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106章 观海楼开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暑假对胡星河来说,忙碌而又充实。

李筱桦送完钱就又去了北戴河,继续他的捡钱大业,而胡星河在一周之后就接到了李振江的电话,观海楼旅社被列为首批“京味京韵特色文化旅游定点接待单位”,文件都下来了,让胡星河带着姥姥一起来,他们要照相,还要上新闻呢。

胡星河只得屁颠屁颠的带着姥姥去了市旅游局。结果,现场来了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李振江和姥姥捧着一块铜牌子,一阵噼噼啪啪的拍照,结束之后,李局长把一个红头文件交给了胡星河,这个文件就是观海楼被列为定点接待单位的文件。

接下来就是去外汇管理局办理外汇兑换券指定消费单位的申请,这事胡星河以为需要自己去,没想到却是旅游局统一办理,他们观海楼派财务去领取一个牌子和一些票据就可以了。

这些手续办完之后,街道的王副主任和胡星河商量开业的事。这事无论是对于街道还是旅游局都是一件有着象征意义的大事。

街道的王主任要借着这事找到自己事业上的突破口,市旅游局也是通过观海楼的开业宣布京城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启动,而外汇管理局也是借着观海楼把支持改革开放的信息传递出去。

反正一个观海楼的开业牵动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批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人心。

邀请各个部门的领导由街道和旅游局、外汇管理局出面,观海楼就是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就行。

而第一批接待的外国团队是米国旅游团,三十六人。

正式开业的日子被定在了八月二十号,星期五。

头天晚上,所有四合院大门上披红挂彩,红色的地毯把十三号至十七号的大街都铺满了。

开业的重头戏在十七号院。

从院门往里都铺着红毯,一直通往二进院的正房。

垂花门也披着红绸子,从大门口到二门都摆着鲜花。这会儿胡星河买不着插花,只能是把盆花摆了一地。

院门的两侧贴红色对联,“改革开放亿万百姓喜气洋洋,文化旅游四方游客宾至如归”,横批“开门迎客”。

这幅对子还是胡星河找人写的,内容是旅游局定的。

为了有开业的仪式感,胡星河专门让老王雕刻了一个大匾,“观海楼”三个大字是托关系找人写的,听说是某知名的书法家。

这块牌子被红绸布蒙着,就等着领导来了剪彩揭幕呢。

天刚蒙蒙亮,胡星河就赶了过来。

昨晚所有员工都没回家,在布置现场。厨房的师傅提前准备好了开业的食材,客房已经收拾停当,男女员工擦胭抹粉,老妈和小姨也换上了定制工作服,老爸也跟着忙活,李振祥今天是专门请假来的,自己媳妇儿的事业,他能袖手旁观吗?!大家伙都等着典礼的时刻,只有胡军,少年不知愁滋味,依然是招猫惹狗,上蹿下跳的。

上午十点,街道上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派出所的,消防的,税务的,银行的,就连街坊都来了上百号人,侯德海都抽空跑到十七号露了个脸,和胡星河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走了,最近他也是忙得很,根本没时间在这儿耗着,祝贺一下胡星河也就走了,好朋友之间不讲这些虚的。

半个小时以后,几辆小轿车停在了十七号院的门口,车上下来的是房管局薛副局长和老关、老罗,他们是给胡星河捧场的,另一辆车上下来的是旅游局的李振江。

看见正在忙着招呼客人的李振祥,就走过去聊了起来。

当初胡星河认亲之后就把这事和家里人说了,李振祥当然知道有这么一门亲戚,只是他们之间的走动不是很频繁。今天,老爸和李振祥都来帮忙了,姥姥作为观海楼的代表,是必须要出现的。

大家伙在门口相互介绍,然后就往里走,在一进院里站着聊天。

时间接近十一点的时候,所有邀请的领导都到了,市里来了一位剪彩的副市长,领导讲话是必须的,这个是传统。

然后就是剪彩揭幕仪式了。

司仪是旅游局的一个小姑娘,邀请了六位领导站着门前,服务员把一根红色的绸带拉起来,在鞭炮声中,领导们剪断了绸带,然后就把盖在观海楼匾额上的红绸布拉下来,“观海楼“三字露出来,现场掌声热烈,今天现场来了很多的记者,依然是长枪短炮,啪啪啪的一阵狂拍。

胡星河在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怎么能不拍点照片留念呢?他也成为了现场摄影师,拿着自己的相机狂拍不断,胡军的任务是放鞭炮,他很认真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其实,在现场的还有很多胡星河不认识的人,都是知道信儿,自个来的老百姓,有人把这事当成了热闹看,也有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常言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人们,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信息,他们看着现场热闹的场面,心里也涌动着春潮。

这边的仪式刚刚完成,那边街口就开进来一辆旅游大巴,在观海楼门口停下,嗤的一声打开车门,稀里哗啦下来三四十个金发碧眼的洋人。

在导游小伙儿的带领下走进一进院,此时他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嘴里一个劲的说着“偶卖糕的!”各式相机就开始噼噼啪啪的一顿乱拍。

前台小姑娘被这个阵势吓的都口痴了,好在导游小伙儿是自己人,把他们的护照拿出来,一个一个的登记。

老妈和小姨也跟着前台小姑娘一起忙活,胡星河带着几个男员工推着行李车,把大巴行李舱里的行李都装车往院里推。

这回记者们有的忙活了,还有几个专门拉着外国游客问东问西,在场旅游局的人赶紧上前阻拦,外国人怎么能随便采访呢?外事纪律还要不要了?!

等到这边办理好了入住手续,记者们被允许采访领队和导游,虽有遗憾,但是基本信息已经得到了,一篇精彩的新闻报道是没问题了。

胡星河见员工们都开始各行其责,从开始的慌乱到现在井井有条,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姥姥出面,由胡星河负责具体的安排,把参加开业剪彩的领导们领到不远处的饭店,这餐午饭虽然是工作餐,也是非常的丰盛,领导们酒足饭饱之后,很满意的走了。

记者们最后出门,胡星河每个记者给了一个小礼品。

“各位,招待不周,多担待,多美言!”

“呵呵,小胡,你们这个旅社不错,明天你就看报纸吧!”

“是呀,以后需要我们报道的时候,就联系我们!”

“好,一定,一定。”

送走了这些人,胡星河扶着老太太,一个劲的给她捶腰,“姥姥,累坏了吧?辛苦啦!”

“嘿,你这个傻孩子,咱自己家的生意,辛苦点怕啥?我就是占个名,你妈和小姨才真辛苦呢。”

“那咱回去吧。”

胡星河扶着老太太走回十七号院的时候,就见满院子的黄头发蓝眼珠的洋人,这看看,那摸摸,这个好奇呀。

前台小姑娘们整理着单据,老妈手里拿着一大叠的外汇兑换券,正在一张一张的清点。

“妈,他们都吃完午饭了?”

“啊,刚吃完,这不在消食呢嘛。”

胡星河看着院里院外的外国游客,心里一阵感慨,他还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想法还真实现了。

姥姥进了办公室,在里面休息着。

“我爸和姨父呢?”

“他们在餐厅吃点饭。你小姨和导游研究晚餐的事呢。”

正说着话,销售部办公室的房门一开,导游小伙就直接进了二进院子,用英文喊了起来,“大家集合了,下午还有一处景点,晚上回到这儿住宿吃饭!”

小姨拿着一张单子,急匆匆的往餐厅去了。一会功夫,餐厅的帮工就骑着三轮奔菜市场去了。

“姐,晚餐安排好了,已经去买菜了,食堂的大师傅要准备晚餐,餐标是每人两块,一共是三十六人。”

“好,七十二,四桌?”

“四桌。”

老妈这边开始下账收款,俩人又嘀咕一阵,然后就各忙各的了。

胡星河站在前台这儿,看着往院外走的这些洋人,导游和胡星河打了个招呼,带着人上了门口的旅游大巴,一溜烟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