保水、收割、运输…那要亩产多少才能不亏?

韦冬至于是发出第三段视频:前半段是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的讲座,详细解读高山水稻品种培育,亩产888公斤以上的可靠性,项目深受山地农民欢迎的程度…后半段是水稻成熟后稀稀拉拉的稻田画面、收割农民骂骂咧咧的声音,还有许多是根本没播种的荒芜梯田。

展现数很快过百万,浏览数过十万。

惊叹的、质疑的、谩骂的…什么声音都有。

她的粉丝数也由原来的20个依次达到800、2300、1.3万。这样的涨粉速度是很快的 。

从自媒体创作的角度,韦冬至的开头还算不错。

很快,一场关于“水稻上山”的争论席卷自媒体。许多博主实地考察后,得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评论。

慢慢地,风向偏向批评开山造田的做法。

因为人们把事一捋算就明白:目前的水稻品种只是普通品种的改进版,根本难成活,产量低;这件事绝不是为了农民增收;也不像是以增加产量、保障粮食供应安全为出发点。

在这事上不顾后果,投入如此大资金,似乎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理由。

这样的舆情态势可能触动了某些势力的神经。韦冬至的头条账号下,开始出现攻击作者的留言,甚至有些评论带着恐吓的意味。

宁柯一直关注着韦冬至头条号的情况。攻击出来时,他没太在意。但恐吓一出现,他立即心生警惕。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调查行动。

经过顺藤摸瓜的查找,他找到恐吓者都与某农业大学有关。

该大学正是“水稻上山”科学项目的主办方。从国家工程院立项,获得大量资金。又得到某NGo(非政府组织)支持。

对于公开报道该项目引发评论、导致其受到质疑的自媒体,一家大学竟然组织人员进行恐吓。这也太碎人三观了。

知名大学的做法让宁柯觉得:在这个世界,做人还是不要太温柔。因为它不是一个以柔报柔的世界。柔重恶生,温柔使罪恶肆无忌惮。

只能以恶治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