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进骨子里的记仇#
对胜利轻描淡写,对战败大书特书#
为啥华夏几千年,历史上喜欢记录败仗,而且输得越惨就记得越清楚,恨不得拍成科教片反复观看。
很多研究我国历史的外国人,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中国对于败仗记录的这么详细?
在外国人看来,他们所记载的历史一般都会对胜利大写特写,击溃对方五百人就可以写成史诗级战争。
比如十字军的东征,哪怕是侵\/略的一方,还各种屠\/杀,但他们只要是赢了,那都会大书特书。
哪怕目的不正当,只要是胜利了,就会疯狂的记录,生怕大家不知道自己有多英勇,作战士兵还未结束战斗,本国都在拍电影了。
与外国相比,反观我国历史,胜利记录几乎都是轻描淡写。
秦朝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寥寥几语结束。
到了汉朝,汉武帝时的霍去病带着800人深入漠北,歼灭对方上万人,整个匈奴的高层被屠\/戮的七七八八,课本中就记载了冠军侯和封狼居胥,多的没有了。
汉武帝时期汉朝疆域达扩大,可史官们对于胜利也只不过是寥寥几句,反而对于刘彻的好大喜功做出了非常多的批评。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几乎扫荡了整个东\/亚地区,成为了当时的东\/亚警察,但也不过是天策上将,天可汗。人们反而是对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津津乐道。
……
与之相比,我国历史对待失败,那是一个大书特书,恨不得写满整本。
其实,说这是历史倒不如说是记账。
毕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在古代,游牧民族对于中原不断的侵扰,每次南下时都会抢劫粮食,并且随意屠\/戮当时的百姓。
中原对此进行反击,赢了也就赢了,最多也就是记载杀敌数量。
若是输了,那必定会详细记载,还会留空方便以后添加败绩后的其他事件。
比如,某位将军带了多少士兵出去,对方多少人,在哪儿打,怎么输的,输了之后被俘多少人,战场损失多少人,被蓄意屠杀的人,输了之后当地的百姓出现了什么样的惨状……
甚至于会让人觉得,我们从来都是温和无辜,可怜可爱,容易被欺负的一方。
但要知道,在古代,我们可是占据了整个东\/亚地区最好的一块地盘。
这绝不会是他人的拱手相让,只能来自于我们的强悍到爆棚的战斗力。】
苏粒被这个形容逗笑了。这么一说,怎么有点黑莲花白切黑的感觉,原来我们是芝麻馅的呀~
评论区
网友A:近代史快把每一天发生的事都写出来了[暗中观察]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精确得不行。
回复
(初一一年学了五千年,初二一年没学完两百年)
(初一可不止五千年,从元谋人北京人开始写的[捂脸])
(记得初中学历史,中国历史有两本,一本60页,近代史独占一本106页。世界历史一本40页。)
(大学有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近代史”)
(赢了没事,输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原因还分根本原因、间接原因)
(战败条例,赔款金额,逐字逐句,清清楚楚)
(不管啥历史考试,1840年-1949年这段历史都占比最大,越是屈辱,越是考点)
网友b:你看刘邦,当皇帝后打了那么多胜仗,从没挂在嘴边。结果匈奴白登之围,到死都在念叨着让子孙后代帮他报仇[笑哭]
回复
(楼兰杀了汉使者,没多久灭国了,还被众多诗人写诗骂了几百年[宕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汉朝记仇到宋朝[看]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不斩楼兰心不平。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楼兰,好听,顺口,押韵,典型,知名度高[看])
(楼兰:老子当初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楼兰背刺了汉一次,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要斩它[捂脸])
(能被写诗骂算有点实力了,好多小国家名字都没留下[看])
网友c:上学时只说李世民“天可汗”的称号,没有展开说,让我一直以为是因为和周边民族友好相处得来的[不失礼貌的微笑]
回复
(啊,难道不是吗[无辜])
(唐朝确实和周边和睦相处啊[狗头])
(唐朝曾攻入拉萨,焚烧了吐蕃宫殿,唐代史官压根没记载,这件事是吐蕃记录的[微笑])
网友d:咱们讲的就是一个师出有名,败仗不得讲仔细点,让后世子孙鲨人不用愧疚。
——————
啊这……
各时空的史官们更是觉得委屈。
后人不要瞎说啊,他们哪里没记录胜仗了!!!
那些重要战役的分析记录也没比败仗少呀。但华夏历史渊远,若什么都要记上一笔,当成日记一样,那不是没完没了,当然要选重点来写呀!
翻一翻史书,华夏几千年来,多少精彩纷呈,绝处逢生的漂亮战役,这对后世又何尝不是一种鼓舞。
只不过,相比于胜利,失败更该谨记,只有铭记那些屈辱,才更有前进的动力。
知耻而后勇,史官们觉得,败仗更该详记才是。
或许,这就是后世课本中,对于那所谓的近代如此多笔墨的原因。
……
一些人听着天幕这样说,呵呵一笑。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此啊,看看天幕的视频就可见一斑了。
什么靖康耻土木堡,被念了多少年,到后世了当时的皇帝还逃不过挨骂的命运呢!
哪怕报仇了还时不时拿出来念叨警戒,甚至那楼兰……
一些文人露出了不失礼貌的微笑。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
楼兰后来改名为鄯善国,迁都扦泥城,向汉称臣,其原都城楼兰城则被汉军控制。
《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国”。
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有着整齐的街道,市场热闹,雄伟的佛寺、宝塔。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直至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从历史的书籍上消失。
汉初,管理西域诸国的匈奴官职叫“僮仆都尉”,当时的匈奴将西域各国当仆人来对待,地位极其低下。
建元三年,刘彻准备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派使者张骞遍访西域三十六国,尤其是想同位于中亚的大月氏结成联盟,欲东西夹击匈奴。
由于当时西域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白龙堆沙漠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而楼兰就位于前往两条通道的枢纽之地,因此,楼兰既是亚欧文明的交汇之地,更成为汉朝与匈奴人必争之战略要地。
匈奴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汉与西域的关系逐渐加深,常常与汉使者、商队发生摩擦。
元封二年,楼兰和姑师在匈奴王的授意下,派出部队截杀了汉使团,切断了“丝绸之路”。
刘彻知道后,怒不可遏。
元封三年,他派赵破奴率数万精兵进入西域。
当时号称西域最强国的楼兰,被赵破奴的七百轻骑击败,楼兰王也成为阶下囚,紧接着,姑师国也被汉征服。
但是楼兰与大汉毕竟离得远,匈奴更近,这两个庞然大物,楼兰谁也惹不起,只得两头讨好。
征和元年,楼兰王去世,本来在汉为质子的尉屠耆可任楼兰王之位,但因为其在汉为质子期间,多次横行不法,刘彻对这个人实施了“宫刑”。
身有残缺的尉屠耆自然不能担当楼兰王之位,结果在匈奴为质子的安归回楼兰当了国王。
安归继任楼兰国王之后,按照匈奴王的指示疏远汉朝,截杀汉使,逐渐引起汉室不满。
昭帝元凤四年,傅介子与几名刺客来到楼兰,以汉帝向楼兰国王赐金币为由,要见安归。
傅介子在宴会上直接将楼兰王的头颅砍下,并宣布——尉屠耆为新的楼兰王。
……汉使,名不虚传!
安归的首级送往长安,高悬在未央宫北门,以震慑过往的外国使节。
尉屠耆则被汉大张旗鼓的送往西域,并将一位宫女赐给他做了王后。
为了与被杀的楼兰王划清界限,尉屠耆向汉上书,将楼兰改名为鄯善国,他同时向汉申请派兵在伊顿城屯田。
第二年又将都城迁往扦泥城,再到后来,汉在鄯善国设置了屯田都尉,而鄯善国国都干脆搬到了汉军驻扎的伊顿城。
……
再再后来,楼兰古国早已不存于世,只在零星的史料中出现。
法显西行途径楼兰,那里已经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疑,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
就楼兰这事迹,如此典型的例子,怎么能不多拿出来用用呢!
各时空文人理直气壮。
汉是中原文化的形成时期,人们建立起了家国同构的思想。
楼兰向汉称臣,汉则派军队在此驻扎保护楼兰。
因此,楼兰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正是汉的故地。
在后世文人诗词中频繁出现,也是一种情感寄托。虽然楼兰早已覆灭,但那些英勇善战的汉代将领,一直保留在人们的心间。
这也被许许多多的文人雅士赋予为家国情怀的寄托。
……
刘彻有些怨念。
什么叫对他的好大喜功做出了很多批评,朕哪里好大喜功了!朕现在英明神武的很!
他目光幽幽,盯着不远处的史官。
史官旁若无人,在新制出来的纸上奋笔疾书,对着天幕唰唰记录。
这纸张和竹简书写的手感完全不同,他正在兴头上,写的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笔走龙蛇,至于陛下……哎呀陛下会理解的啦,他可是史官诶!
刘彻:……
怎么感觉天幕出现后,他的威严不如以往了。
刘彻眯了眯眼,这个楼兰,后来竟敢背刺大汉?
很好,该给世人看看,汉家天子的帝王之威了!
……
李世民也沉默了。
玄武门之变,津津乐道,为什么要用津津乐道这个词!
什么都津津乐道是会害了你们的!
朕这个天可汗不要面子的吗。
他如此多事迹,为何偏偏揪着玄武门不放,这不是戳他心口。
况且,大唐确实与周边和睦相处啊。
……至少,相比于汉代,他们大唐对周围是很友好的了。
作为当时重要的国际秩序维护中心之一,唐对肩负外交重任的外交使臣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根据不同的出使任务与性质,唐代使臣亦有不同的名称。《旧唐书》中明确提到的使臣之名称就有:册立使、吊祭使、告哀使、告册立使、宣慰使、安抚使、和亲使、会盟使、答贺正使、报聘使、责让使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