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艰苦年代,一顿美餐具有十足的号召力。

厂里广播通知一下来,工人们的情绪瞬间点燃。

“中午食堂有肉吃?”

“没错,中午这顿有鱼肉吃。

只不过,数量有限,只能供给一千份。

只有优秀员工凭餐券才能去二食堂打鱼肉。”

“那可不得了,你们说谁能评上优秀员工?”

各车间的工人都在激烈议论,幻想着自己能排上号。

天可怜见,厂里几个月不供应荤菜,素菜连放油的量都少了。

不止厂里,外边副食品店乃至鸽子市场上都极少有肉的踪影。

即便有肉,也轮不到他们这些普通工人。

今天厂里居然有肉吃,真是破天荒的福利。

众人都馋得直流口水。

也就后厨那帮昨天跟何大清去过什刹海,早早弄到鱼肉的家伙不羡慕。

昨晚他们各家都开过荤了。

工人们还在期待,杨厂长跟后勤部的人是忙得满头大汗。

一拍板定下聚餐的事宜。

收鱼、做鱼都容易,最难的还是确定聚餐人员的名单。

这个名单要向全厂公开,必须确保公平公正。

要是偏颇得太厉害,非但不能鼓舞厂里工人们的斗志,反而会引起麻烦。

一千号人的名单,除去轧钢厂各级干部,还剩大几百人的名额。

这些名额的分配,就成为厂里领导层争论的地方。

谁都想多分一些名额,给下属谋福利以巩固人心。

名额有限,别的部门多占,其他部门就少些。

因此,大伙都不肯轻易松口。

“行了,都不要吵了。

直接按照工级和工龄,由上到下选人。

工级在先,工龄在后。

大家觉得怎么样?”

时间紧迫,杨厂长不想继续纠缠下去。

直接拿出一个折中方案。

别提那些模棱两可的指标,还是工级和工龄最能看出对厂里的贡献。

眼见午饭的时间越来越近,一直吵下去不是个办法。

因此杨厂长的提议很快得到众人的赞同。

通过各部门通力配合,名单总算是定下来。

接着就是制作和发放餐券了。

……

中午时分,打饭的窗口还没开,二食堂就内就挤满人。

获得餐券的工人们排成三列长龙,静静等候。

排队之时,不少人探头眺望。

同样,外侧还有不少没拿到餐券的人在伺机而动。

“这位大哥,我出两毛钱,你把餐券让给我怎么样?”

食堂打饭,认餐券不认人。

只要有办法弄到餐券就能打肉。

“去,去,去。

一边待着去。

我才不要卖呢。”

队伍里的工人不耐烦地摆手驱赶。

两毛钱不是个小数目,按理说都能买半斤鱼肉了。

要是搁以前,这买卖肯定有人做。

只是现在物资紧缺,什么东西都限量限购,各家有钱都没处花。

比起蝇头小利,还是吃炖肉更加划算。

不等来人再加价,二食堂的窗口轰然打开。

一阵久违的肉香从窗口里飘散出来,队伍随即开始向前开进。

为方便分菜,食堂这次做的是清蒸鱼。

粮食不够吃,姜蒜之类的去腥作料厂里仓库倒是存有一点。

索性拿出一部分,给鱼肉去腥,来个锦上添花。

一份肉菜在平时算不得什么,在此时却显得十分可贵。

望着饭盒中雪白柔嫩的鱼肉,有些工人急不可耐地当场享用起来。

另一些则贪婪地闻一口肉香,便赶紧把盖子合上,生怕自己抵挡不住诱惑。

好不容易搞到一点肉,家里老婆孩子还没吃呢。

食堂大门口,何大清跟杨厂长正在巡视。

看着工人们脸上喜悦的神色,杨厂长感到十分满意。

这次聚餐活动有些仓促,好在效果不错。

吃到肉的工人自然开心,没赶上的心里也能有点盼头。

好好工作,争取下次吃上肉。

“大清,这次你做得很不错。

该给你记上一功啊。”

自从杨厂长拉拢何大清失败后,二人的关系就有些僵硬。

这次何大清很会来事,帮了杨厂长不小的忙。

二人的关系有缓和的势头。

“都是厂长领导有方。

我们只是尽到该尽的责任,不敢居功。”

杨厂长的客套话,何大清不会听不出来。

顺杆往上爬就有些过分了。

而且,何大清策划此次活动,主要目的还是尽快处理鱼获,别的都属顺带。

按理说这批鱼不愁卖,拿去鸽子市场一个晚上估计就能卖光。

可是那样实在太不保险。

鸽子市场的买卖属于黑色行当,到底违反法律。

这个年代,投机倒把可是重罪。

数量太大真的可能要吃花生米。

几百斤鱼摆出去目标不小。

万一遇见心怀不轨的坏人,或者碰到搜查等突发情况就会很麻烦。

还是走厂里的途径最安稳便捷。

轧钢厂后勤科有采购计划外物资的权限。

把鱼收上去,开张发票,就说乡下采购所得,合理合法,挑不出毛病,安全可靠。

反正鱼最后都进了工人肚子里,谁敢说何大清投机倒把?

……

院里收到餐券的人不少。

打到鱼肉后,他们几乎不约而同拎着盒饭往家赶。

其中易忠海跟刘海中二人在路上较起劲,都想先一步回到院里。

仿佛晚到一步,鱼肉就坏掉一般。

“易忠海,你跑这么快做什么?

你家里又没人,这肉急着给谁吃呢?”

刘海中出言激道。

过去几年,二人的矛盾不但没随着时光淡化,反而愈加深厚。

一有机会,他们便相互挤兑,争斗不休。

易家宝现在上初中,今天刚好不在家。

因此,刘海中当即嘲讽起刘海中是个孤家寡人。

“小的不在家,大的在家。

倒是你,没一个儿子在家里,这肉难不成是拿去孝敬老太太的?”

易忠海非但没生气,反而冷静地怼回去。

“刘海中,你真是孝顺啊。

这几年把老太太照顾得那么好。

指不定她能长命百岁呢。”

一听到老太太,刘海中额头便拧成一个“川”字。

这个易忠海真是坏透了。

哪壶不该提哪壶。

成天说那个老不死的做什么。

刘海中心里不断诅咒聋老太及早入土,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太太怎么说都是院里年纪最大的人。

可不兴那她说笑。”