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天,刘应遇什么都没做,他就在山头观察流贼。
慢慢发现,流贼的组织很分散,没有绝对的核心声望,王嘉胤控制流贼仅仅凭借银子和粮草。
他已经走向歧途了,必须抢更多的银子和粮草,否则这群流贼立刻自爆。
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刘应遇、洪承畴、丁煜、曹变蛟、关承武,已经决定布置反攻。
因为流贼明显在全部收缩,准备跑路了。
王嘉胤、吴延贵、高迎祥、张献忠…都有了将旗。
好有意思啊,流贼打出了‘旗号’,他们竟然开始抢权了。
肤施城,王嘉胤高高在上,刚刚跟他的美人热闹完。
左手吴延贵、张献忠,右手高迎祥、刘哲、黄龙、罗汝才、贺一龙、李自成。
地位很明显,左手是‘直属’,右手是高迎祥以及他的心腹,这些人本来还要几年才能出头,被王家营直接‘提拔’议事。
几人坐好以后,王嘉胤招呼亲兵带来两个人,看起来好似乡老一样有点点威望,并不是太惧怕他们。
“拜见王首领,拜见诸位头领。”
王嘉胤伸手一抬,“来,告诉一下兄弟们,庆阳府发生了什么。”
“呃~诸位头领,王二头领几日前已经被朝廷砍头,王自用头领攻占了安化王府,郡王二百年积蓄和粮库被一抢而空,他发粮打发走跟随的妇孺老幼,扭头攻占庆阳府城,自号梁王,招募边军对抗朝廷大军。”
王嘉胤打了个哈欠,这老头说的太笼统,他不得不补充道,“王二是被骑军斩杀,也就是说西边有一队朝廷骑军。
王自用能攻占安化王府,屠戮郡王,是有一队边军在王城作为内应,听说是宁夏镇边军,他们是边镇火药匠工,别人以为没用的火药,他们没人背着一包。
就是他们炸塌了府城城门,让王自用顷刻占据府城,他要做梁王,我是万万没想到,但他让人唱了一首歌,好大的胆子。”
王嘉胤说完示意来人唱一下,老头咳嗽一声,用当地的调子唱道,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开了城门迎梁王,梁王来了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王嘉胤挥手让人带出去,咳嗽一声,“都说说吧,我们没时间跟南边的朝廷大军扯淡。”
吴延贵立刻拱手道,“头领,我们不能留在这里,得去西边招募边军。”
王嘉胤没说什么指指张献忠,后者拱手道,“西边去不得,我们迟了就是迟了,要么杀穿南边官军,要么去山西转转,听说那里的财主比陕西更富裕。”
高迎祥面对询问的目光,直接说道,“我们还需要练兵,若不能作战,去哪里都不好使,暂时不能硬碰硬营兵。”
王嘉胤继续让人发言,贺一龙大手一挥,“头领,杀了官军,咱们去西安府吃香喝辣。”
罗汝才摸着下巴阴恻恻一笑,“山西边军跑到陕西来进攻我们,那我们就去掏他们的窝。”
刘哲、黄龙还很弱势,“一切听头领吩咐。”
李自成没有拆高迎祥的台,“我们得动一动,但高头领说的对,不能碰营兵,否则一旦失败就是溃散,应该继续劫掠大城,先让更多的兄弟加入我们,最后再打败营兵。”
王嘉胤诧异看了他一眼,嗤笑一声说道,“我们没时间在这里扯淡,我直接说吧。
兄弟们如今都在这里,但南边三十里外的兄弟却在后退,这是对的,我们不能与营兵硬着头皮作战,但也不能自欺欺人装作英勇。
西边庆阳府去不得,我们毫无机会,虽然平凉府更富裕,但我们必须穿越庆阳府,那样就与王自用碰面了,他现在树大招风,让他去吸引官军好了。
我们唯一的方向就是山西,黄河对面是吕梁山,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营兵追击,出吕梁山就是汾河,河东就是太行山,五百里汾河河谷全是大城,全是富户,我们去山西发财。”
话音一落,吴延贵和张献忠立刻拱手,“一切听头领吩咐,我等愿为前锋。”
“好,那就留高兄弟殿后,明日我们先向北,然后过黄河…”
“报!”外面突然一声焦急的大叫,打断他的命令,一个小兵跌跌撞撞进门,“头领,大事不好了,南边来了两千骑军,一下冲过三道关卡,兄弟们疯狂往回跑,”
众人大惊失色,高迎祥立刻道,“马上让兄弟们撤回肤施城。”
“不行!”张献忠大声反对,“这里会困死我们,边军被围在城内就崩溃了,现在应该马上入山,带走所有粮草。”
“没错,我们需要马上动起来。”李自成也大声附和。
王嘉胤快速扫一圈,大手一挥,“撤,此地不宜久留,出城先入山,明天再说谁殿后的问题。”
……
注:作者想说拜拜,又要说‘心里话’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同样的一句话,立场不同看到的也不同。。。上一章点明主题,作者不想写了。
真的!
这本其实就是作者上一本书主角(稷武王)最后造反动机的解读。
本书主角从头到尾不过三年时间,哈哈哈,现实完全不可能(呸,这是废话)。。
作者前后跨越十多年才写成,有时候我也忘了前面说过啥,练手性质超过上一本,还是太闲,应该早完结的,一不小心搞到了百万字。
作者三三两两的粉丝知道我在双开,加这本就是三开,一天更新两万多字,时间竟然还有富裕(tmd,有时候自己也把自己震惊了)。
写书就是讲故事,每扯淡一本故事对历史都有不同感悟,这比赚几毛钱有意思,所以作者的手速越来越快,思维越来越多(多,不是好,不敢说好,不敢说清晰,但思考总能带来聪慧,情绪乐趣就是最大的乐趣)。
目前为止,不同平台写了四本明朝,越发觉得明朝写不完,历史系学生常说的一句话,明史就是现代史。
因为明史是儒家治国的巅峰,官场中庸之道、制衡之道、虚伪之道、务实之道的矛盾集合。
很多明末的本质问题换个环境、换个称呼,对现实指导意义重大。
读者其实还有一种潜意识的情绪:耻辱清朝的奴制倒退,耻辱清朝带来的耻辱,因讨厌清朝而喜欢明朝。
乱世总是充满奇形怪状的人物。
尤其是明末史,黑暗人性的超级大爆发,比军阀混战的近代史更黑暗。
军阀好歹明着告诉人是军阀,而明末史:很多野心家把自己包装成直臣、忠臣、谏臣,混在官场争权夺利,哪怕只剩下最后一块弹丸之地,明朝的臣子们还在争,内心根本没有家国大义,全是自私自利。
明朝三百年官场争权夺利的惯性导致士大夫的价值观扭曲,进而民风浑噩,‘土壤’变坏了,最终把天下送给了满清。
作者腹黑的说一句,明末甚至没有一位英雄值得大书特书,成年后回看历史,小时候认识的明末那些英雄,实在难以称为英雄,他们均有明显的性格偏执漏洞,以及权力行为怪癖。
三百年儒家封建王朝崩塌,灭国了,竟然没有孕育出一位力挽狂澜之辈,没有孕育出一群家国大义的英雄。
‘反清复明’,竟然是一群江湖人、一群海匪,他们不是为了复明,更像是乱世一种生存手段。
这是何其悲哀之事。
作者不是在说有人应该‘挽救明朝’,明朝根本无法挽救。按照王朝毁灭的‘惯例’,下一个王朝的接替者必然是上一个王朝‘刮骨重生’,这是文明不间断的历史证据。
满清与明朝,偏偏没有任何‘思想’关联,相对应的,近代史与满清也没有思想关联,是真正的重生。
就算是令人恶心的晋朝,东晋灭亡前也多次北伐,南北朝时期照样有很多‘文明守护者’。
就算是孱弱到极致的南宋,灭亡前也留下了‘文明的脊梁火种’。元朝全面统治中原不到百年,时刻有叛乱发生,那些叛乱就是‘文明火种’。
朱元璋绝对想不到,他驱逐鞑虏建立了历史中‘得国最正’的王朝,最后竟然又灭于鞑虏之手。而且朱家皇帝统治中原三百年,完全没有留下‘文明的火种’。
是满清皇帝更聪明?是他们的王朝架构更合理?
绝对不是,他们开国之初只有残暴,且满清的王朝初期比任一个王朝开国动乱时间都长。
可惜不是因为前朝火种在燃烧,而是明朝的‘遗毒’在发作,是明朝遗留的居心叵测之辈在借着‘驱除鞑虏’的名义争权夺利。
那到底是为什么,让整个天下放弃朱明,放弃士大夫呢?
每个人认知不同,解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答案。
从人性角度看,整个明末社会无人反思,或者说明朝的风气无法孕育‘成功反思的英雄’。
土壤、文明、儒家,被巅峰中庸之道彻底玩坏了。
大概这就是当前很多社会研究院专门在研究明史的原因,悲哀的历史,总是借鉴意味十足。
说回小说本身,其实爽文在明末没有生存空间,根本‘爽’不起来,能爽起来的绝对是纯二逼。
作者也看了很多历史文,明末爽文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种咔咔杀,不问缘由,先套个帽子,逮谁杀谁;一种嗷嗷叫,‘撒尿’画地图,看起来热血,里子是一堆热翔。
除了开始阶段,大多读者不会看完,毕竟喜欢爽文也不是代表没脑子。
所以大多数作者写明末,思维顺序都是黑暗、挣扎、铁血、理想…几乎很少有作者跳出这个思维惯性,因为跳出去就不对了,毕竟基础价值观一定要正确,否则读者骂死你。
老夫当然也是,而且我的思维很跳跃,总是在反复中前进,没法改了,习惯了,除非我放弃讲道理,纯粹为了喷。
扑街也正常。
看淡了。
感谢读者的陪伴,我真的不想写了,三两天完结了。
小说中‘刘应遇’是真实存在的,他真的虐杀了王二,当时王二这个混蛋都投降了。
刘应遇就是明末少有的、拥有匹夫之怒的小官,他和别人的对话,我没忍住,简直就是在念‘大纲’。
我重新想想,换个角色,继续讲明末的烂人烂事,总感觉明末能给自己、给读者带来思考,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喜欢的。
……
(说到最后,我又忍不住了,王二在很多浅显的历史资料里是首义‘英雄’,但爱好历史的都知道,这就是个人渣,他的行为比畜生还畜生,根本不能算人。
王二残暴恶毒,起事后直接屠‘地图’、吃‘地图’。
‘吃人’—是明末农民义军的通病,这个词很多时候是骂人的,明末的农民军却是非常写实的一个词,比他们条件还差的历史时期多的去了,但也没他们这样具有‘普遍性’,自然很难有历史正当性。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流贼、畜生、义军,竟然是同一群人,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等之流,能上史书,被称为义士是‘治国’需求,‘不纳粮’的政治口号在史书中掩盖了残暴的兽性。
很多学者说起他们都觉得反胃。
从道德良心来说,是历史大悲哀,他们失败才是正常结果。
对比一下王朝初期的人物,刘邦、杨坚、李渊、赵匡胤、朱元璋…不是因为他们成功了就是英雄,这些人成事前期也是‘割据者’。
最成功的李自成,看看他入京做了什么…
无论枭雄、还是英雄,至少得是人啊,义军那些首领真不是。
很少有史书描写义军,不是没留下记录,实在是太恶心了,洗不了。
正常人都能想明白的逻辑,就算没有满清,天下百姓最终也不会接受这群混蛋统治,二世皇帝都不会有,他们还没入京、还没得天下呢,就‘继承发扬’了明朝的官场风气,大规模争权夺利、残暴虐杀百姓。
没有灭顶威胁,他们立刻从反抗者变为更加恶毒的施暴者,失去仅有的一丝历史正当性。
完全不会享受富贵,内部甚至稳定不了一年,就自残自爆了)
吁!刹车,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